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李洪彬 ‖ 豆瓣芳香里的乡愁
豆瓣芳香里的乡愁
李洪彬
记得四五岁那年,我被大姐带到母亲薅草的地边,吃搭桥棘结出的果实(方言叫狗屎坡儿),看“坡儿”色泽黝黑,泛着诱人的芳香,外表和桑椹一样幽黑透亮。大姐说这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美味,开始不敢吃,也不想吃。
在大姐怂恿下,我小心翼翼将一颗“坡儿”放入嚼齿。当唾液与咬破的“坡儿”彼此交融,在舌尖滑行,一股微酸后的甘甜似一道闪电,突破口腔粘膜托举的矜持。以神速抵达四肢八谿,脑子空灵,双眼空灵,大地空灵,连百灵鸟的求偶声也变得虚无飘妙。天空保持空灵,一叶静止间铺成与天相接的镜子,仿佛在这一瞬间,我是“坡儿”,“坡儿”就是我。
二八韶华走进中学,童年被岁月黄沙掩埋,留着舌尖上初始的味道渐行渐远。舌尖除了读唐诗,就是品味宋词优雅。记得初二上半期,习惯了与家人分开的孤单,只是学校的饭菜和母亲的炊烟是两条平行线,不在同一频道,找不到共同的着陆点。上晚自习的同学们有的专心做作业,有的托腮冥想,只有最好动的“刘占伙儿”和“董占伙儿”在交头接耳,学蛐蛐儿与窗外的麦香促膝交心。
饿是青春期必修的课堂手册,最后一节晚自习铃声一响,我拔腿就朝学校小卖部跑,肚子头仿佛有成千上百只青蛙在求偶,闹声把心海荡起层层涟漪,巴不得眼前有一口冷饭或是一个馒头,直接塞进口腔让蛙鸣咀嚼充饥,把暗香留给启齿反刍。来到小卖部,眼睛不停扫射,羞于囊中羞涩,不敢盯沙琪玛、夹心饼干、豆腐丝之类的零食,最后把目光留在角落里的一瓶郫县豆瓣上。瓶子看上去不太好,没有花边陪衬,只有几个字“郫县豆瓣”,在角落耀着金光。就它了吧!一来不奢侈,这瓶郫县豆瓣才几毛钱,二来寝室里有早上没有啃完的大半个馒头,将就充饥,先喂饱多愁善感的胃是前提。
回到寝室,迫不及待用筷子把瓶盖撬开。盖开的一霎那,久违的味觉仿佛嗅到了春天的芳香,芳香顺鼻孔漫游,唾液在口腔下起蝴蝶小雨与舌尖争夺领地。轻轻舀一勺尖放在舌尖,微辣夹杂着咸香,豆瓣仿佛把一生吸食大地的芳香,以灵魂燃烧方式呈献给尽头牙。泥土释放清香重组身体细胞,豆杆托举川西平原一马平川,把龙泉山的桃花初潮植入神经,身体不受控制,被天地混沌,万物空灵中,手本能地把冷馒头送到门齿咬合。我发现初夏的夜开始变色,成千上万的小蜜蜂拖着春天的棺椁,唱着四季歌与流星在天空搭台唱戏,主角是被郫县豆瓣俘虏灵魂的一切有呼吸的生灵,平时缄默不语的石头、枯芦花,在吟唱春天的赞歌;砂粒忘记卑微行走的身份,同时开口唱“太阳出来喜洋洋……”。
陆续回到寝室的室友趁我失神,抢过瓶子就吃。等灵魂与豆瓣从如漆似胶中回过神来,一瓶豆瓣只剩巴底的一点。心有一种说不出的痛,撞碎心驰神往的涟漪,又像被人抢走橡皮受到委屈的孩,吞下心碎的唾液安慰胃。肚子的叫声与天空互动,把青春的纯真写在夜空,写满心可以读的方寸空间。我知道,一瓶郫县豆瓣就是几天的菜钱,父母躬耕四季,面朝黄土背朝天支撑家的晴天,一定要把剩下的豆瓣当珍馐珍藏,等饥饿大罢工时才将其请出,再用冷饭安慰青春期饥饿的长夜。
到放暑假,回到乡下,麦子熟了颗粒归仓。母亲种在田边的胡豆早晒成了干胡豆,天天纠缠母亲给我做豆瓣酱。母亲耐心极好,每一次闹,她都会说: “ 傻儿子,做豆瓣不是炒土豆丝,把洋芋洗干净,切丝下锅开炒,先要把干胡豆泡涨再煮熟,用芭蕉叶裹紧在簸箕,再交给时间酝酿,等长出长长的莓毛又要再晒干。取应季的鲜海椒剁细,拌入生姜、蒜、花椒、盐、酒、味精等。拌匀后敷坛又要等几个月,想吃,至少要到冬月! ”
一个豆瓣酱有这么多道道,这么耗时间,天啦,那晚室友们把味道的灵魂囫囵吞枣了!
到了初三,中考压力大,把舌尖的味觉转换成化学方程式,把记忆里的相片涂鸦成生涩挠口的唐诗宋词。为此,我记住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周末回到家把自行车搁稳在堂屋,肚子又闹革命,迫不及待走进厨房。揭开锅盖,金黄色的腊肉映入眼帘,唾液像被蜂蜜诱的蜜蜂,呈瀑布展开,沐浴暮色笼罩的村庄。依稀听见小弟从后山骑着老牛的牧歌被大姐的嘲笑声掐断,母亲背柴流下的汗水与父亲的叶子烟味在重合,这是熟悉的家的味道。
长大点后,大姐有了少女的矜持,我有少年的纯真,小弟过渡童年与少年的独木桥,多童年的天真,少少年的假愁。
我们把腊肉、土豆丝、酸菜汤端上八仙桌,父亲就位,倒二两白酒入碗,筷子夹起一片油光光的腊肉送入口腔。我们姐弟准备动筷,但不像小时候拼抢腊肉“精崩儿”,在母亲的教导下学会谦让,让大姐吃“精崩儿”,她割猪草辛苦,然后是小弟。我想学父亲捻大肥肉阻击小肠。母亲从贮屋间端着碗走来,她裤口刮起的旋风,把一股熟悉而又陌生的味道刮满天花上的木板,让大姐拴在檐口的风铃跟着摇曳。山风暧昧着靠近黑夜,黑夜瞪着认人看不清的双眼,蛊惑蝙蝠刹车,蝙蝠发出族令围着我家瓦房飞舞,连啃过骨头的“小黑”欲挣断铁链摇尾摆巴与山风附合,想分飨家人舌尖下雨的豆瓣芳香……借母爱的光辉,辗碎青黄不接的记忆,岁月才会静好在母亲的炊烟!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李洪彬
供稿:雅安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