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时看过的皮影戏
作者:邵凤丽《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03日 16版)
辽宁凌源皮影戏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徐积山保存的影人 纪宏林/摄
《孙悟空大战病魔妖》《最美逆行者》《与病毒赛跑》……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很多皮影艺人通过影戏作品,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表达对医护人员的崇敬。
皮影戏一直都是中国孩子特别喜爱的艺术形式。“御沟西面朱门宅,记得当时好兄弟。晓傍柳阴骑竹马,夜隈灯影弄先生”。这是宋代《太平广记》里记载的韦庄的童年生活,白日里孩子们在柳树下骑竹马嬉戏,到了夜晚,他们就模仿大人,利用灯光造影,有模有样地演起了皮影戏。
皮影戏在古代还有很多别称,如纸影戏、灯影戏、驴皮影等,它是一种集表演、歌唱、绘画、雕刻、音乐等多种艺术手段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被称为中国民间艺术的“活化石”。中国皮影戏历史悠长,始于先秦,兴于汉代,盛极于宋代,元代传播到西亚和欧洲各国。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中国第29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钟爱皮影戏,年节庆典时少不了皮影戏。清乾隆年间赵本植在《庆阳府志》中记载当地乡村皮影戏十分盛行,尤其是春节前后,正月闹元宵的时候唱《大回窑》,二月二是当地土地菩萨生日,皮影艺人要演唱《土地会》以示庆祝。
宋代是皮影戏发展繁荣的时期,据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京城里面“瓦肆”很多,“大小勾栏”有五十多座,“可容数千人”,演出的“百戏”剧目不可胜数,其中就有专门演皮影戏的场地。
皮影戏能够传承千年,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具有极强的故事性。皮影戏擅长讲述历史兴衰、英雄功绩。元末明初杭州文人瞿佑在文言小说《剪灯新话》中说:“南瓦新开影戏场,堂明灯烛照兴亡。看看弄到乌江渡,犹把英雄说霸王。”《楚汉之战》《三战吕布》《赤胆忠心》《包公案》都是常演的剧目。皮影艺人还会根据现实生活创编新故事。唐代元稹《灯影》:“见说平时灯影里,玄宗潜伴太真游。”在元稹的时代,人们已经用皮影戏的方式,来演绎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
早在宋代时,就出现了一批雕刻手艺高超的皮影艺人。南宋周密《武林旧事》中记载杭州出现了名为“绘革社”的组织,“绘革社”里有负责专门刻镂影人的“镞影人”。《百宝总珍》记载,南宋时杭州皮影戏班使用的影箱——“影壳篓子”里人物分大、中、小三种,影人的头、身、脚要分开存放,准备随时调用。一个皮影戏班“有人头一千二百个,大小影身一百八十身,杂使公、茶酒、马车共计一百二十余件”。这时皮影戏的道具材料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记载:“有弄影戏者,元汴京初以素纸雕镞,自后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形,以彩色装饰,不致损坏。”皮影材料最初是用纸来雕刻结缀,后来出于避免损坏、长期使用的考虑,才换成了皮革,出现了我们现在常见的皮影。
“一张牛皮道尽喜怒哀乐,半边人脸收尽忠奸贤恶”,皮影制作追求惟妙惟肖。雕刻人物时,男性角色是“眼眉平,多忠诚;圆眼睛,性情凶;线眼睛,性情柔;豹子眼,性情暴”。雕刻时还要通过特殊的刻法区别人物表情,“若要笑,嘴角翘;若要愁,锁眉头;若要凶,圆眼睛;若要善,眉目展”。
皮影戏场子虽小,天地却大,一个皮影艺人,加上简单的皮影道具,就可以调动千军万马,穿越上下五千载。优秀的皮影艺人不仅要会表演,而且是一人多角。如果有多人出场,就要有多种声音:武将说话是虎音,带着刚烈;军师说话带着鼻音,给人深思熟虑的感觉;小生说话婉转动听,丑角说话幽默滑稽……武打场面,紧锣密鼓,枪来剑往,上下翻腾。文场上还要展现出弦乐与唱腔的配合,要做到曲调优美,韵律和谐,婉转动听……
舞台上演的是影戏,亦是现实人生。提振精神、凝聚力量,皮影戏正是运用这样独特的艺术方式,实践着非遗文化守正创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应有之义。
(作者:邵凤丽,系辽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