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田闻一 ‖ 心灵的滋养
今日四川新津风光(图片来源:四川新闻网)
心灵的滋养
田闻一
上个世纪50年代初,我母亲在四川省新津县五津镇小学教书。“走遍天下路,难过新津渡”。那时,五津与三条滔滔大河相隔的县城遥遥相望。两岸之间,无桥可通,新津是成都南部的咽喉要地,是川藏公路的必经之地;而五津镇边的新津机场,又是二战中中美两国赶修出来的当时远东最大的一座军用机场。
抗战时期战功赫赫的新津机场(图片来自网络)
两岸车辆行人,要在两岸之间如是三次上下,费尽周折。而洪汛期两岸交通顿时中断,三条大河中若干的大小青葱小岛,或成泽国或被完全淹没。下游,三江汇合处更是成了一派汪洋。“烽烟望五津”,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这里留下的诗句。那一派汪洋中,县城隔南河,金瓶似的宝资山拔地而起,像个亭亭玉立的美女;山顶上,有座红柱绿瓦的八角亭,金碧辉煌,像是美女戴在头上的桂冠。八角亭悬下一串红灯笼,以其升降表示洪水的大小以及两岸是否可以开船。
四川新津宝资山风光(图片来源:青年快报网易号)
我在五津小学读到三年级,母亲被调到龙马小学去当校长。龙马小学位于川西平原腹地。母亲先去就任,我是后来去的。过三条大河,出水城新津,上了川藏公路,在隆隆作响的刘家碾,为抄近路,甩开乡间公路,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田坎小道走去。不料,这一走,就走进了川西平原的深处,走进了川西平原的精髓。
四川新津老照片(图片来源:新津旅游)
正是油菜开花的季节。一望无边黄灿灿的油菜花,简直就是铺的一坝金子。朗朗的阳光当头照,我从来没有看过这么蓝的天,天上这么白的云。轻风徐来,无边无际的油菜花摇曳起伏,蜜蜂穿梭其间。我当时不到10岁,走在海洋般的油菜花中,觉得一条硕大金黄的绒毯就在眼前旋转。而在它的边上,有绿得发黑的林盘和林盘里的农家,很静。林盘边流过的水渠,因为树遮住了阳光而将水渠映得半明半暗。在乡村人家篱笆上探出头来的牵牛花,开满了蓝的白的花朵;一群群蝴蝶,在这些梦幻似的花朵上飞舞。似有若无的风,摇曳着水渠两边树上的枝叶,我感觉得到露珠在悄然滴落。
俯瞰成都市新津县的众多林盘(人民视觉,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很多年过去了,这些瞬间,不断地出现在我的记忆中,更多地出现在梦里:金瓶似的宝资山,山顶上古色古香、红柱黄瓦的八角亭,八角亭上悬吊的红灯笼;五津机场靠岷江一侧废弃的一段上,荒草隐藏中的暗堡,暗堡上的枪眼、斑驳的弹痕;机场上空缓缓掠过的银白色教练机;绿茵草地上人们踏出来的小路,小路最后飘带似的爬上牧马山。牧马山很像一条腾游于川西平原上的青龙,又像是一匹揭蹄扬鬃的青色骏马,来到五津镇的岷江边,这才青龙入水,骏马止蹄。
四川新津老照片(图片来源:新津旅游)
这些空灵而美好的瞬间,尽管当时我对它们根本就没有注意,然而,它们却始终对我不离不弃,与我结伴而行,给我心灵莫大的慰藉,给了我美的感受和享受。有的人把这些叫作回忆,而我却愿意称之为“心灵的滋养”。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新民晚报》(2020年9月12日第12版“夜光杯”栏目)
作者:田闻一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资深媒体人,著名历史小说、战争小说作家,四川省作协巴金文学院连续三届特聘创作员)
配图:方志四川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