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散文】李灵 ‖ 难忘那最后的天回镇粉蒸牛肉

作者:李 灵(成都儿童专科医院医生)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1-24 16:29:47 浏览次数: 【字体:

难忘那最后的

天回镇粉蒸牛肉

作者/李灵 诵读/杨爱珍

遥想大学时代,已有近二十年的时光,但昔日美好仍历历在目,特别是“吃”。

我就读的军医大学离市区较远而离天回镇较近,同学们周末常坐两元钱的“火三轮”去逛天回镇。除补充日用品,更是为了“改善伙食”。我偶尔也去当“镇民”。

天回镇旧景

天回天回,取天子回头之意。唐玄宗李隆基当年为躲避安史之乱从西安前往成都,在马嵬坡忍痛赐死玉环后继续赶路,御驾刚到望得见成都城的时候,传来了平叛胜利的消息。71岁的李隆基顿时百感交集,毫无游玩之意,立马调头还都,天子由此回銮。唐玄宗回头走了,连自己也没想到,他仅歇过脚的这个无名小镇,从此有了千年未改的名号。

“传统”天回镇中心是一条老街,因李劼人先生的著名长篇小说《死水微澜》而颇有名气。劼人先生不仅是我国著名文学家、翻译家,而且还是那个时代的“当今第一文化美食家”,他开的“小雅轩”菜馆至今依然在老成都的口中津津乐道。他笔下的天回镇美食众多,我当年时常光顾的“蒸牛肉”,就坐落在天回镇的北端。

这家“粉蒸牛肉馆”完全把“苍蝇馆子”诠释得淋漓尽致。不仅门面没有招牌,店堂没有装修,连店名都没有。店内大中午的也要开着昏黄的电灯才能勉强看得见。木桌、条凳,连筷子笼也是80年代国营餐馆才能看见的那种“下抽式”。桌子上摆的是老三样:盐、芫荽、芹菜。盐是调牛杂汤用的,芫荽和芹菜是吃蒸肉用的。老板卖的也是老三样:粉蒸牛肉、牛杂汤、烧酒。小店只卖中午三两个钟头,而且不卖米饭。旁边有个打白面锅盔的,好像是合伙经营。小店店面有特色,卖的有特色,连老板也有特色,老板嘴歪、眼斜,态度“恶劣”,我喊“打饭”,老板“莫得”!我喊“加汤”,老板:“自己舀”!上牛肉蒸碟是直接往桌子上甩的。

初识此店2001年。一个周末我独自去镇上闲逛,便见如此一家餐馆。本人对这种“最脏、最烂、最老”的三最餐馆情有独钟,但又苦于仅有一人,不好意思去和陌生人拼桌,只有望而却步。

在这里吃饭没资格讲条件,老板不是给你商量,而是直接吆喝你挪一挪,因为在这里吃东西,你就得抹下脸皮去挤桌子。邀约室友在第二周前往,蒸牛肉六角一碟,牛杂汤两元一碗,而且随便加汤,划算。食毕,大惊,这里的牛肉和以前吃过的粉蒸系列都不一样:蒜末的白、辣椒和牛肉的红、芫荽的绿首先映入眼帘,形成视觉上鲜明,此时浓郁的牛肉味促使嗅觉加快工作,让你食欲大开。入口后牛肉的特殊香味在蒜和芫荽芹菜的激发下,糯软带香,香中有微辣刺激,占满了舌尖的每一个味蕾,而且富有韧性的牛筋和软糯的牛肉在唇齿间跳跃,层次感无限。“绝”了!此时多一个字的形容都是画蛇添足。再加上如此简略的店铺环境,如此喧闹的食客,如此不拘小节的吃相,真是烟火味十足。就餐体验和以往的“假斯文”大相径庭,完全是“原形毕露”。

此后多次去小店满足自己的胃,一来二往,老板也和我熟悉了。见到我就招呼店员:“给解放军先端”。每次去吃上十几碟牛肉,喝上一碗牛杂汤,再就上一个锅盔,那个惬意哦……无法用言语表达。临走时再不忘带上几个蒸牛肉夹锅盔给室友,曰:众乐乐!

转眼间毕业多年,工作后我就再也没回过天回镇了。2010年夏天,突然看见新闻称天回镇要拆了。得知消息后的第一个周末,我带上保温桶,准备大快朵颐后再让家人们“众乐乐”。可是一路堵车,到天回镇已快十二点了。一下车,见到阔别四年的天回镇,我精神抖擞,直奔小店。走到店前我傻了眼……排队的人之多啊,别说进店堂食,就是打包带走都要等一个多小时后的第五锅了,而且每人还限买十碟。天呐,这怎对得起我那硕大的保温桶?!这时嘴歪、眼斜的老板探头出来,吼了声:有买生的回去自己蒸的没有?我眼珠一转,问:生的限量没有?老板:不限。成交!老板态度也不恶劣了,交待我水开后上锅蒸半小时即可。于是带了30碟牛肉、4碗牛杂汤和4个锅盔回家。不过他也与时俱进涨了价。打完包,可我自己的肚子还是空捞捞的啊,便去了天回镇另一个很有名的小吃店,吃了碗豆花面和一碗馓子豆花儿。

天回何氏豆腐

天回镇老街拆了,据说是要按照《死水微澜》里的样子重修,但愿“新修的老街”仍然具有浓郁的烟火气息,让“新镇民”们都能吃到真正属于老百姓的美食。

天回镇旧景(图片来源:青羊文联)

难忘那最后的天回镇,难忘那最后的蒸牛肉,归根结底是难忘那美好的大学时代!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李 灵(成都儿童专科医院医生)

朗诵:杨爱珍(特级教师,长风文艺主播,河南省老干部朗诵协会会员,河南省群星朗诵艺术团艺术指导,河南人民广播电台《郑在读诗》栏目朗读嘉宾,《知见诗社》主播,曾获2019年郑州市老干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比赛朗诵一等奖,河南省《我们一起过端午》朗诵大赛三等奖)

供稿:知见诗社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徐高芳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