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散文】杨俊富 ‖ 眷恋故乡青瓦房

作者:杨俊富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3-10 11:45:37 浏览次数: 【字体:

没事的时候,我喜欢盯住那些小青瓦发呆。瓦槽长满茸茸的青苔,安静在自己的安静里。靠近竹林的一面,瓦槽里堆积着黄亮的竹叶,像可以捡拾的片片细碎阳光。还有那些星星点点的鸟粪、鸽子粪,坐在瓦的背脊,显得多么和谐。这些岁月留下的吉光片羽,与小青瓦和睦相处,心安理得。弯弯的瓦棱,像新月,又像村里女子的柳叶眉,简洁、柔美,充满着诗情画意。

随着乡村人居条件的改善,许多村民新修的住房,都用预制板、钢筋混凝土取替了小青瓦。不过,大多数人家的灶房、柴房、猪圈房还是保留了小青瓦房盖。这些小青瓦都来之不易,是自己或父辈们忍饥受穷用艰辛换来的,舍不得全部废弃,要留下一点苦难的记忆。

小青瓦的缝隙通风透气,比起混凝土结构的房屋,更冬暖夏凉,尤其是灶房,尽管有烟窗,但煮饭时的油烟、汽烟、柴火烟还是会满屋弥漫。乡村一般不用抽油烟机的,瓦缝却是天然的排烟通道。

我家1996年改建住房时,正房全盖上了预制板,灶房和猪圈房也是保留了小青瓦屋盖。土坯旧房撤下来的小青瓦没用完,我就全把它们整整齐齐地码放在竹林的空处。当时有乡邻来买瓦没舍得卖,倒不是不差那些钱,修房还贷了几千元的账呢,是我舍不得那些瓦离我而去,即使派不上用途,堆放在那里,心里也倍感踏实和慰藉。

我家的瓦可来之不易,都是父亲勒紧裤腰带省吃减喝、起早摸黑挣来的。我从一出生,就跟随父母住在五间茅草屋里,檐口低矮,屋内昏昏暗暗。那时最怕天老爷下连绵雨,遇到那样的天气,家里的盆盆碗碗都用上,也不够。尤其晚上睡觉,一张床移过去又移过来,还是避不开屋顶漏下的雨水。每每遇到这样的天气,父亲都会自言自语地发誓:“总有一年老子要盖几间瓦房来坐,你连下十年绵绵雨也不怕。”

到包产到户的第三年,父亲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那年我正上中学,星期天回家,父亲请了几个人在踩瓦泥。所谓瓦泥,就是选择很有粘性的黄泥,需要用脚一下一下踩,把提前几天用水润湿的生泥踩成柔软的“熟泥”。我看着新鲜又好奇,也加入了踩瓦泥的队伍。开始还有劲,开心地跳来跳去,一个钟头不到,腿就软了。黄泥的粘性很强,每抬一下脚,都是很费力才能拔出来。而父亲他们,却要一整天地踩来踩去,这需要有多大的坚忍不拔精神,才能坚持下来。瓦泥踩到瓦匠师傅认为合格后,就可以做瓦了。当然,做瓦是瓦匠师傅的事。这期间,父亲的任务就是全力以赴准备烧瓦的柴草。一窑瓦要烧三天三夜,可想而知,需要多少柴火了。俗话说:“一窑烧光半匹山”,这话没有乱讲也没夸张。

那年烧瓦建房之后,弄得我家大伤元气,经常有米没柴。父亲却穷开心,总爱坐到房前的竹林里,嘴上含着叶子烟杆,眼睛眯成一道缝,很幸福地看着自己亲手操办修建的青瓦房,满脸洋溢着自豪感。母亲在灶房里煮饭的炊烟,从瓦缝里冒出来,轻悠悠升腾着,随心所欲地在空中行走,直到与一朵白云融为一体时,母亲的饭菜香味也飘荡出来,诱惑着食欲,曼妙、温馨而美好。

记得修好新瓦房不久,下了一场大雨。在我印象里,那天是父亲最开心的日子。那些雨点,像调皮的我和弟妹们在屋里跳房子一样,在瓦楞间蹦来跳去,溅起一层藴馨的水雾,又汇集到瓦沟里,在檐口挂起一条条小瀑布,风一吹,就飘飘摇摇起来,像兰姐姐的水蛇腰一样好看,曼妙、柔美、灵动。

那天,父亲从东屋到西屋,从西屋到堂屋,头一直望着屋顶,走过不停,边走便念道:“漏啊,咋不往下漏了喃?老子就不信总是那么窝囊,一辈子挨雨林。”父亲脸上流露出的愉悦和自豪感,像檐口如柱的雨帘,酣畅淋漓。

小青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建筑历史,是最原始最平实的建材,穿越历史风雨,从秦砖汉瓦时期一直沿用至今,成为贫民百姓一代一代的渴盼和奢望。现在,小青瓦正在被彩瓦、水泥瓦、彩钢等新型屋面建材取替,它渐渐地成为我们的乡愁和记忆。

作者简介

杨俊富,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诗刊》《人民日报》《风流一代》等。现在成都一家文化公司工作。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杨俊富(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