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寻找康巴》>详细内容
2024-07-08 16:21:51

王怀林 ‖ 《寻找康巴》第四章 香格里拉——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四)重走茶马路(上)

作者:王怀林 来源:《寻找康巴》 发布时间:2019-06-01 14:54:32 浏览次数: 【字体:


《寻找康巴—来自香格里拉故乡的报告》,2004年8月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第2版书影

香格里拉——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重走茶马路(上)

棕色汉茶垒成墙

高过了东方的山岗

雅州女子的温柔

比蓝蓝的江水还长

         ——藏族古歌

 这首优美的民歌,一定是哪位常年穿行于川藏线茶马古道的藏族小伙唱出的,其浓浓的情意和悠长的思念令人不禁为之动容。虽然今天有许多条航线经过两个多小时就可到达拉萨,但对想旅游观光的人来说,还得从陆路乘车进藏。而如果你想真正认识藏区,聆听它的久远足音,你最好能够沿着茶马古道的足迹慢慢搜寻……

雅安茶马古道雕塑群(图片来自网络)

 今天被学者们确认的从康区进藏的茶马古道主要有两条:一条从四川的雅安出发,经康定、昌都、拉萨到尼泊尔、印度;另一条是从云南的普洱出发,经大理、丽江、中甸、察隅、波密、拉萨、日喀则、江孜、亚东、柏林山口出境,分别到尼泊尔、印度。

 你的旅行首先是高原之旅:随着海拔的升高,空气愈益稀薄,大气压越来越低,组成空气的各种气体,如N2—氮,O2—氧的分压也按比例下降。在海平面,大气压为760毫米汞柱,氧分压为159毫米汞柱,升高到3500米时,大气压降为493毫米汞柱,氧分压为103毫米汞柱,是海平面的65%;升高到5500米,大气压降到380毫米汞柱,即海平面的50%,氧分压也如此。

 一位登山家说过:“越向上,人们就会发现,他们不得不以越来越小的力量去对付越来越大的困难”。

 你的旅行也是宗教之旅:藏传佛教的兴盛,使西藏有了一个引以自豪的艺术门类:宗教艺术。这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集中体现在寺庙。如寺院格局、殿堂建筑、雕梁画栋、布幔、金属饰品、雕像、彩绘、壁画和唐卡等。艺术是心灵真诚的结晶,而西藏宗教艺术,由于大众化的向佛,使其佛殿艺术几乎达到一种极致,一种美的极致。

 走在茶马古道上,当朝阳洒向大地,风景如画的山谷发出耀眼的光芒,一坐坐庄严的古刹,鳞次栉比,气势宏伟,犹如琼楼玉宇落入人间;当你步入这辉煌的迷宫时,一尊尊高大的佛像菩萨,神态各异,形态优美,仿佛教化众生渡过无边苦海之艰辛,入极乐世界之乐趣;一幅幅天上、人间、地狱和神、鬼、人的画面,置善恶于众目,让人眼花缭乱;一朵朵五彩缤纷的酥油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令人陶醉,一个个身穿袈裟的僧侣,踏着历史的烟霭,静穆成一尊不朽的形象。

 在这里,谁也无法阻止你奔腾的思绪,只有对人生入世与出世的认识,宗教与世俗的理解,才有面对对历史的沉思和未来的展望。观光这一切的辉煌,都是你渴望永久的梦幻。

 进入藏传佛教寺庙,你会看到一种举世罕见的工艺品——酥油花,最初起源于西藏。相传,公元7世纪,唐朝文成公主进藏与松赞干布联姻时,从唐都长安带区了一尊释迦牟尼像供在大昭寺内。这尊佛像原来没有冠冕,后来宗喀巴大师学法成功后,便在佛像头上戴上了莲花护法冠,佛身上献上了披肩,佛像前供上一朵酥油花。自此,酥油花就在格鲁派寺院中流行起来,以致形成了寺院的一个固定时间、带有宗教色彩的活动项目。此外还有一说,据《西藏佛教史略》记载,公元822年,唐蕃拉萨会盟,当时会盟的形式承袭了西藏苯教上歃血为盟的方式,但吐蕃会盟的主持人是僧人,按规定,僧人不能杀生,他只好命人用洁白的酥油捏塑出一批猪羊等牲畜供品代替。还有一说是,公元1408年藏历正月,宗喀巴与西藏其它教派经过8天的辩论而战胜诸派后,一天晚上梦见释迦牟尼高大的形象在白花簇拥下,在霞光万道的云朵中出现。为了纪念这一梦中奇遇,他请人在一块宽大的木板上用酥油塑造那一幕壮丽的景象,并捏塑其他酥油供品供奉在甘丹寺内。就题材和内容讲,山川人物、花鸟走兽、亭台楼阁,无所不包。

酥油花(图片来自网络)

 你的旅行还是一次建筑艺术之旅。来自与古羌人的那些设计大胆而结构巍峨的石砌建筑:宫殿、城堡、寺庙,甚至民居,这种建筑的雏形在六世纪时代的附国和东女国就已经出现了,即一些高达9层的防御塔和住宅,其高度25—30米。这些塔经常是八角楼,近代羌族人和康巴其他地区的建筑仍然保留此特点,外形酷似一座堡垒。它对外关闭,向一内庭开放。他们高达三至四层,家畜饲养在最底层,卧室在中间,上部是进行宗教仪轨的地方。

 如果你从川藏线到拉萨,你会发现康区的碉房建筑和卫藏地区的迥然不同:康区的高达四五层的碉房建筑一如它的主人——康巴人一样的伟岸和沉雄,而一般只有两层的卫藏民居则简单和清丽得多。

 数千年来的众多的无名马帮用自己的脚步、体能,乃至生命开拓了崇山峻岭中通往西藏的“茶马古道”,这是一条中国人自己走、自己命名的古道,其险峻艰难程度毫不逊于任何一条进入西藏的路线,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它有落差巨大、气势磅礴的大江大河相伴左右,更有高耸入云的高原雪山横亘前后,世界上没有比这海拔更高的古道了。

 更为重要的是,茶马古道所蕴涵着的历史文化特征将无庸置疑地成为人类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它独具的民族文化特色无以伦比,其他进藏路线不外是从其它某个民族地域进入到藏区,民族间的对比和交融相对单一,而茶马古道则穿越了数个民族地区,在这条线两侧生活着多达十几个不同民族的人们。不同民族的文化、历史、宗教以及经济特色、生活习俗因了这条古道而相互交汇、影响,形成了色彩斑斓的民族文化万花筒。

古道西风—风云际会川藏路

 川藏线既是茶马互市的主要渠道,也是过去内地进入西藏的主要通道。它西起成都,途经雅安、泸定、康定、里塘、巴塘、昌都而达拉萨。

 在上世纪50年代川藏公路尚未修通之时,要穿越横断山脉的众多雪山大河,而运输工具只有乘马,赶骡,牛驮和人力的轿子、滑竿,人背肩挑等。渡河靠木船、皮船、竹筏、木桥、溜筒、溜索等,极为艰难。唐朝文成公主从青藏线进藏,路上走了两年多,清朝以后的历任驻藏大臣从川藏线进藏,一般也要走3个多月。在清代派出的135名驻藏大臣中,竟有23人因畏路途之难而借故推脱或死于路途。

川藏线上(图片来自网络)

 为解决交通的问题,元明在民间茶马古道的基础上对道路进行了整修,设置驿站,但仅是骡马能行的羊肠小道。清代自打箭炉至日喀则止,均设置驿站。每站设有台丁役马,传递文报。凡有紧急公文者,可日行六百里,12日即可到泸定,名曰夹板文书。次则滚单文书,挨站记注收发月日时刻,限期到达。光绪后,开始设立邮政,改土归流以后,各县都已设立。

 铁路方面,清末赵尔丰倡议修建川藏铁路,路线由成都经雅安至康定,西经里塘、巴塘至拉萨。本拟于川汉铁路修通之后即行修建,后因辛亥革命,军阀混战,致使搁浅。

 水路方面,赵尔丰曾令人在石渠建造木筏,运载牛皮,顺雅砻江而下直到甘孜,中经五百余里,仅有一二处尚需起载,正拟炸去江中大石,利用航行,因辛亥革命起遂停。

 民国成立时即开始修建川藏公路。四川都督尹昌衡率军西征,自成都修路至荥经县之虎骨坪,约长五百余里,即行终止。三十年代国民党政府开始修建从康定到成都一段。全路征用民工不下20万,疾病或跌打死者1500余人,1940年勉强通车,由于路基不固,秋冬积雪难以通行,春夏苦于山洪,难以维护,又不得不改道重修。1950年解放军进军西藏时,再次启用十几万民工,用四年时间,挖掘2900多万土石方(相当于挖一条15米宽、3米深,1300里长的运河),架起430座桥梁,修筑了3781座涵洞,翻越二郎山、折多山、雀儿山、甲皮拉山等14 座大山,横跨大渡河、澜沧江、金沙江、怒江等十多条著名大河,最终建成2416公里长,中途有海拔5000米以上的大雪山14座,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急流咆哮奔腾,流沙、塌方、冰川、泥石流、等特殊地带,张着阴森森的大嘴像要随时吞噬一切的川藏公路。修路过程死亡3000多人,平均不到一公里就有一名死者。

川藏公路(图片来自网络)

 乘车从天府之国的成都出发,向西不过200多公里,川藏线就开始进入青藏高原。

 首先经过雅安。雅安过去称雅州,自古以来就是内地进藏门户。由于处在青藏高原和成都平原的交汇处,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山清水秀。除了姑娘们肤白细腻,温柔漂亮外(现在仍然有雅安出雅女、雅雨和雅鱼的民间说法),由于雅安盛产优质茶,素有“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的美誉,且口味为藏人所喜爱,至今仍是藏茶的主要输出地。宋代中央王朝实行茶马互市,主要就是以雅州的茶换甘青地区的马,当时主要通过松潘交易,后西北战事频繁,便慢慢移到今雅安、天全和汉源一带,明清继续推进到康定。

雅安蒙顶山茶(图片来自网络)

 过雅安西行,翻过两座大山进入藏区:二郎山,乱云飞,山高路险;雀儿山,银装素裹,一片琼瑶。这两座山皆因当年筑路部队那一首毫迈的歌《歌唱二郎山》而名闻全国。现在二郎山修建了长达十余公里的隧道,已使过去令人望而生畏的天堑变通途。

二郎山隧道(图片来自网络)

 翻过二郎山就是现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它是康区面积仅次于玉树州,人口居第一的自治州,土地面积15.3平方公里,辖18个县,人口87.1万(其中藏族78.4万人)。民国时为西康省的主要地域,川藏线康区部分的一大半经过这里,也是在藏区里受汉族文化影响较大的地区之一。

 甘孜,是藏语“白”和“美”的意思。这一名称清代以后才出现。据说清康熙年间在修甘孜喇嘛寺时,发现地基中心有很大的一块石头,洁白而美丽,故寺院建成后称甘孜寺。以后,寺院的名称变成地名,进而变成城镇名、县名,到1955年又由县名变成州名。至今在阿坝州的羌族聚居区,仍然有着白石崇拜。说明当地人对白石如此重视,应与其祖先来自羌人及羌人的白石崇拜有关。

甘孜州新都桥秋色(图片来自网络)

 进藏第一城为过去称做打箭炉的康定。从历史上说,康定既不是因为宗教出名也不是因为锻箭出名,而是因为“茶马互市”的繁荣而载入史册。康定在宋代时有无人居住还没有定论,到了元、明时期,就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村庄,自清以来,随着茶马互市的不断西移,康定便成了藏区商品交换的集散中心,到了清代中期,卖茶致富者已在康定设庄80家,专门经营边茶等尚武的行栈“锅庄”竟达48家;清朝末年,康定贸易每年汉藏成交总额已达1800余万两,主要以川茶为大宗。

 当时川藏线的茶马互市主要有两条线:第一条是南线,从雅州—里塘—巴塘—昌都—拉萨,全长5510里;

 第二条为北线,从雅州到康定—道孚—炉霍—甘孜—玉隆—柯鹿洞—德格—金沙江—昌都与南路会合至拉萨。今天的川藏公路南线318国道,北线317国道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向前延伸的。历史上进藏探险的外国人多从尼泊尔、印度、叶城进藏,能成功地从川藏线进入的寥寥无几。但1939年,那位曾参加过巴黎公社起义的法国人大卫·尼尔,曾成功地化装从滇藏线进入西藏,并因一本《一个巴黎女子的西藏历险记》蜚声海外,但这次却未能如愿以偿,只能在康定种菜养花十几年消磨时光。

 如果你经过南线入藏,将经过巴塘县,在近代历史上,巴塘可是声名赫赫,知名度极高。由于地形开阔,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加之地处康区的中心和川、滇、藏的结合部,历来广受关注。清代时,作为康区四大土司的巴塘土司就产生与此。当时巴塘土司管辖今巴塘、盐井、云南维西、中甸、德钦等地,势力遍及康南。由于自然条件相对优越,近代外国传教士纷纷到此定居,并以此为据点力图向西藏发展,清末巴塘成为康区仅次于康定的外国人传教中心。

巴塘措普沟(图片来自网络)

 1904年,清驻藏帮办大臣凤全赴拉萨经过巴塘,见这里水草丰美,易于开垦,便在这里滞留下来,移民开垦,并对喇嘛势力加以限制。由于凤全地位显赫,性情粗暴,对喇嘛和藏族人民的一些传统习俗不够尊重,加之拉萨分裂势力从中作祟,激起当地叛乱,凤全被杀,于是有了赵尔丰的平叛和由此生发的对康区影响深远的改土归流。赵尔丰是一个不同凡响的人才,他还在任建昌道员时就十分关注康区政局,当时他在上书“平康三策”是就提出在康区直接建政,将康区改为行省的谋略,加上他以后的身体力行为以后西康省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最初他提出的建政省会就是巴塘。在赵尔丰经边的7年中,巴塘是他的大本营,支持他东征西讨,建立了统一康区的功业。按当时统治阶级的思维定势,他曾将巴塘改为巴安府。

 在民国军阀混战的年代,巴塘为滇系军阀和川系军阀多次争夺。1935年,巴塘人格桑泽仁也加入这一争夺,他联合诺那和邦达多吉等人在此打出“西康自治”、“康人治康”的旗号,但终因实力不够,被刘文辉挤出康区。

 如从川藏北线入藏,德格是必经之处,也是康巴人无人不晓之地。清代康区土司,以德格土司的地盘和影响最大。曾辖今德格、邓柯、石渠、白玉、江达、青海的玉树等地,管土民7977户。德格土司因为辖民较广,自夸“天德格,地德格”,意思是和天地一样大。由于德格土司自元代崛起一直延续至清末,历经40多代,对康区中西部和西北部影响深远,至今德格的服饰、语言、歌舞等仍是康区的主要代表。

 路过德格,被称为藏区三大藏经院之一的驰名中外的德格印经院不可不去。它始建于清雍正7年(1729年),为42世德格土司登巴泽仁所建。登巴泽仁(1678—1739)是一个颇有文化造诣的土司,不但擅长文学,也精通藏医。他从小受佛教的熏陶,成为一名虔诚的喇嘛教徒。在他执政期间,为宏扬佛法,传播佛教教义,他从卫藏地区先后请了许多名僧到德格讲经传法,筹建寺院。经院建成后,他先后训练了四五百名刻字工人,并主持雕刻了103函《甘珠尔》经和209函《丹珠尔》经。以后,经过历代德格土司的经营,到解放前夕,整个德格印经院已有经版217000多块,并收集了大量各种流派的藏文经典,为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作出了贡献。

德格印经院(图片来自网络)

 再往前走,昌都就遥遥在望了。昌都古称察木多,得沟通西藏与周边地区青、甘、川、滇的地利之便,历来就是康区的政治、宗教、经济与文化中心。是藏民族起源和藏族悠久历史文化产生形成的重要地区。由于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也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在民国中央政府无暇西顾时,西藏地方政府与川滇军阀在这一带进行了多次争夺。1950年解放军进军西藏,就是在这一带消灭了藏军主力,从而促进了西藏和平解放。

西藏昌都(图片来自网络)

   “昌都”的藏语意思为“两江回合处”,扎曲河和昂曲和在昌都镇会合,澜沧江由此发端,向南滚滚流去。

  如果说长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独有共享的的一条大江的话,澜沧江则是一条多姿多彩的国际河流。澜沧江—湄公河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六国,全长4880公里,跨越寒带、温带和热带气候区,流域资源丰富,按河长排序为世界第六、东南亚第一。他的功能也是最复杂的:具有航运、内河、界河和国际河流的性质。河的下游是东南亚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早在公元前120年,就作为流域各国的文化走廊和天然通道,以及我国西南地区与流域内各国往来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而上游的澜沧江则完全是另外一副模样,它穿行于横断山脉之间,高山深谷,水流湍急,并多石滩,河流经常被笼罩在云烟雾海之中。

澜沧江峡谷(图片来自网络)

 要了解西藏文化,不可不了解昌都卡若。在位于昌都镇东南12公里的澜沧江边,有一个藏语意为“城堡”的卡若村,据说元代忽必烈远征大理国时路过此地,当地人曾筑城抵抗。1977年,当时的昌都水泥厂职工在施工时,从地下挖出了一大堆古旧的陶罐和石器,此事立即引起重视。1978年,有关方面组织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证明这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年代延续较长,即迄今5000—4000年左右,由于其重要价值,后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卡若遗址的出现,证明了在远古时期青藏高原即有人类居住,对民族、民俗、自然地理等方面研究意义重大。其细石器带有明显的北方草原民族的风格。它的夹沙陶制的小平底器与西南西北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陶器有诸多相似之处,其碉房建筑也和康区一带的建筑风格有传承关系,文化内涵总的属于黄河流域原始文化,说明当地人可能来源于西北游牧部落。发掘的穿孔贝原产地在南海,石器制作的器形与中亚、南亚甚至欧洲均有相似之处,说明当时部落之间的交流已经达到很远的地方,其农业生产的发达和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众多也可见当时的气候较现在为好,横断山脉的高度也较现在为低。

卡若遗址(图片来自网络)

 尤为有趣的是,尽管卡若就在澜沧江边,但没有发现捕鱼工具和鱼骨,说明当时的人就有食鱼禁忌,而并非是因为佛教的原因,因为佛教传入是距此两千多年以后了(卫藏地区的食鱼禁忌可能也是此处传过去的,因为同时代的卫藏“曲贡文化”中发现有鱼骨)。

 距昌都城40公里的朱角拉山位于317国道边,这里山清水秀、古木参天,植被极为丰富。国外专家在朱角拉山的半山腰上发现了成片的唐代古柏,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朱角拉山对面,有一个称为作揖卡的坝子,坝中有强巴林寺第四大活佛加拉的夏季避暑胜地。这里风景优美,坝子上面是茂密的森林和神山,坝上芳草萋萋,有一小小的喇嘛庙,坝边是一陡峭的悬崖,下面是流水潺潺的清溪,置身其间,宛若进入仙境。这里成为昌都人每年耍坝子的理想去处。

朱角拉山(图片来自网络)

 昌都县噶玛区所在地的瓦寨乡是闻名昌都、青海、川西一带的匠人之乡。瓦寨九个村子,各有特色,每个村子成年的男子都有一门手艺,或是画师,或是金匠、银匠、铜匠,或是木匠、泥瓦匠。

 传说妙音佛周游大千世界时,驻足扎曲河对面的这一处胜景之地时,被眼前风光所迷恋,于是化为一座石山,右手托莲花,莲花上有一部封面彩绘佛像的经书,经书正对着瓦寨的比如村,从此,比如村的村民聪颖万分,尤其有艺术天赋,成年男子都画一手绝妙的唐卡画。其左手则握有一把宝剑,剑尖斜指瓦寨的雪德村,自那时起,雪德村的村民迷恋上了金银铁器,成年男子打得一手好活,金碗银戒和小巧镶宝石的藏刀远近有名。

 西藏唐卡画分为三个画派:美宁、美萨和噶瑞,噶玛的唐卡属噶瑞画派,其特点是喜欢用色淡雅,线条明晰细腻, 而其他两派却讲究重色,色块艳丽,画面明亮。由于昌都唐卡历史悠久,艺人众多,影响深远,因此有人又称昌都为“唐卡之乡”。

 川藏南线经过八宿县时,在县城以西五公里处巴冬村牧场陡峭的山壁上,有着一处远古时代的岩画:整个岩画在一个巨大的岩石上雕琢而成,既有人物、动物、日、月等单个的图案,也有张弓射箭、骑马、骑牛和奔跑的人等组合图案,反映出人类早期的狩猎生活。但其中一些具佛教思想内容如佛塔等岩画却让人产生困惑——人们都知道佛教传入青藏高原是在距今1300多年的吐蕃时期,难道佛教的观念在远古的时候就已在这块土地上萌芽?

 如今,为了开辟空中航线,使得昌都至邦达机场的道路修通,并由此使川藏线的南线和北线在此接通,但却使历史上盛极一时的芒康经察雅至昌都的古道湮没无闻,其实,这条延续数千年的古道不仅是滇藏茶马古道的重要一段,还是一条重要的文化长廊呢。

 在芒康至察雅的香堆,因其依山傍水,地势平坦,成为古道上商旅云集的地方,至今香堆寺香火仍盛,其殿堂的佛像石雕,传说为文成公主进藏路过察雅时埋下的宝藏,其石质奇特,过去即使达赖、班禅路过此地也须朝拜,至今仍为人所景仰。

 在香堆附近的一座陡峭的山顶上,有一座规模较大的尼姑庵,庵里的女尼以规模较大和教行严谨闻名藏区。

 在距香堆不远的仁达,有一片康区最早、最完整和最具特色的吐蕃时期摩崖造像。崖壁中间是大日如来佛,左右有八个弟子,造像下有汉藏文铭文,记载了该造像雕于公元804年,由汉藏工匠共同建造。它从又一个侧面反映了汉藏交流历史的悠久。

 出拉萨郊区北去70多公里有个属噶玛噶举派的楚布寺,影响较大,但其祖寺却在昌都。12世纪初,噶玛噶举一世活佛都松钦巴在藏东的贝钦山谷建立了噶玛寺,噶玛噶举派也因此得名。四十多年后,一世噶玛巴去拉萨,在楚布河南岸看到一片树木茂密的幽静山谷,于是择地修行,又建起了成为历代噶玛巴驻锡地的楚布寺。现在噶玛巴已传至17世。

楚布寺(图片来自网络)

 噶玛寺大门两侧还留有泥塑金刚像的残迹。其大殿为单檐歇山形式,屋面覆盖琉璃瓦,屋檐正中是藏族工匠设计的狮型屋檐,左边为汉族工匠建造的龙须型屋檐,右边为纳西工匠建造的象鼻型屋檐。其原因为当年一世噶玛巴建寺时,邀请了内地汉人、当地藏人以及芒康金沙江畔的纳西人作工匠,共同修建了这座气势不凡的寺庙,寺内最大的铜佛像,是请尼泊尔匠人塑造的,因而噶玛寺成为多民族工匠的智慧结晶,也是当时多民族和睦相处的一个历史见证。噶吗拔希当年从内地带回的“汉树”至尽仍枝繁叶茂,一世噶吗巴都松钦巴的灵塔仍完好无损,里面还有明使臣送来的万岁牌匾以及贝叶经等镇寺之宝,都使噶吗寺散发出名山古刹的巨大魅力。

(未完待续)

来源:《寻找康巴》(王怀林著),2000年10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2004年8月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第2版,2010年4月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第3版


作者:王怀林

来源: 《寻找康巴》
终审:朱丹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