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散文】马晓燕 ‖ 门卫老何

作者:马晓燕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8-08 17:17:03 浏览次数: 【字体:

门卫老何

马晓燕

老何并不老,我到单位报到时,他才四十出头,黑瘦矮小的身材,双颊布满皱褶,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工作服和一双黑色的长统靴,看上去俨然五十开外,且满口地道的云南话,举手投足,土得掉渣儿。我心里琢磨着,这么个糟老头子与这座漂亮、整洁、颇具现代化的办公大楼着实有些不相符。

老何不善辞令,在一个大楼里呆了十几年,听他说的话屈指可数。但他工作格外认真,每次看到他,不是在浇灌、修剪办公楼门前的花草,就是在冲大楼里的厕所,焚烧垃圾池里的垃圾,擦拭一扇扇玻璃窗。

一日,我坐在办公室正冥思苦想领导的一篇讲话稿。蓦地,一股刺鼻的异味扑面而来。我有些不悦,这老何咋搞的?大热的天,也不把厕所冲洗干净。同事小吴淡淡地说,老何回乡下探亲去了,现在替班的门卫是一个刚从技校分来的年轻人。这时,我陡地有些想念起老何来,这可是我始料未及的。

老何家很穷,在云南一个偏僻的小村落,世代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听说那个地方前年才通车,在此之前,老何每次回乡都要走上几个小时的山路,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但我们却从老何的脸上找不到丝毫苦恼。他每天都微笑着面对工作和生活。每次从乡下回来,老何都不忘从家乡带些土特产给大伙尝个鲜。大伙也挺关心老何,老何每次回家前,大伙都把家里不常穿的衣服大包小包送给他,有细心点的还给老何准备一些路上吃的,老何每次都感动得嘴唇直哆嗦。

老何生性善良温和,可骨子里却格外勇敢。前几年,办公楼还未安装摄像头,经常被撬,老何暗下决心要逮住这些贼糕子。为此,老何连续好几宿都未合眼,蹲点守候,两眼布满了血丝。也不知他采取了啥办法,还真让他逮住了两个小偷。当然,老何也挂了彩,右臂被两个坏家伙刺了两刀,鲜血从老何自己用衣服胡乱包扎的临时绷带里渗出来,头上一条约4厘米左右的口子也冒着血。可老何挺乐呵,他说,这是他这辈子干的最带劲、最体面的一件事儿。

老何没啥文化,可工作特讲原则。在实行无纸化办公前,办公室打印废弃的文件纸张很多,且都是老何在处理,一星期一大筐。老何每次都守在垃圾池旁仔细地看着这些文件一张张化为灰烬后才离开。有很多次,一些收破烂的央求老何将这些废纸卖给他们,但均被老何严辞拒绝了。大伙说,老何这保密工作做得那才叫一个好,这要在战争年代,一准儿不会当叛徒。这话我信!

时光如流水,转眼十多年过去了。老何真的老了,手脚也不如先前利索了,还时常病着。即便这样,办公楼依然窗明几净,水泥地板依然能映出人影儿,办公楼门前门后几个花池里那一簇簇妖艳的鲜花依然明丽动人,老何的脸上也依然挂着淡淡的微笑。

在门卫工作了三十多年,老何没有获得过任何荣誉,那次勇擒小偷,领导要给他一个见义勇为奖,被他活生生给挡了回去。

我十分敬重老何,早已称他为“何老师傅”,女儿也亲切地唤他“何爷爷”。

而今,何老师傅已经退休返乡了,但他那种平淡寻常之中始终保持着一颗宁静的心境、清醒的头脑、不屈的意志、宽容的态度的人格品质,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影响着我的人生。

作者简介

马晓燕,高级政工师,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鲁迅文学院首届煤矿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散见《中国妇女报》《中国煤炭报》《精神文明报》《巴蜀史志》《西南作家》《蜀本》《阳光》《攀枝花文学》《晓霞月报》等报刊,入选多种文集,多次获各类文学征文奖。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马晓燕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