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散文】刘琼 ‖ 才识橘乡真面目

作者:刘 琼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12-25 16:10:24 浏览次数: 【字体:

才识橘乡真面目

刘 琼

每年4月,我们都到邻水县御临镇滑滩村放蜂采柑橘花蜜,前几年走的是御临河东岸的公路。滑滩村在河东岸,沿河成带状分布,大约六七公里,很多房屋坐落在公路边。路边几道沟和墚上种着柑橘树。再往上,远处的山坡常年葱绿,看上去荒无人烟。

今年春节,御临场镇去滑滩这段公路因改建快车道封路,4月,我们只好走雷公场经冷水垭去滑滩放蜂。

冷水垭上面是一望无垠的平坝区,冷水垭下是很广阔的深谷。

由于蜂场设在谷底滑滩村书记家附近,我们不时从冷水垭去那里。第一次到冷水垭是早上8点多钟,垭上朝霞千里,垭下整个山谷淹没在浓雾中。问路边干活的百姓,说岩下晴天的早上、雨天、冬天大多数时间,都被浓雾笼罩,形成雾海奇观。一下冷水垭,浓郁的柑橘花香扑鼻而来,漫山遍野的橘子树上,洁白的橘花如满天繁星,有的张扬地展示风姿,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待字闺中。布谷声声,百灵婉转。

每坡每墚都有公路连通。公路不很宽,都已硬化,隔一段设有会车道。几千米的断裂带下形成谷,上段几十米是刀削斧劈的石崖,崖下纵向形成多条山墚,十墚九沟中夹着一个个小峁。沟墚众多,或交错,或直行。有的墚似一长串蹲着的青蛙,跃跃欲跳;有的墚像灵蛇游走,蜿蜒曲折……总之,这些墚都往下奔跑,延伸到河边。

御临河挡住了这些山墚的去路,把它们定格在这里干万年,铺就成一幅惟妙惟肖的山水画卷。一座座砖瓦楼房点缀在这幅画卷里。

公路斜向穿过几个坡下行,弯道很多,与其说是S型转弯,不如说是Z型转弯,坡度很大。

原来在河边望见那满眼翠绿的老森林里,全是柑橘树,就连峭壁底下的一小块地,都种了那么一株或几株,房前屋后都是柑橘树,一眼望不到尽头。树冠低矮,树形美观,叶片青翠欲滴。更想不到的是,原来在河边望见的老森林里竟有人家。真有“不识橘乡真面目,只缘身在此谷中。”

这些柑橘树是滑滩村民所种。滑滩,被称为橘乡,如果不是走冷水垭,我们永远不识橘乡。

滑滩村,南端与重庆市长寿区称砣镇接壤,崖上海拔400左右,河谷底海拔186米,是四川海拔最低的地方。整个滑滩地形属深丘。我们吃滑滩脐橙有20多年了,却对滑滩村不甚了解,更不知道闻名遐迩的滑滩脐橙,产自地势陡峭的沟沟墚墚。

滑滩脐橙皮薄,汁多,味甜。放在家里,满屋芳香,橙汁粘在手上,很黏,糖分十足。滑滩脐橙在当地家喻户晓,是一张响当当的名片,本地买卖脐橙的,都以买卖滑滩脐橙而自豪。

邻水县辖区范围所产的脐橙都称为邻水脐橙。2008年,邻水县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中国脐橙之乡”,邻水脐橙曾多次获得四川省、农业部名优农产品称号。2013年9月2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邻水脐橙“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邻水脐橙在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获得“三金两银”,送展品种纽荷尔、清家,采自滑滩。难怪滑滩脐橙远近闻名,供不应求。

滑滩村前的御临河静静地流淌。上世纪60年代前,御临河承载着邻水东槽大部分地区与长江特别是重庆的货运往来。河边的御临镇原名幺滩,有“小重庆”之称。

御临镇和御临河的由来,源于明代建文皇帝朱允炆。据《邻水县志》记载:相传1402年,应天府(今南京)发生“金川门之变”,燕王朱棣以“靖难”为名,率军攻入京城。建文皇帝化装成和尚带着叶希贤等心腹逃出皇宫,来邻水找还乡的老臣杜景贤。

杜景贤家在冷水垭附近。君臣相见,掩泪痛哭。建文皇帝隐居在幺滩,时常和忠臣杜景贤、叶希贤荡舟于河上,河上端的峡谷险峻,风光旖旎,有小三峡之称。君臣经常在幺滩一带游玩、品诗,观赏小三峡的山光水色,留下一些传奇,当地尚有无粮寺、冒火山、皇印、滚珠等地名及佳话。

皇帝来幺滩的消息不胫而走。秋天,橘子成熟后,热情的滑滩村民把自家产的皱皮橘赠与皇帝。叶希贤触景生情,赋诗曰:

抛却春光独爱秋,至今不改皱眉头。

主人若把金刀割,点点酸心对客流。

建文帝听后,潸然泪下。

可见,600多年前,滑滩就种柑橘了。

一天去蜂场,正好滑滩村支书何泽在家,向他打听了一些情况。何书记50多岁,他说滑滩种柑橘由来已久,历史上种的是实生苗红橘、广柑。大集体时代,滑滩大队九个生产队1700多人,人均耕地面积一亩多。那时,少数墚上种有橘树,属集体所有。改革开放土地下户,集体的柑橘树分到一家一户,村民沿袭传统继续种植。

滑滩村坡度大,又是石谷子红壤地,水肥保持难。一小块小块的地,又远又陡。夏天,稍稍干旱,庄稼就歉收,干旱久了就绝收。土地下户后,村民尽管早出晚归,晴天雨天泡在地里,收成也不是很好。

上世纪80年代,邻水县农业局大力发展广柑、脐橙。经考察,滑滩属河谷地带,地势落差大,向阳坡,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石谷子红壤地,非常适宜柑橘种植,村领导配合农业局在村上推广柑橘新品种种植。

这事在滑滩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村民祖祖辈辈吃够了饿肚子的苦,眼看刚刚能填饱肚子,要把种粮食的地拿来种果树,村民一是怕饿饭。二是那时一个鸡蛋卖5分钱,一个橘子却能卖8分钱,要砍掉盛果期的红橘树重植新品种,耽搁几年没有收成不划算。村民还担心新品种果树种多了,卖不出去。所以,很多人不愿意种。

村民反对,村领导就带头干。那时,村领导还是老支书汤先成,现在的书记何泽刚从部队转业,是村上的文书。农业局先带村领导去外地考察。新品种广柑脐橙比老品种产量高,品质优,售价高,又耐储运。经过计算,一亩新品种相当于好几亩老品种的收入。

考察回来,村领导把新老品种作对比,有些胆大的村民心动了。村领导就派有胆识又有前瞻性的青年何泽,带领村上一些年轻人去农业局学柑橘种植技术,4组的刘炳全等就是第一批去学习并种植的村民。

开始,他们用坡度很大的荒地种植,建果园场,又成立合作社。

嫁接柑橘苗两年就开始挂果,挂果第三年就是盛果期。4组的村民刘腊生家,3株新品种脐橙树结果卖的钱,娶一房媳妇开支后还有剩余。村领导利用这一典型事例大力宣传,村民看到了实效,纷纷种植起新品种来。经过十几年推广,滑滩村三四千亩范围内,不但陡峭的荒山种上了新品种柑橘,就连每个村民的包产田地,除了少部分地用于种蔬菜外,平地、田、坡地都种上了柑橘。

平时年轻人外出打工,冬天回家采摘果子,给果树施肥除草,打药、打枝等轻活由老人干。一般家庭年产柑橘一两万斤,最小的果子1元1斤,好的要卖3、4元,十几年来都这个价。很多家庭十几年前就建了砖瓦楼,多数家庭在城里买了房。

4月20日,我们正在检查蜜蜂,4组的刘炳全扛着铁锹和几个村民从蜂场背后的坡上下来。他与我们熟识,跟我们摆谈起来,说他们在坡上整修水塔,每个坡都修有水塔,蓄水灌溉果树。他说柑橘开花期,人闲着,出来打点小工一天也挣200元钱。刘炳全说他自家有几亩果树,还承包了几家外出打工的村民的果树,一年产脐橙10万到20万斤。我问他种这么多,累不累。他说原来摘果子劳动量大,请人,现在每个墚都修有公路或便民路,摘下后用三轮车拉回,有钱赚不觉得累。他又说:过去,果子人工筛选,费时费事,现在他家投资了几万元,买了一台果品洗涤筛选机。果子清洗后,外观干净漂亮,清洗过程中自动分级,节省了大量劳动力。村上,几家大户也买了这种设备。说着,刘炳全让我看他手机上清洗筛选果子的视频,眉飞色舞,看得出很满足。

我问:“滑滩脐橙这么畅销,是怎么建立起口碑的?”

几位村民说,他们村有三四千亩果树,最上段的坡地是集体的果园场,果农入合作社。开始产果子那几年,村领导带着一些大户,跑各大水果市场,甚至拉水果送人,多渠道宣传,又通过果品参展获奖,打开销售渠道,建立起品牌效应。

又一天专程采访了何泽书记。我问:滑滩村还有没有贫困户?

何书记说:2013年的洪水,低处村民的房屋家具被毁,3组的何斗万家,家属严重心脏病,长期住院治疗。7组的杨学芬家,6个孩子,孩子读书花费很大。她家最困难的时候,4个孩子都在上学,上高中、大学,给她家的经济造成很大压力。何书记说,滑滩村也有懒散和种植技术差的村民。2014年评定出贫困户有44户103人。

村领导因势利导,通过说服教育和手把手传授柑橘种植技术,让他们科学种植,还发展林下养殖增加收入。何斗万一家采用低保兜底脱贫,杨学芬易地搬迁,解决了住房问题,春雷助学让杨学芬几个孩子愉快地上学。2015年,41户97人脱贫,剩下的6名2019年底已脱贫。

何书记说:他们计划发展果品深加工、林下养殖鸡鸭鹅,养殖蜜蜂。在增加收入的同时,动物为果地除草、除虫,授粉,动物的粪便又是最好的有机肥。柑橘花期长,花香浓郁,果子成熟后,一树树挂着红灯笼,漫山遍野,气势磅礴。观花观果,发展观光旅游,自由采摘。

相信不久的将来,城里人、乡下人呼朋唤友游览于滑滩的坡坡墚墚,闻花香,听鸟语,摘鲜果,定会揭开这橘乡神秘的面纱。

作者简介

刘琼,笔名月芽,中学高级教师,喜爱写作。作品散见《文化艺术报》《青年文学家》《学习周报·教与学》《文学百花园》《世界汉语文学》(北方版)《木兰文学》《神州》《西南作家》《当代校园文艺》《成都日报》《广安日报》《广安文艺》《邻水文苑》以及多家网络平台。其中散文《月夜搬蜂》获2018年四川省报纸副刊散文随笔三等奖。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刘 琼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