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散文】曹燕辉 ‖ 故乡情深

作者:曹燕辉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12-14 16:40:48 浏览次数: 【字体:


故乡情深

曹燕辉

我的故乡有个尴尬的名字——曹家背时沱,在四川方言里,“背时”就是倒霉、不景气、不顺利等意思,其本义是“与时代不能同步发展”。这个名字也是我故乡的乳名,但也很文雅,与一个地方的发展必须占据“天时地利人和”息息相关!

嘉陵江畔的蓬安县金溪镇(广角天地 摄,图片来源:四川新闻网)

从我记事开始,就听老一辈的说,这个名字可能流传了三百余年历史。上至广元,下到南充龙门,很多年长一点的人都知道这个地方。随着社会发展,历经岁月变更,它逐渐有了比较文明的名字——曹家坝、紫石坝,直到现在成为行政村的村名,不雅而又尴尬的“曹家背时沱”逐渐被人淡忘,并成为永久记忆,只有离开故乡的游子,还将此名深深地扎根在脑海中,记录在泛黄的日志里,成为他们永久的乡愁。

蓬安县金溪镇紫石坝(曹燕辉 供图)

故乡乳名的由来,与这里居住的姓氏及地势地形有着密切关系。三百年前,从江西迁徙而来的一支曹姓,在此插站立业,遂尔大展规模,家累巨万,人丁兴旺,人才辈出,成为一方大姓人家,地名也为之曹家沱。这里的地形也更是古灵精怪,嘉陵江从蓬安县金溪镇直奔而来,沿黄桷滩的一个大落差直冲大石崖,在缓慢左拐经红岩子、猫尔石,河面突然开阔,再次右转,顺鲤鱼石、应声崖缓缓前行,到乌马奔江、方石岗时,又来个左向急转,再次顺金鸡口、河丫口,在沈家滩继续左拐,直达滩窝子向右泡哮着奔流而去。在几次江水的左冲右突和几条溪沟的水流长期冲击下,故乡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冲击平原,变成肥美的土地,它滋养着这里世世代代的人们,因而流传着形容土壤肥沃的谚语——“一碗泥土一碗饭”。居住于此的曹氏族人与外姓和睦相处,相互联姻,鼎盛时期,人口达两千余人。

蓬安县金溪镇紫石坝风光(曹燕辉 供图)

交通闭塞是家乡的一大困事,现在虽已村村通公路,县城与家乡仅仅只有十一二公里,可车要绕几十公里才能回老家一次。不便的交通,阻挡着发展的脚步,很多人不得不背井离乡逃离故土,家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曹家背时沱”!

村庄的房屋绝大部分坐北朝南,排列错落有致,村庄的东、北、西三面环山,南面是相对开阔的冲击扇平原,满眼望处,是一片稻田。冬天的稻田,覆盖着一床床雪白的厚厚的棉被,好像担心稻田中稻草根会长冻疮一样;春天的稻田,是一望无际的秧苗,那一株株嫩绿的小精灵,迎风挺立在晶莹剔透的水中央,像军训队列一样整齐;夏天的稻田,那含苞待放的白色稻花,在碧波荡漾的翠绿中,摇曳美丽的身姿,像极了娇羞的少女;秋天的稻田,那金黄一片的稻穗,低垂着脑袋,像一位谦逊的老者,等待喜获丰收的农民们,将它们迎回粮仓。这一片稻田,春夏秋冬,站立成故乡的风景,更哺育着故乡的人。

蓬安县金溪镇紫石坝航拍图(曹燕辉 供图)

村的西北方有一座二级水库,上世纪50年代建成,名叫沱家沟水库,灌溉农田二千余亩,它是我们村庄的命脉。平日里妇女们在这里洗衣、洗菜,孩子们在这里游泳、水牛在这里浴水,家养的鸭子也在这里划水。整个夏天,水库附近非常热闹,水边有洗衣、洗菜的妇女,她们一边洗一边聊着家长里短;岸边有戏耍的孩子和抽旱烟聊天的男人;水中有游泳的孩子、水牛和鸭子。夏天的水库整天都是热闹的,白天人声鼎沸,夜晚在堤坝上乘凉的乡亲们吹牛侃大山,等到夜深人静时,蝉鸣蛙鼓,莹火点点,好不热闹。

蓬安县金溪镇紫石坝沱家沟水库(曹燕辉 供图)

村庄北面和西面的山,是我们族人的祖坟山,相互守望着的五座低矮山丘,像极了人的五指,有风水宝地之称;同时,这里也是村庄全部的木材和柴火的来源。我们每户的家具,都取自山林的木材,大树做家具,灌木砍回家做柴火烧。

村庄东面是隔河的邻乡大山,叫红岩子,太阳从山背缓缓升起,照射在对面曹家村庄,慢慢爬进我们村庄的池塘里、水库里、稻田里,这时天上一个太阳,水中一个太阳。夏天,水里的太阳会被游泳嬉闹的孩子们弄碎弄皱,水面碎成金色的漩涡,涟漪从中心弥漫开来,伫立岸边的我,把这一片金黄收进眼眸,藏进心底。日光随时间流失,缓慢坠落西面山下,完成一日的轮回。

蓬安县金溪镇紫石坝沱家沟水库(曹燕辉 供图)

山和溪沟既是村民的生活支撑,也是孩子们的乐园——

春天漫山遍野的桃子、李子、樱桃、柑子、桑果等各类果子,牵引着孩子们的目光,我们会揪一大把桑果或剌泡尔,放在裤包里,或放在两手掌心一搓,搓成一个小球,将灰层和杂物吹一下,送入口中,微酸略甜。这时一个个小手掌都是红红的,双唇和舌头也都是红红的,小伙伴们还互相挤眉弄眼,红红的双唇,吐出红红的舌头,古怪精灵。小肚子吃饱后,再折几枝回家,养在玻璃瓶中,小姑娘不忘挑几朵最艳最好看的刺泡尔,扎在自己的羊角辫上。头上的花、山中的果,将小脸映得如花儿一样美。

桑果(图片来自网络)

山中的野果子,是孩子们心中的美味。野草莓成熟的季节,孩子们就上山采摘,有红色的和黑紫色的野草莓,边摘边吃,双手、双唇、牙齿、舌头,全变成草莓的颜色,一会儿红一会儿黑,有时黑红混色,脸上也是红一块黑一块,简直就是京剧中的大花脸。野生毛桃没法直接吃,我们就摘回家,放在粮仓里催熟,两三天的工夫,又软又甜的毛桃就可吃了,那真是人间美味,直到今天仿佛唇齿间还有毛桃的香甜。

野草莓(图片来自网络)

夏天溪沟里的泥鳅、螃蟹、小鱼,更是小伙伴的天地,一到这个季节,争抢“地盘”的玩伴们忙得不亦乐乎,虽一身的泥却开怀大笑,至今回味无穷!

秋天,满山的金黄,那是最快乐的时光;遍野杂七杂八的阔叶树和部分针叶林,披着金黄的铠甲,随风飘落,山坡上、房屋边、道路旁、水塘中,到处都有它们撒欢的身影!捡一片夹在书页中,见证着四季的光阴!

秋色(图片来自网络)

大雪纷飞的季节,溪沟里和有流水的悬崖,挂起长长的冰凌或冰柱,小伙伴们会用竹杆敲打下来,然后扛在肩上,小手冻得通红还嘻嘻哈哈地上串下跳。这一切都成了回忆,但也是深情的乡愁!

家乡的炊烟,既是一道风景,更是一团热气腾腾的生活。每天放学回家,无论中午还是傍晚,看到全村家家的炊烟袅袅升起,就会全身心投入寻找自家炊烟随风飘散的方向,也只有看见自家的炊烟升起,心里立刻就涌起阵阵暖流,知道炊烟下、灶台边,一定有妈妈忙碌的身影,到家就有可口的饭菜锁住我们的味蕾,填饱我们饥饿的小胃。

炊烟(图片来自网络)

家的西南角有一汪泉水,多年前一邓姓人家在此挖了一口井,夏天这里是村里人天然的冰箱,用开水瓶打一壶泉水回家,加点冰糖或白糖,就是最好的天然矿泉水,给在田坝做农活的大人们送去清凉、给贪嘴的小孩们送来甜蜜。泉水自北向西南,沿村蜿蜒成一条小溪,像一条细长的手臂,把半个村庄抱在怀里。这一汪清泉,让村庄生出几分灵气与神韵。

古朴的土墙老屋是我们温馨的家,在这里生活着的村民,有着牢牢的故乡情结,住在厚厚的冬暖夏凉的土墙房里。土墙也是燕子们温暖的窝。在故乡有种习俗,如果哪家没有燕子垒窝,那是不吉利的。因此我们每家每户都会在堂屋的墙壁和楼板下的椽上钉两个长钉子,在两个钉子上搁上一片瓦,也有用篾条编织的,待春暖花开时,从南方归来的燕子就衔来泥土、树枝、草、叶子筑巢。叽叽喳喳的燕子与叽里呱啦的孩子,让安静的老屋变得热闹起来,喧闹声仿佛要把头顶的瓦片掀飞。燕子爸爸妈妈早晨飞出去为雏燕们找虫子,要往返田间地头与老屋几十趟,才能喂饱小燕子们。此情此景,仿佛发生在昨天,依然能触动我心底最柔软的那根神经,时时有回归故里的冲动。

土墙老屋(图片来自网络)

这些美好的事物、和蔼的乡亲,最终都变成心底最闪亮的星星。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土墙变成洋房,家家关门闭户,燕子找不到家了;土灶变成燃气灶,炊烟迷失在白云里;我童年的小伙伴们也在时光里弄丢了自己;一切都物是人非,故乡变成了远方的远方。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我的故土,我爱这永远也回不去的童年、迷茫的青春与故去的亲人,他们永驻我的心中与梦里,融进我的血脉,让我始终难以忘怀!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曹燕辉(四川省蓬安县)

朗读:何晓波(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