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散文】红色沃土茶更香 ‖ 钟国林 钟胥鑫

作者:钟国林 钟胥鑫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8-25 19:38:51 浏览次数: 【字体:

红色沃土茶更香

钟国林 钟胥鑫

川西蒙顶山,世界茶之源;茶香两千年,贡茶祭苍天。红军长征过雅安,徐帅拴马五峰前;饮茶解渴,用茶消炎。为信仰理想而战,对百姓秋毫无犯。红军精神润沃土,红色文化藏心间。

蒙顶山(图片来源:雅安市人民政府网)

昔日红军入川到雅安,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激战血染百丈关;更有主席等领导和先贤,熬制藏茶膏,喝蒙山毛尖,唱汉藏团结,三军过后尽开颜。打土豪、分田地,扩大红军成效显;天竺院、千佛寺,建立县乡苏维埃政权。太和场、朱家场,红军乘胜追击;百丈关、黑竹关两军战况空前。红军英勇奋战,民众粮茶支援;枪炮声音震地天,唤醒工农千百万。英雄牺牲葬茶乡,红色基因植民间。如冬日暖阳,星火燎原!

英雄王成章平匪乱,英勇献身月儿潭,正是苍天可鉴。老红军干部廖海轩,退而不休不忘本,继续革命永前。领袖毛主席吃茶叶,指示蒙山茶要发展,要与群众见面。继续传统生产技艺,建立国营蒙山茶场,发展茶叶生产,遂使民心安。增加副业收入,建立集体茶园。推广无性系良种,建立新式环绕茶山。实施退耕还种茶,推广标准化茶园。扩大面积和产量,建成中国绿茶第一县。

雅安市名山蒙泉,相传为西汉吴理真种茶汲水处,又称“甘露井”。井侧立有“古蒙泉”和“蒙泉”两碑。井后石壁上的“甘露”二字苍劲有力。此井有盖,井内斗水,雨不盈,旱不涸。古籍载:游者虔礼,可揭石取水,煮茶有异香,若擅自揭开,虽晴日,即大雨(图片来源:雅安市名山区人民政府网)

大力红色文化宣传,建成蒙顶山红军纪念馆;精心保护元帅拴马树,设置红军宣传标语碑刻栏。追念革命先烈,新建百丈关战役纪念园:当年鏖战临溪河边,地动山摇秋风寒,鲜血浸衣红旗漫卷,战士壮烈英姿展现。

这是一片仙茶故土,成就一块红色家园。徐向前元帅撰写回忆录,泪洒衣衫;张爱萍大将题书法,碑石刻刊。邓小平总书记题“为人民翻身事业而牺牲烈士永垂不朽!”刘伯承元帅题“中国工农红军是不可战胜的”英雄史篇。杨成武挥笔写下“发扬长征精神”,杨得志鼓励今人“建设四化而奋斗”。萧华深情“英雄业绩,永垂千秋”,郑维山鞭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名山!”

走进名山,就走进了茶的世界,深入蒙顶,就深入到红色家园。名山人民勤劳勇敢,发扬长征精神一代代真抓实干;区委政府产业立县,宣讲红色文化一批批传承不断。发挥优势齐努力,良种良法效益算。规划布局,避开风险,敢于投入,直面困难,发展茶叶,产业兴旺;增收致富,脱贫争先;开拓市场出四川,品牌树立扬风帆。实现一县一业,建成三十五万亩茶乡、茶的海洋,茶旅一三融合,建设整个城区中国茶城、茶的公园。古来蒙顶山是仙茶故乡、茶祖故里、茶文化圣山,现如今名山是中国茶城、中国绿茶交易中心、茶叶品种大观园。名山乡村人民安居乐业,花香茶海,生态优美;茶城内外,茶业兴旺,经济繁荣,养生休闲。走进蒙顶山茶史博物馆,全面了解蒙顶山茶悠久厚重历史,增强文化自信满满;走进红军长征纪念馆,了解红军长征英雄事迹,加强道路自信更坚。蒙顶山茶获得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特殊荣耀,荣获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金光闪闪。蒙山茶传统制作工艺评为国家级非遗,蒙顶山茶文化系统列入农业自然文化遗产;获得中国茶叶休闲旅游金牌景点,获得全国百条红色茶乡旅游金牌路线。

蒙顶山高山茶园(郝立艺 摄,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新时期,向前看,红色文化代代传;壮产业,建茶城,蒙顶山茶时时鲜。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之长征精神;承新千年技艺千年传统、丰富深厚、特色独具之文化渊源。实施蒙顶甘露单品突破产业发展战略,深化一三产业融合乡村振兴富民裕县。立足成都向全国,融入成渝经济圈;走进津冀北上广,走向亚洲欧盟关。团结拼搏创辉煌,和谐发展;实现复兴中国梦,赓续新篇!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钟国林 钟胥鑫

供稿:雅安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