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散文】改板沟里葛藤山 ‖ 朱国平

作者:朱国平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10-16 17:57:34 浏览次数: 【字体:

改板沟里葛藤山

朱国平

我们都在它面前停下了脚步。

我们参加射洪市大榆镇改板沟的丰收节。午餐后,我们去转山,看神龟石,看金蟾石。看了神龟石,拐过一个山角,接近金蟾石时,我们看见了它。

我们都被它迷住了。我们惊讶于它挂起的一帘绿色瀑布,不,该是耸起的一座绿山。对,是山。一座孤独的山,一座翠屏山。距离混凝土道路不足十米,在一块狭长形土地的边缘,孤零零地兀立着。土地已抛荒,地里满是野草,深深的。已现出枯色的野草弥漫过去,到尽头,便是它的青碧的天下。

它其实是一种藤蔓植物,叫做葛藤。农村常见。我老家的山上很多,大集体时代,不等它爬上树巅,不等它匍匐蔓延成片,就被人齐根砍掉,装回家在木墩上一阵乱斩,它的还不坚韧的青藤,它的卵形的宽大叶子,顿时粉身碎骨,然后再装回背篼里,背到集体的大茅厕边,过秤,倒入茅厕,拿粪勺杵几下,陷进粪水里,待它沤烂,就变成庄稼们最需要最喜爱的粪肥;也变成工分,变成一家人的口粮。

土地包产到户,最初的几年,它依然是农民们争抢着砍伐的青草,后来,普遍使用化肥,它就不再是稀罕物了,庄稼地里的杂草还懒得拔除呢,谁还去动它?它就成了山林的霸主,任意蔓延,肆意侵略,攀缠大树而上,直上树巅,直冲云霄,大树不堪重负,被它缠弯腰,被它缠折断,甚至被它缠死。有一年冬天,一户人家砍伐被它缠死的树木做烧柴,顺便也砍伐了它,它如胳臂粗的藤条,被那户人家连背了十余背。

葛藤被农家用来沤肥,有些作践葛藤。其实,葛藤是宝贝。它们那可以生长到几十米的细长藤条,是藤编的好材料,过去一些办公室和家庭置办的藤圈椅,就是用葛藤编织的。坐在藤椅上看书、休息和闭目养神,那都是很惬意的美美的事情。

葛藤的根更是宝贝,称为葛根,是有很多功效的好药材。葛根粉更是养生的好食材。

改板沟的这些葛藤,没人砍伐它们去沤肥和编藤椅,更没人去挖它们的根。它们似乎是被改板沟人有意识地保护了起来。不然,被它们缠绕了的树的主人,为了保护树一定会砍伐了它们;不然,为了拿去换钱,也会有人砍了葛藤、挖了葛根;不然,还可返耕的土地,土地的主人,为了保护耕地,不让它们去吃土地的肥气,不让它们遮蔽地里庄稼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阳光,也会砍了它们。

这些葛藤,没有人的摧残,很自由地生长着,很任性地疯长着,无拘无束地蔓延着,肆无忌惮地扩张着,自然而然地,就耸起了一座绿色的山峰,就形成了一座翠屏山。

改板沟的这座葛藤造就的翠屏山,山还不小,底部宽度该有30米吧;山还不低,足有20米高吧。山很陡,几乎就是垂直的一面绝壁。藤蔓疏密间,自然形成了一些起落,繁密处,凸起如元宝,如馒头,如堡垒;稀疏处,凹陷如鞍,如槽,如坑,还有透光的洞。

这座葛藤山,应该不是一根葛藤的力量所为,该是多根葛藤的合作共建。它们联合起来,齐心协力,共同攀附几株并列相邻的大树——大树们已被它们全部遮蔽,我们看不出树的模样了,因而不知它们缠绕的是什么树——爬上大树的顶端,把树巅压弯,继续生长的藤蔓有的垂吊下来,有的向两边延伸,最终,葛藤们在巅峰胜利会师,互相拥抱,互相缠绕,拉拉扯扯,把它们攀附的几株大树,树与树之间封得严严实实,就形成了一道绿色屏障,就形成了一座绿色山峰,就形成了让我们惊讶的奇特景观。葛藤山,地之生,天之聚,天地齐心建奇观。这是大自然的杰作,这是大自然造化的奇功!

这座天地生成的美丽葛藤山,这座葛藤合力同心构建的奇特山峰,叶叶藤藤,挤挤挨挨,蓬蓬勃勃,多么像改板沟的乡亲们哪!改板沟的乡亲们,在中国共产党“脱贫攻坚”号角声中,不就是人心向上,拧成一股绳,改天换地,抱团越过了贫困之境,让过去的穷山沟,变成了今天涪江之滨一道高耸而亮丽的景观么!

我们在它面前停了下来,先是议论一番,赞美一番,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兴奋,接着在它面前摆首弄姿,把我们的身影同它融合在一起,照了合影,又一个个单独留影。我们的独照,都是既正面照,又侧面照,女士们花样多,还做出背向镜头扭头回眸一笑的动作,那还真是优美,真有点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情态。我们中有位文艺批评家,平时是不大喜欢照相的,这天在我们都拍照后,也兴致高昂地说一句:“你们都照了相,我也得来一张噻——这景色美!”

葛藤山前留影(作者供图)

这座葛藤山,这自然而然生成的翠屏景观,我们为它的存在而激动而兴奋,如同我们为改板沟的今天而兴奋一样。啊,改板沟,你创造了多少的神奇啊!你用洋姜摘掉了贫穷和落后,成了涪江之滨富饶美丽第一村。你用神龟石、金蟾石的神奇传说,赋予了这片土地的神秘和迷人。而今,你又用一座翠屏似的葛藤山,亮出了你天然的壮美和绮丽。

改板沟,你还有多少的神奇,等待着人们去创造、去发现呢?

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葛藤山,前去看金蟾石。

作者简介

朱国平,男,1963年生,乡镇教师,射洪市作家协会会员,陈子昂文学社理事,逸飞中文网散版版主。在《华西都市报》《四川工人日报》《企业家日报》《贡嘎山》《川中文学》《文化遂宁》等报刊及中国作家网、逸飞中文网等多家网络平台发表报告文学、散文等作品160多篇。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朱国平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