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特辑】诗意元宵节‖杨聪丽
诗意元宵节
杨聪丽
翻看日历,正月十五。皓月高悬,燃灯万盏,喜猜灯谜,共品元宵……于是,脑海里浮现的是烛火摇曳,灯影交错,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川流不息,宛如人间天堂。又轻轻勾起心底最细腻婉转的情结——那些关于元宵节的厚重习俗与美好的诗意。
想静静吟诵那份遥远的优美诗意,细细品味那独特的古典意境,犹记得稼轩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千年多前的宋朝灯市,元宵灯火下、人群中,辛弃疾心心念念的那个她正立于灯火阑珊处,荡起淡淡的笑容,恰似“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上元灯火下,不仅映照着那美好的身影,更映照出由古至今人们的美好期待与向往,也难怪王国维称此句是人生治学的最高境界。还有那通俗易懂却入眼入心的小诗:“上元设供蜡高烧,厨房去看煮元宵。”言简意赅,词约义丰,且不故作高深。行人如织,觥筹交错,灯月交辉的元宵夜景,如“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又像“有灯无月不误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诗词里的元宵节,犹如烟火里的生活,让传统的风俗宛然如见,安抚人心。
“千门开锁万灯明”,在元宵节,灯笼不止是灯笼,它还藏着许多谜语,在那些仗工整或辞藻华丽的诗文里掩着一个民族的生活谜底,表面上像是一道难解的谜,但它的目的却是用来传递节日里人们的欢喜、心意与寄托。
书写元宵节的那些婉转浪漫的诗词歌赋以及生动形象的灯谜,构成了饶有雅趣的元宵传统文化。“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可以想见古人元宵节的情景,灯火点点,起起落落,人们相伴好友,携手良人,街前猜谜,桥尾放灯,轻吟诗中欢愉,共赏元宵好景。
火树银花,星桥铁锁,红莲千朵,满街灯火,热闹非凡……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杨聪丽(宜宾学院文学与音乐艺术学部2021级4班汉语言文学专业)
配图:方志四川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