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寻找康巴》>详细内容
2024-07-08 16:21:51

王怀林 ‖ 《寻找康巴》第四章 香格里拉——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一) 恐龙、大脚印和野人之谜

作者:王怀林 来源:《寻找康巴》 发布时间:2019-05-30 11:20:08 浏览次数:537 【字体:


《寻找康巴—来自香格里拉故乡的报告》,2004年8月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第2版书影

香格里拉——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当我们从地图上凝视横断山脉的褐色大地和康区的千沟万壑,禁不住为之深深感动:这不仅因为世界上密度最高的山在这里隆起、扭结,世界的许多江河从这里诞生、发源;也不仅因为在那深山峡谷撒落着众多兄弟民族的灿烂花朵;还因为它所隐藏的大自然的万千秘密如同它独特地貌形成的奇绝风光一样神秘迷人;更因为隐藏在这高原上的博大精深的文化与多元共处、包容万千的人文风光……

它,就是我们心中的“香格里拉”!

特提斯的儿女们——恐龙、大脚印和野人之谜

公元1997年,在离昌都镇约30公里的加卡乡,正在开山修建邦达机场至昌都镇公路的筑路工人一声炮响后,去掉炸开的浮石,在经横断山造山运动挤压而成的垂直石壁上,清楚地裸露出一行五只人形的大脚印,每只脚印长1.5米,脚印之间间距45—65厘米。

昌都大脚印奇观(图片来自网络)

此为何物?虔诚的藏胞认为是神仙显灵,马上给“大脚印”献上洁白的哈达。而当地部门邀请有关专家进行考证和鉴定后确认:该石壁及其遗存形成于距今1.3亿年前的白垩纪!

此时正是恐龙充当地球生物霸主的年代,按现有科学常识推断,如此巨大的生物只有恐龙,但迄今科学家并未发现过人形的恐龙脚印!这令专家十分困惑,从他们遗憾的表情,我们推断他们认为是大自然的偶然的作为。

但不久,在距最初发现脚印300米远的同一地层,又发现同类脚印十余对,证明前者非偶然形成。专家推断,如按人类的脚印与身高的比例,该“昌都巨人”身高应在10米左右!

联想到有关记载:1971年,有人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玫瑰谷一条叫帕勒克西河的小河边,发现一些和三趾恐龙交错在一起的古代人类脚印,这些人形脚印长45厘米,宽13—17厘米;

在美国内华达州垂发镇西南35公里处有一个山洞。据在这里生活的印第安人传说,很久以前,他们曾受到一些红发巨人的袭击。这些巨人身材高大,十分凶悍,他们战斗多年才把巨人赶走。这些传说开始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但1911年,一些矿工到山洞挖鸟粪时,竟发现一具巨大的木乃伊,身高2.2米,头发红色。十多年后,在该山洞附近,又挖掘出更多的巨人遗骨,推断身高在2—3米。

在康区南部的波密、墨脱一带,一直流传森林中存在野人的传说。至今仍有人声称看见过2米以上的红发巨人。在当地还广为流传着一个有些悲惨的故事:说是一个女野人将一个男人掳上山去,关在洞里不让他出来。后来时间长了,便在女野人的爱抚下与她发生了关系,生出了一个小野人。女野人见有了孩子便放松了警惕。有一次,男人将新剥下的牛皮包在女野人的腿上,她以为是男人的爱抚便慢慢睡去。谁知在烈日暴晒下,晒干的牛皮紧箍在女野人的腿上,一时脱不下来,她明白之后,原地乱跳,男人一看计成,跳起来就跑,女野人见他逃跑,怎么叫也不回来,一怒之下,便抓起小孩向他扔去,小孩被摔死,男人也逃走了。

1921年,英国探险队在考察珠穆朗玛峰时,发现雪地上有类似人的奇怪的脚印,自此,“雪人”的名字就传播开来。

“雪人”脚印(图片来自网络)

此后,人们又相继在北太平洋沿岸的山脉地带,不少非洲国家的边远地区以及前苏联北加索山脉的北段也有发现。本世纪五十年代,有关雪人的问题曾引起广泛关注。苏联科学家就收集有来自目击者的三千多种报告。据资料,“雪人”有大小两种,大的有2.4米左右,小的1.2米左右,身上长满厚厚的黑毛,头上的黑毛一直披到肩上,面部和人的脸一样不长毛,有一副猫一样的眼睛,奔跑极快,生活在人迹罕至的山谷中。

1958年,有两个美国“雪人”探险队的队员,在尼泊尔东部的一条小河边亲眼看到一个“雪人”正在大口大口地吞食青蛙,被发现后,用两条腿风快地逃走了;1967年,美国两名追踪“雪人”的业余爱好者在加利福尼亚北部的森林中,成功地拍下了一个女性雪人的记录镜头。

据古生物学家们研究,恐龙灭亡于6400万年前,而人类,即使是最早的猿人,也是直到400万年前才出现。从恐龙灭亡到人类诞生,这中间相差了6000万年的时间,如今竟然在白垩纪恐龙出没的同一岩层中发现了人类活动的踪迹,而且“昌都巨人”的高大为前所未有,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1960年,英国人类学家阿利斯特·哈代提出,地质研究表明,800万至400万年间,在古猿的故乡——非洲东部和北部,曾有大片地区被海水淹没,迫使部分古猿下海生活,成为海猿。几百万年后海水退却,这些重返陆地的海猿成了人类的祖先。

这一段海洋生活给人类留下了重大影响。人类许多生理特征与海豹、海豚等水生哺乳动物相似,却与别的陆生灵长类动物完全不同,如人类皮肤光滑裸露,体毛消失,富有皮下脂肪,分泌泪液排出盐份,靠出汗调节体温以及正面性行为等,都是水生哺乳动物的特征。特别是人在水下也会像海豹等动物一样发生“潜水反映”,而人类在控制体内盐份平衡的生理机制上,也与海兽相似,而与陆生哺乳动物不同。这就是轰动一时并影响颇大的“海猿说”。

根据我国的科学家近年对青藏高原考察结果,笔者认为青藏高原对揭开人类和其它古生物起源发展之谜可能提供极其重要的线索。

科学家们将青藏高原的形成史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特提斯阶段

大约10亿年前大陆基底形成时,最早诞生的海洋是特提斯。

古海“特提斯”是由西方科学家徐斯于100年前,以希腊神话中一位女性海神的名字命名的,是指“横贯欧亚大陆南缘曾经存在过一个巨大的大洋,这个大洋经受挤压,褶皱的沉积物见于高耸入云的西藏高原,喜马拉雅及阿尔卑斯山脉,我们称这个大洋为特提斯”。

对特提斯的发展演变,中国科学家将其作了进一步的描述:在漫长地质年代的那个“从前”,现在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完全不是这幅群山连绵、白雪皑皑的景象。这个地区曾经由北向南先后生成了、而后又相继消亡过三个古海大洋。

古特提斯洋(图片来自网络)

最初的海洋被“追认”的名字叫“原特提斯”,它的遗迹位于现在西昆仑-祁连山一带。这个由陆地分裂而成的第一个海洋,它的生命从距今大约9亿年一直存在到大约4亿年左右。那时正值地球生命的孕育阶段,天地间惟有海水的潮涨潮落和激浪拍岸的轰响,而陆地则一片沉寂。

原特提斯随时间的行进渐渐消失,曾为海洋所分隔的南北两块陆地拼接在一起;而在南方,在现今青藏高原的腹地,新的大洋“古特提斯”开始形成。在3.5亿年到2亿年前的古特提斯时代,地球上开始了生命的喧响:从鱼类到两栖动物,从孢子植物到后来的裸子植物,所有的岛、陆生物在这个多岛屿的古海洋南北间相互迁移交流,欣欣向荣。

随着古特提斯的衰亡,“新特提斯”在欧亚大陆的南缘开始诞生了。此时已是距今1.8亿年前的恐龙时代,那时的印度还在遥远的南半球南部。到7100万年前,它的最南端还在南纬40℃的地方。这块大陆以每年10厘米的速度迅速北移,近万公里的行程,到4000万年前与欧亚大陆相撞的结果,使新特提斯彻底消失,只留下雅鲁藏布江缝合线,连接起曾远隔重洋的两块大陆,而青藏地区也就此成形。

第二阶段,新大陆的形成和大型动物的产生。

在特提斯第二期海洋――古特提斯阶段,现今的横断山区当时还在海水覆盖之下。古特提斯的消亡以及3亿年前从南方漂来的冈瓦纳大陆破裂,使破裂的地体向北漂移并推挤坚硬的欧亚板块,由于欧亚板块的硬度不一,在其东部边缘发生扭转,于是形成了横断山的南北走向。又过了1亿年,距今大约2亿年前,海水向西退至怒江带,横断山区全部脱海成陆。

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在昌都的达玛拉山、察雅、芒康等地发现大量的恐龙化石,说明了古地中海在这一地区向西退进的时间——大约在距今三四亿年间,海水在此地进进退退,来而复往,直到早侏罗纪的上亿年左右,海水彻底西退而去。恐龙这种生活在淡水水域的卵生冷血动物在这一带一度繁盛——同时说明了古海消退后,北起类乌齐、南至芒康的古昌都湖这一大范围内陆湖泊以及湖畔的森林植被生态是多么欣欣向荣。

达玛拉山的雪(图片来自网络)

今天在我们看来,在新特提斯产生到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等新大陆产生的这一时间段里,新大陆生机勃勃,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各类大型动物的生长——昌都地区的红山红水红河谷就是这一带曾经温暖湿润的证明。白垩纪未期的7000万年前,随着青藏高原开始隆起,气候干燥,地貌改观,湖泊退缩,植被减少,难以适应环境改变的恐龙种类开始减少,最后的晰脚类恐龙为采食方便计,只得使自己身体变大,活动范围扩展到20米水深的水域;最终由于湖泊干涸,盆地升起为高山,连晰脚类恐龙也完全绝迹。

第三阶段,青藏高原隆起和人类产生。

青藏高原形成后的这4000万年中,历经三次隆起,两次夷平。

在此期间,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两个阶段:700万年前从人猿共同进化之树上的分离并下地行走,到200多万年前的制作工具,均与青藏高原地质史上的重大事件几乎同步。因此,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有人认为人类有可能起源于亚洲或青藏高原。

回首青藏高原这一地方10亿年来生生不息的历史,都与海洋和陆地的时分时合和此消彼涨密不可分。如果哈代的“海猿说”成立,这里岂不是人类生长发育的最好地方?

联系到人类远古时期的传说:圣经的大洪水和挪亚方舟,中国的女娲补天和藏经关于青藏高原由海成陆的记载,都使人猜想人类形成过程中,由于地壳的变化,海洋以及由此形成的大洪水对人类形成造成的影响和恐怖记忆。

女娲补天(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我们沿着“海猿说”的思路,跳出由人类现存考古资料推断人类形成进化的传统轨迹,我们还将得出许多大胆和惊人的结论。

在现存文献中有两千多年前柏拉图所作的记叙:在今地中海一带,远古时曾经存在一个巨大的陆地,即大西洲,它由一个大岛和一系列的小岛组成,有着高度的文明。大约在公元前9500年以前,大西洲曾向欧洲发动过进攻(据说火就是由他们传入的)。距今12600年左右,由于地震和洪水,该陆地沉入海底。

有关远古发达文明及其沉入海底的证据现在越来越多:

1931年,一位西方人奥圣多夫斯基在藏经中发现,据藏经记载,在公元前9564年(与柏拉图记载的时间一致),一块巨大的大陆沉没了!藏经还同时记载了另外两个叫“雷米利”和“穆”的两块大陆沉没的消息。他们分别在北太平洋和南太平洋。有人据此考证,南太平洋复活节岛上1000余尊高达3—4米的巨大石像,便是沉没的“穆”大陆的幸存者,而且当地的土著至今还称这来历不明的石像为“穆”。

1898年的夏天,人们在亚速尔群岛之前900公里处打捞起一块岩石,称为“玄武玻璃”,该岩石在水中一直没有变硬,而拿到空气中它却坚硬起来,显然这是因为陆地下陷到海中才会形成;1968年的一天,美国人曼生·瓦抱定博士等人在巴哈马群岛附近的大洋下面发现一条规模宏大的水底石头路;1974年,苏联的一只海洋考察船在大西洋下拍摄了8张照片——共同构成了一座宏大的古代人工建筑;1979年,美国和法国的一些科学家使用先进仪器在百慕大三角海底发现了一座底座长三百米、高约二百米的巨大金字塔;1985年,两位挪威水手在该海区下发现一座古城并拍下了照片……

早在16世纪,西班牙的航海家就发现希伯来和埃及的建筑惊人地相似,而墨西哥土著人操着古犹太人的语言,在美洲印第安人的语言和希腊的许多词汇相似。新旧大陆的植物、动物和农作物也惊人地相似。1952年,生物学家发现美洲鸵鸟与非洲鸵鸟也惊人地相似,它们不但外形相像,甚至连寄生虫也一样,而这种寄生虫是无法在其它鸟类身上发现的。

从沉没的文明地点有多处以及它们的广阔分布和联系看,难道史前文明在大陆尚未分开的遥远时代就已产生,或者他们当时就运用先进的航海工具实现了全球的沟通?

现在让我们回到青藏高原作一番诗意的回望:

在距今约十亿年前,地球还由一块大洋和两块大陆——遥居南北两半球的冈瓦纳古陆和劳亚古陆组成,在此后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古陆和大洋进行了一系列的迁徙和重新组合:在特提斯兴衰沉浮的年代,就已孕育了生物的种子。在距今两亿年前,岗瓦纳古陆和劳亚古陆在今天青藏高原处相接,此时由于温暖湿润的气候,使大量生物得以生长繁衍,包括巨大的恐龙和身高达10 米的“昌都巨猿”。

在那尚未分离的整块大陆上形成了不同的文明——当时位于地中海一带的大西洲文明以及位于北太平洋处的雷米利文明以及地处南太平洋的穆文明较为发达,远古的文明交流频繁……

在距今9000多年前的一天——或许是遇上太空小行星的猛烈撞击,造成大西洲、雷米利和穆等地的整块陷落。巨大的地震、大陆的急速变迁和气候的突变使得恐龙突然灭绝。两大古陆进行了急剧的分裂和漂移——在这漫长的年代里,许多地方被海水淹没了,许多陆上的生物被迫进入海洋;又过去多少年后,许多地方隆起了,部分进入海洋的古猿开始上岸……

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造成全球大气环流改变,一些地方干旱了,一些地方则常常暴雨如注。走出海洋的人猿开始进入森林生活,人类开始新一轮的进化发展;而一些未进入进化轨道的“昌都巨猿”们的后裔自然由于食物的关系,身高已经大大缩小,他们散布在各处的原始森林内,成为各地时有报道的“雪人”或“野人”……

青藏高原风光(图片来自网络)

除了人类起源这个古老课题之外,当今国际学术前沿中三大热点领域——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人们都在青藏高原寻找着它们的答案,在横断山的高山峡谷里,还隐藏了多少地球和人类的亘古秘密呢?

(未完待续)

来源:《寻找康巴》(王怀林著),2000年10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2004年8月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第2版,2010年4月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第3版


作者:王怀林


来源: 《寻找康巴》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