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散文】肖波 ‖ 守嘴

作者:肖 波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1-11 15:12:25 浏览次数: 【字体:

守 嘴

肖 波

周末,与三五友人相邀,举家十来人到无根山一农庄野炊。男士劈柴生火,女眷洗菜切肉,小孩就近嬉戏。不一会,火,毕毕剥剥熊起来;炊烟,缭绕盘旋腾上来;菜香肉香,扑鼻盖脸飘出来,引得附近游人纷纷驻足。烧烤架上,串串烤肉滋滋作响。小孩子们围拢来,嚷嚷着“我要,我要”。

不远处,另一群游人的2个小孩挣脱大人牵着的手,歪歪斜斜跑过来,吮着手指守在一旁。

“来了两个守嘴的。”我笑说,拿过两串烤肉分别递过去。2个孩子接过,边吃边跑开了。

“爷爷,啥叫守嘴?”一友人孙子问,其余孩子也看向我。啥叫“守嘴”呢?我竟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答,不由想起自己小时候守嘴的情形来。

我家有3姊妹。我为长,中间是妹妹,老幺是弟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父亲在外地当工人,每月有三四十元钱寄回来,所以我家的日子在当地农村算中上水平。但即便这样,我或弟弟妹妹也时常因饥饿而到邻家守嘴。

印象最深的一次,应该是我8岁左右时。春节刚过不久,那天一大早,母亲告诉我,她要进山去借玉米,可能要两天才能回来。家里还有够我们三姊妹吃三天的大米和麦面,让我在家照看好妹妹和弟弟。那时,川西坝产水稻和小麦,但如果单纯吃大米、麦面是难以维持不断炊的,必须粗细搭配。而山区大多产玉米,少小麦和水稻。山里人也想尝到白面或大米香。于是,每到青黄不接时,便有了坝区的人们先到山里赊借粗粮,然后待到小麦或水稻收割后,再用少一些比例的面粉或大米偿还。没了母亲的管控,早把她要干稀搭配的叮嘱忘到九霄云外,姊妹3个顿顿干饭馍馍,只管填饱肚子,仅两天就把三天的米面吃了个精光。

可母亲并没有按时回来。第三天早晨和中午,姊妹3人只好翻找出几个红苕和土豆糊弄一番肚子了事。午后,姊妹3人与村里小伙伴玩“抓特务”游戏,直“疯”到天黑各家大人喊“吃饭了”才各自散去。回到家,发现母亲仍没回来。看着空空的米缸,听着妹妹和弟弟打着哭包声叫“饿”,自尊心极强的我不得已决定带他们出去守嘴。

紧邻的是四婶家。推开门, 四婶一家正围坐一桌喝稀饭就软粑子(麦面摊饼)。难以直接开口讨吃,姊妹3人只怯怯地依在门边。“妈,哥哥。”最先发现我们的堂弟指了指门口。背向的四婶回过头来:“你妈还没回来?”“嗯。”我点头。四婶叹息一声,对堂弟和堂妹说:“你们不吃了哈。”拿过桌上没吃完的软粑子分给我们三姊妹一人一块,“就这么些了,吃吧。”

离开四婶家,妹妹和弟弟仍说“饿”。我们便向村子中央走去,嗅到小伙伴孙二娃家飘出红苕味,踟踟蹰蹰来到他家院子里,弱弱的煤油灯光把我们姊妹3人的身影拉得老长老长。

“哪个?”孙二娃跳出门来,歪着小脑袋问。待看清是谁后,立马上前拉我和妹妹弟弟进屋,“快来,吃红苕。”说罢,从桌上筲箕里仅剩的几个红苕中,选了3个塞到我和妹妹弟弟手中。

那晚,我和妹妹弟弟都没吃饱,半夜饿醒就爬起来舀水缸里的凉水喝。天麻麻亮时,母亲终于回来了,带着一袋子玉米面……

印象中,那时的小孩因吃不饱,大多有过守嘴的经历。普通的饭食一般不会吝啬,毕竟乡里乡亲的,谁家不会遇到断炊的时候?但每逢一二个月才打回牙祭吃肉时,大人们就多了个心眼,大多要等到深夜左邻右舍都入睡了才弄来吃。

小孩守嘴也就罢了,还有成年人守嘴的,只不过他们要善于掩饰一些,通常会以串门告知你一个邻里八卦,或帮你一些小忙等自以为不露痕迹的方式耗到饭点。他不走,你主人家也不好意思撵,只得陪着说笑,生火做饭款待。

“啥叫‘守嘴’?就是守候在吃东西的人身边,希望人家给一点吃的。”我告诉眼前这些生长在城里,喝牛奶啃面包还喜欢比萨和德克士的孩子们,并由衷为他们长在如今这么个好时代,有一个幸福的童年而高兴。同时,也祈愿天下少些再少些如我当年一般因饥饿而不得不去守嘴的孩子们。

作者简介

肖波,男,大学文化,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参过军,上过战场,曾在新闻战线工作20余年,在各类媒体发表不同体裁作品近千篇,其中40余篇获国家、省、市级奖。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肖 波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