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散文】试验田长出来的袁隆平印象 ‖ 罗学娅

作者:罗学娅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5-26 14:43:18 浏览次数: 【字体:

试验田长出来的袁隆平印象

罗学娅

袁隆平留在我脑子里的印象,是在试验田里长出来的。那是1977年春,公社团委书记和农技员来找我们队长,说要一块水田,试种杂交水稻。

当时,我们公社还非常闭塞落后,连有线广播都没有,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我们生产队最前卫,每隔三五天,都可以去公社拿点过期报纸来看,因为公社大院就在我们队辖区内。

初听杂交水稻,队长说种了大半辈子庄稼,没听说过。他就把我叫了去,说我是知青,文化高。喻书记拿了一张1976年12月的《人民日报》给我看,上面有一篇很醒目的文章:《袁隆平事迹介绍》,这是我第一次看见“袁隆平”这个名字。报纸上说他是湖南安江农校的教师,从60年代中期就开始研究杂交水稻,短短几年就培育成功,并迅速应用于生产。李技术员说:袁隆平研究的杂交水稻,我们四川省去年就开始试种了,今年已大面积推广。我们公社落后了,所以一定要尽快把试验田种好,争取明年在全公社推广。他非常肯定地说:袁隆平研究的这个杂交水稻,种好了,亩产要突破一千斤。

湖南省农业科技人员袁隆平(右)、李必湖在观察杂交水稻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 孙忠靖 摄,1976年发)

队长听到这句话,一下子就高兴了:“我们现在亩产最多就是四五百斤,只够吃小半年。真要是能亩产上千斤,那就一年365天都有饭吃了,不愁荒月难熬了”。他很爽快地就答应把离公社大院最近那块水田给团委作试验田,还叫我和队里的另外两个团员也去学。

第二天,喻书记召集全公社9个大队的团支部书记到公社开会,特邀我们队三个团员为联络员,杂交水稻实验小组就正式成立了。李技术员是组长,他给我们讲了一些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事迹和现在全国推广的形势及成果,还发给我们每人一册袁隆平写的《杂交水稻制种与高产的关键技术》,叫我们带回家好好学习。会后,大家一起到那块水田边,很有仪式感地插上了“共青团试验田”的牌子。

李技术员拿出一包谷种,说它的名字叫矮稻151。一个团员指着我:这个就是151(我的身高)。引来一阵哄堂大笑,害得我有了个“矮坨151”的错号,至今难忘。

李技术员说他马上浸泡谷种,叫我们队的人先把田的一角平整出来育秧,其余队员后天来看他撒谷种。谷种撒进秧田后,李技术员几乎每天都要来看看,每一个细小的变化,他都要记在本子上。

小满前两天,李技术员说:“可以移栽了”。大家都心存质疑:明显比别的秧苗矮一些,能行吗?

“这就是矮稻151的特点。栽的时候,要比其他的秧子栽得密一些,少一些,一窝最多不超过3株,壮实点的两株就行了”。

雨露滋润禾苗壮。几场雨一下,眼看着其他田的禾苗蹭蹭上长,有的都长过膝盖了。我们试验田的怎么看都要矮一截,连田里的泥巴都还能看见。

李技术员却说:“不着急,我们都是按照袁隆平的高产关键技术来栽种的”。就这样,每次来到试验田,他都要说起袁隆平;每次一说起袁隆平,他就充满了崇敬,还经常拿些有载袁隆平和杂交水稻的报刊杂志给我们看。久而久之,对袁隆平的崇敬在我们心里油然而生。

1980年10月,我国第一个研究杂交水稻的育种家、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袁隆平(左二),经过10多年刻苦的研究实验,在有关科研单位的协作下,攻克了制种关,使杂交水稻的研究获得全面成功,为水稻增产开辟了新的途径(新华社记者 王平 摄)

一天夜里,刮大风,下大雨,我们都很担心试验田的禾苗。第二天天刚亮,我们10多个试验小组的队员不约而同来到试验田。真是万幸,周围田里的禾苗吹倒了很多,我们的矮稻151居然巍然不动,全都稳稳地站在田里。李技术员骄傲地说:“这就是袁隆平杂交水稻的优势”。

我们的矮稻扬花了,结穗了,稻穗沉甸甸的,颗粒十分饱满,有点像缩小版的高粱。谷子打下来,晒干了一称,一算,李技术员宣布:亩产830斤。

队长笑眯了:“对的,明年就栽这个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收割以后,我考学离开了生产队,直到1981年,才在我工作的医院见到李技术员陪他妻子来生小孩。我急忙问起杂交水稻栽种得好不好?

他瞬间滔滔不绝: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今年获得了建国以来第一个特等发明奖,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你走之后,农田包产到户,都种杂交水稻,家家户户都修了粮仓储备余粮呢。

袁隆平真了不起!这个名字在我心中越来越闪光了,因为我经历过吃不饱的年月,亲历了杂交水稻富足了全国人民的饭碗。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罗学娅 (退休医务人员,泸州市作家协会会员)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