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寻找康巴》>详细内容
2024-07-08 16:21:51

【方志四川•文学】王怀林 ‖ 《寻找康巴》第二章 横断山 梦断山(九):雪域将星梦——清末新政与赵尔丰经边

作者:王怀林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05-13 16:54:00 浏览次数: 【字体:

 横断山  梦断山

雪域将星梦——清末新政与赵尔丰经边

至宋元以来,中央政府对藏区等边疆地区实行以土司和羁縻为主的间接统治政策,对土地边界等也维持一种东方式的模糊状态,因此,直到20 世纪初,康区的辽阔土地上仍是一部分由土司、活佛执政,一部分由达赖管理,一部分则完全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

到清末,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不断入侵,特别是1904年英军对拉萨的占领和西藏上层在刺刀逼迫下签署的《拉萨条约》,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统治者和精英集团,也由此剧烈地改变了中国对西藏等地采取的无为而治的政策。他们认识到,如果再用以往那种方式统治西藏,则西藏不需多久就将彻底为西方人占领。所以,尽管晚清王朝那时已经衰落到接近崩溃的边缘,却以回光返照的猛力,对西藏进行了一场意义深远而又成效卓著的“新政”,在此新政中,赵尔丰、张荫堂等人以其文韬武略和远见卓识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0年8月英军开进拉萨城,逼迫当时以甘丹赤巴为首的西藏僧俗官员和三大寺代表签订《拉萨条约》(图片来自网络)

1906年,曾任清政府外交官的张荫堂作为钦差大臣赴藏整顿藏务,他首先大刀阔斧地清除时弊,整肃吏治,惩处了一批官吏,包括前任驻藏大臣有泰。同时,宣传物竞天择的改革思想,主张对西藏改变管理方式,兴办实业,富民强兵。张在西藏的两年新政,为赵尔丰的改革创造了一个较好的政治和舆论环境。

张荫棠(前排左者),广东新会双水人,光绪举人,通过捐官当上内阁中书,他的哥哥就是戊戌变法幕后大功臣张荫桓(前排右者),和康有为、梁启超关系不错,戊戌变法失败后,张荫棠被撤职,赋闲多年。后来西藏被英国侵占,张荫棠被重新启用,派往西藏谈判,经过张荫棠据理力争,成功为清朝和西藏争取了权利(图片来自网络)

1904年,新任驻藏帮办大臣凤全在赴昌都途中,奏准暂驻巴塘屯垦练兵,并限制喇嘛教的发展,筹划收复当时为土司割据的瞻对(今新龙),拓展巴塘垦务。由于该时期随着拉萨地方政府对北京离心倾向增加,加之外国传教士的胡作非为,康区也陷入多事状态,多次发生暴动,袭击清朝官员和外国传教士,烧毁天主教堂。1905年5月,巴塘丁零寺堪布及土司组织暴动,焚烧垦场,屠杀垦夫,凤全及其随从50余人及两个法国传教士全部遇害,造成震动一时的“巴塘事件”。

1905年发生在巴塘的驻藏帮办大臣凤全被戕事变,是康藏近代史上影响深远的一次重大事件。图为位于巴塘鹦哥嘴的“凤都护殉节处”“孔道大通”石刻(图片来自网络)

同年夏天,清政府命四川提督马维骐和建昌道员赵尔丰率兵平乱。事件平定后,马维骐返川,赵尔丰被留善后,他将马所部五营改为巡防新军,后又招募新军三营,合称边军,成为赵以后“经边”的主力。

赵尔丰祖籍辽宁辽阳人,汉军正蓝旗人。其父作过山东泰安知府。其兄尔震、尔撰、尔萃皆中进士,后为清廷高官。赵尔丰屡试不第,只得充任小吏,后为任山西、四川巡抚的锡良赏识,随锡良奔走各地,后步步高升。在四川为官时,他手段严酷,因毫不留情镇压哥老会暴乱,一次捕杀数千人,时人称之为“赵屠户”。

赵尔丰(图片来自网络)

赵尔丰在巴塘事件的高潮中走马上任,先攻克巴塘,处死巴塘正副土司,又进兵理塘镇压了当地土司和寺院的反抗,并对两地进行了改土归流。所谓“改土归流”,就是将原中央政府加封保留下来的世袭的统治者——土司予以废除,改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免调动的一般官吏,使其统治方式与内地一致。由于收效显著,广大藏族同胞拥护,赵再接再厉,乘旗开得胜之机,一鼓作气,将附近明正、甘孜、白利、林葱、东科、鱼科、俄洛色达、瞻堆、里塘、崇喜等三十余处土司的印信执照全部收缴。不许他们再向藏人征收地粮、牛马酥油,不许摊派劳役乌拉。有“天德格、地德格之称”的德格土司为之震慑,也主动呈缴印信,交出了权力。

油画《改土归流》,曹刚 王方科 作,2017年,200×300cm(图片来自网络)

由于改土归流触及了僧俗上层的根本利益,也引起了当地土司头人的疯狂反抗。赵尔丰通过多次恶战,将其一一平定。如地处康藏交界处的天堑乡城桑披寺,山是一座寺,寺是一座山,寺内碉堡珠连,坚墙环绕,寺后为高山,寺前周围悬崖峭壁,整个看上去,桑披寺像一只脚踩高处、俯视山下的狰狞鹞鹰。勾结当地土司、土匪,在西藏地方政府支持下(配备了先进的英国毛瑟枪),该寺在枭首铁棒喇嘛香普占中领导下进行叛乱。赵尔丰先后派里塘守备施文明和察雅守备李相福率军清剿,都兵败被俘,施、李二人被残酷地剥皮致死,并将尸体悬挂示众。

有康巴第一寺之称的桑披寺(图片来自网络)

有康巴第一寺之称的桑披寺(图片来自网络)

与此同时,稻城贡噶岭喇嘛也在噶厦政府的策动下点燃战火,致使动乱有波及整个康区、改土归流成果毁于一旦的危险。但该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边军经过半年的围困后,寺里竟还扔出几斤重的活鱼,以示取笑。后赵尔丰亲自到寺后之山踏勘,查出并切断了寺中水源,半月之后,寺中500余人口渴难忍,派人突围求救,边军冒充救兵,骗开城门,此时口渴难耐的僧兵只顾争相喝水,遂被边军一举剿灭。当时边军已近弹尽粮绝,在决战之前,有70余人开小差,虽然听说破寺后赶回参加了战斗,但仍被赵尔丰查出一一处死——可以看出赵尔丰治军的严谨和当时斗争的残酷!

稻城贡嘎郎吉岭寺简称贡岭寺,意为“雪山胜利之洲”。该寺位于稻城县城至日瓦乡的路上,海拔3335米,寺前临赤土河,背靠阿西山,依山傍水,环境宜人(图片来自网络)

赵尔丰的改革受到清廷的支持。1907年4月,清廷委任赵尔丰为护理川督兼护理边务大臣,次年3月,又任命他为驻藏大臣兼川滇边务大臣,并调其兄赵尔撰为四川总督,以为后方策应。

在此期间,赵尔丰东征西讨,名震康区。1907年1月,盐井喇嘛对赵尔丰禁贩私盐的政策不满,起而反叛,被赵军很快平息,并设盐井委员,征收盐税,以充军需。1910年,对地势险要,由具父系氏族特征的“帕措”组织统辖,互不统属,经常出外劫掠、为害一方的三岩地区进行征讨,历时半年平定,设官管辖。1911年,对地处深山老林,凭险据守,由土王统治,不服管辖,经常扰乱一方的波密地区,赵尔丰派部将凤山率兵2000人和驻藏大臣派出的兵马一道两面夹击,一举荡平了该地势力,设官而治。

西藏波密风光(图片来自网络)

赵尔丰为人富有谋略,吃苦耐劳,治事严明,赏罚分明,上得清廷赏识,下得僚属拥戴,更有四川人力物力的协助支持,7年之间,锐意经营,其征服和改流的地区约计东西三千余里,南北四千余里,东到康定泸定,西边以过去自然分界的丹达山鲁贡拉岭为界。江卡、贡觉、桑昂、察隅、瞻对等地次第收回;内乌齐、硕般多、洛隆、边坝四部分亦用兵力收回。先后奏设康安、边北两道,康定、巴安、邓科三府,甘孜、白玉、德化三州,三坝、理化二厅,盐井、定乡、稻城、河口、石渠、同普六县,乍丫、昌都两理事官,德荣、江卡、贡觉、桑昂、杂隅、三岩、章谷、道坞、瞻对、泸定、硕般多十一设治员,共30余治所。

赵尔丰刚进藏时所上的“平康三策”,一策为改土归流;二策为“改康地为行省”;三策为“移川督于巴塘,而于四川、拉萨各设巡抚,仿东三省之例,设置西三省总督,借以杜英人之觊觎,兼制达赖之外附。”经过努力,他实现了第一个目标,为第二个目标即康区建省奠定了基础。

赵尔丰除了改土归流、收复失地外,还大力推行新政。设县三十余,兴学百余所,设官以治,建立税制,兴办教育,修筑道路,建立驿站,确定乌拉制度,设置邮电,垦荒,开矿,振兴工商,改良农业,设立药局,大兴实业,卓有成效:

赵尔丰在巴塘官话学校的劝学活动(图片来自网络)

——农业方面,在行辕所在地巴塘创办了垦务局,指导当地人民因地制宜,学习养蚕、种桑、种水稻。农业产量大大提高,水稻、苹果、蔬菜等过去许多内地才有的农副产品,都在康区落下了根;

——交通方面,设公务局,分里程,设塘站,明定乌拉脚价。还特聘比利时工程师修建了河口钢桥,这就大大缩短了康藏与内地的距离。

——工矿卫生方面,创制革厂,设官药局,创办了一系列厂矿,开始了造纸、淘金等实业。

——重视教育,在巴塘设学务局,办了初等小学堂、官话学堂、高等小学堂。规定不论民族,所有学龄儿童必须入学,所有费用全免,学生的课本、制服等全由公家发给,成绩优异,不仅厚奖,而且家免赋税,故巴塘成为康藏现代文化最发达的地方,人才辈出。

1908年,清政府任命他为驻藏大臣兼川滇边务大臣,等于把主要的西藏事务都交给他管。正待赵尔丰准备大展宏图,乘胜进入西藏实施他的宏伟抱负之时,一方面,西藏上层对他触动其根本利益的改土归流之举怕得要死,恨之入骨,对赵尔丰进藏激烈反对,并派重兵前往拦截;另一方面,当时的驻藏大臣联豫为保住自己的权利,不断在清廷活动,策动反赵阴谋,使赵迟迟不能成行。此后,辛亥革命风起云涌,四川的保路运动也危及清廷的统治。1911年赵尔丰奉旨出任四川总督,他夹在清廷与民军之间左右为难,因不愿背清,他一度向革命军交出权利,后乘乱想利用他的边军夺回政权,兵败被杀。

一代将星由此陨落!

矗立于今成都人民公园内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图片来自网络)

赵尔丰尽管在征服各地时也杀了不少人,但对他的恩威并重,康区的普通百姓还是颇多信服的。他为人廉洁公正,有一次在路途发现一家百姓无隔夜之粮,而地方官不知,他即以惩戒,并训导地方官:“知县是知一县之事,即知人民事也,故勤政爱民者,因爱民而勤政。非勤政为一事也,爱民又为一事也。凡民有疾苦,而官不能知之,不能救之,是贼民也”。他在辛亥革命时被起义民众所杀,其婢女为救他而死,随后其生前卫士又去刺杀革命军头目为他复仇,也可见他平时为人之一斑。

赵尔丰在康区建树颇丰,其新政为藏区的第一次现代化输入,造福于民,对稳定和发展藏区发挥了重要作用,至今仍有影响。但是他在文化上的改革仍是传统的“以夏变夷”的强迫同化政策。比如他不但强迫藏人子弟学汉话,还要求藏人家族都采用汉姓,至今康区有不少姓汉姓的藏人,多是那时留下来的。他在改变风俗方面,细到要求藏人改变以吐舌头表示尊敬的习惯,规定男女青年在藏袍里要穿裤子,甚至因为他认为藏族的天葬习俗不好,也要求改变等,体现了他身上的大民族主义和历史局限。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