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张学东 ‖ 金沙江畔访古城
金沙江畔访古城
张学东
九月仲秋,正是金沙江河谷秋叶染霜、万山沉凝的时节,我有幸参加中国文艺名家走进“马湖古城,多彩屏山”文艺采风活动,见识了屏山县书楼镇这个伴随着向家坝电站建设而搬迁新建的一个文物古镇的神奇丰姿。
向家坝水电站是世界第五大水电站,属于金沙江梯级开发的最末一级特大型水电站,距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市仅30多公里。从宜宾驱车出发,半个小时便来到库区一侧屏山书楼镇的峰岭上。站在观景台远眺,但见一座雄伟高峻的大坝横跨矗立在浩荡奔流的金沙江河谷之间。大坝上下,景色殊异,令人讶叹:大坝泄流洞下洪涛奔涌,犹如万马嘶腾,水雾缭绕,声震耳鼓而心颤;大坝上横截的库区内,江面浩淼,辽阔悠远,峡谷幽深缅邈,两岸险峰峻岭,巉岩陡峭,云雾袅绕,山势绵延青溟苍天之外,令人顿生悠然空阔之感。
烟雨蒙蒙中迷人的屏山县书楼镇(图片来自网络)
沿盘山绕水的水泥公路蜿蜒驶向库区深处,秋意正浓,苍林染金。河谷上下的坡地,覆盖在一片浩瀚起伏的桂圆林海中。书楼镇属金沙江河谷性气候,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年无霜期长、雨量充沛且土壤富硒,产出的桂圆个大饱满,香味浓郁,甜度高,口感好,享誉西南。得益于向家坝库区移民搬迁的产业开发,书楼镇已发展优质桂圆13000余亩,排山迭海,气势浩荡,与平阔浩淼的江面相互映衬,令人胸襟大开。正是一年中桂圆成熟的季节,一串串、一丛丛硕大金黄的桂圆悬挂枝头,密叶间闪闪招引,顾盼生姿。库区桂圆林的主人豪爽慷慨,任游人畅游桂圆林中,尽情采摘品尝一颗颗晶莹圆润的桂圆,唇舌留香,笑语欢歌荡漾林间。至今,书楼镇已举办六届桂圆采摘节,吸引川滇黔地区的游人纷至沓来,饱览库区风光,体验金江风情。
屏山县书楼镇金沙江风光 (图片来自网络)
进入书楼这个搬迁建设的库区新镇,最神秘吸引游人的还是按照文物迁建“保存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技术”迁移修建的“马湖古城”。时空倒换,我们一次次穿越进入元明清时代的古城之中,徜徉于一座座古色古香的精美建筑群落。
据史书记载:屏山在元代设置马湖路建制,明洪武四年至清雍正五年为马湖府。一千多年来,沿金沙江两岸流血淌汗的茶马古道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物遗存,见证了马湖古城的盛衰兴亡。由于向家坝水电站的蓄水,令奔腾喧嚣的金沙江在这里变成高峡平湖,散落在大山深处各个淹没区的众多珍贵文物如何安身立家,便摆在了视文物为生命的屏山县文管所长龙力为代表的一批文物工作者的面前。经过反复论证和竭力争取,最终确定了在书楼镇南侧,迁移修建一座占地200亩、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群落——马湖古城。
我们这批文化人走南闯北,见识了太多仿古建筑的所谓古城古镇。但这次走进马湖古城,一下让我们震撼叫绝了:散发出一缕缕古典幽雅气息的44处古建类文物,全是一砖一瓦、一木一柱,在2012年向家坝水电站蓄水前,从屏山老县城及另外5个乡镇整体抢救出来,集中迁建于此的。这里有沧桑的城门,拥有繁复斗拱和藻井的道观与寺庙,也有大片特色鲜明的民居。一座座会说话的文物,向我们讲述着马湖古城的千年沧桑。
明朝马湖府境内图 (图片来自网络)
在牌坊广场,矗立着一座座旌表贞节和功德人物的古老石牌坊。恢弘的石柱,精美的石雕,凌空的飞檐,凝重的刻字,背衬遥遥青山,在不绝如缕的江风中,述说着一个个凄美的故事。
徘徊于古朴大气的凌家老房子,我们恍若看到一个天资聪慧的少年,从厚实端庄的大门走出,成为了清华学子,加入了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毅然投笔从戎,成为了一个八路军指挥员。百团大战中,作为二十五团政委的凌则之率部掩护彭德怀所在的八路军总部转移,浴血奋战,壮烈牺牲。秋光拂照,桂香怡荡,我似乎听到一声声端直忠厚的家训,回荡在温润幽静的天井里。
重建的马湖古城(图片来自网络)
最珍贵神奇的是全金丝楠木修建的万寿观,正殿中的金丝楠木立柱需要两个人才能合抱。金丝楠木古称“神木”“皇帝木”,为皇帝修建宫殿和陵寝所专用,故宫中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的宝座均由金丝楠木制成,支撑巍巍大殿的巨柱也由金丝楠木构筑,数百年仍保持原样。因为特殊的地质气候,金丝楠木特产于川滇黔结合部,尤其是屏山中都的神木山,是明成祖朱棣钦点的贡木产地,以此采伐的金丝楠木历经千辛万苦运至北京,修建了举世闻名的紫禁城。听龙力所长介绍,这座用金丝楠木修建的古建筑珍奇无比,为了完整无损搬迁,当初文物专家和施工人员,按照拆卸前的测绘图纸一攒一攒反复检查修正,历经三个月才将69攒斗拱一丝一毫完全复原。
走进南华宫,在遥远的金沙江畔感受浓郁的客家文化。从这座飞檐翘角间蕴含着堂皇威仪的古老建筑里,我们翻阅到一部充满艰辛的移民史:明末清初张献忠在四川建立政权后,大肆屠杀,导致四川人口锐减,以至“千里如烟,空如大漠”。张献忠政权被剿灭后,当时的执政者就近将湖广百姓迁往四川,形成长达百年的“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为凝聚人心、不忘根本,象南华宫这样的湖广会馆应运而生。
今天的书楼镇,如马湖古城这样的文物迁建,还有古镇新区一幢幢移民新居,向我们讲述的是库区人民美好的新生活。
作者简介
张学东,男,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高县作家协会第一届主席,供职于高县文广旅局,已发表等文学作品近百万字,公开出版散文集《爱在家园》《这方水土》《且行且歌》《风景在远方》。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张学东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