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川军”激勇战“疫”——四川高校援鄂医疗队的故事
“川军”激勇战“疫”
——四川高校援鄂医疗队的故事
鲁 磊
“川军”再出征。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难当头,数十万川军奉调出征。川军战士王建堂的父亲送给儿子一面“死字旗”,上书“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告诫儿子“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川军英勇,激励后世。
陈列于建川博物馆川军抗战馆内的死字旗 (复制品,来源:四川日报)
“我自愿申请参加医院的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工作,不计报酬,无论生死,愿意为人民群众健康事业奉献一切!”1月25日,大年初一,由138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四川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驰援湖北,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20名队员在“生死状”上签字,按下了红手印。
“我谨庄严宣誓:使命在肩,初心不改;救死扶伤,无怨无悔!” 1月25日上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名首批赴武汉医护队员在医院内庄严宣誓,整装待发(图片来源: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网)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四川已派出了八批超过1200人的医疗队。其中,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西南医科大学、川北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成都大学、成都医学院等高校及附属医院积极响应,纷纷派出精干力量。这些院校的教职员工、党员干部,践行医德、师德,纷纷写下请战书、按下红手印,义无反顾地冲向疫情最前线,成为最美“逆行者”。
2月13日,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派出26人组成的医疗队,作为四川省援鄂抗疫第八批,同时也是四川大学第四批医疗队赴鄂开展救治工作,驰援疫情抗击战前线(图片来源: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众志成城才能战胜‘瘟神’”
“娘子西辞成医晨,鼠年正月赴江城;众志成城抗新冠,祛除瘟神举国欢。”成都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蒋梦妮的爱人王智在得知妻子即将奔赴武汉时,写诗为妻子践行,他说:“虽然万分不舍,但却全力支持,众志成城才能战胜‘瘟神’。”
2月2日上午11点,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0名医护人员作为四川省卫健委选派的四川省第三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集结前往武汉,支援疫情防控工作。图为参加驰援武汉的重症医学科蒋梦妮(图片来源:四川新闻网)
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役中,很多医护人员都像蒋梦妮一样,他们有人“抛下”儿女、有的隐瞒父母,以小身躯扛起大使命,用行动刻画不平凡。
“国家有令,我必向前!”镜头中,病床上一位虚弱的老人用尽全力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这位老人是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魏梦穗的婆婆,今年63岁,癌症晚期患者。当听说儿媳已经前往武汉前线时,老人打起精神要为儿媳录制一段视频:“为她加油,为武汉加油!”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魏梦穗在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图片来源:教育导报)
家人的理解和支持,给予前线医护人员强大的心理安慰和精神依靠。危急与困难,让人们的心贴得更紧。
“感谢家人对我们的支持。”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温远淇是家中独子,因为担心父母不理解,他背着父母报了名,用了“先斩后奏”的法子。“他们知道以后,反而叮嘱我要做好防护,年轻人有这样的担当是他们的骄傲。”
2月13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派出20名医护人员参加四川省第七批、第八批援湖北医疗队,驰援武汉(图片来源:健康西南)
“你们来了,我们就看到了希望”
1月26日,四川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抵达武汉的第二天,全队人员来不及休整,就进驻武汉红十字会医院。武汉红十字会医院毗邻华南海鲜市场,是疫情重灾区,医疗队的任务相当艰巨。
钟永健与张冀伟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两名男护士,他们在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四川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曾经的大学上下铺兄弟,如今,又成为了抗疫的战友。
四川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钟永健与张冀伟(图片来源:教育导报)
因为穿上防护服后无法辨清对方是谁,钟永健和张冀伟就互相在背上写下名字和一些幽默的话语。他们说,所有人精神都高度紧张,希望通过这些短句让大家不那么沉重。
钟永健说,在战“疫”一线,看上去简单的动作,却是高危易感染的操作。防护服的穿脱程序很烦琐,每穿一次,都要两人互相协助。“穿脱一次至少有27个步骤,洗手12次,如有特殊情况,还要增加。所以,在岗时间医护人员一般都不会把防护服脱下来。”
张冀伟说,穿着防护服值班的时候,医护人员至少4个小时不能吃,不能喝,也不能上厕所,所有人都穿着尿不湿。
虽然困难重重,但四川援鄂医疗队成员把肩上的重任变成专业、细致工作。中午换班时,每个队员的手腕上、脸上、额头上,都被防护服留下深深的压痕。由于防护服内湿度较大,压痕像被水泡过一样泛白。
2月3日一早,从西南医大附属医院医疗队传来好消息:他们负责的病人邵某经过两次核酸检测均显示阴性,即将治愈出院。
“值了!”队长李多哽咽着说道。
2月13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派出20名医护人员参加四川省第七批、第八批援湖北医疗队,驰援武汉(图片来源:教育导报)
邵某体重近200斤,医护人员都亲切地叫他“胖哥”。因其体胖,血管特别难找,这给隔着防护服、护目镜和3层手套的医护人员带来极大挑战。
为减少反复静脉穿刺给“胖哥”带来痛苦,每次打针时,当班的三四个护士都会聚在一起,相互协作,要比其他病人多花许多倍的时间和精力。
“你们来了,我们就看到了希望,谢谢你们!”出院后的“胖哥”感慨:“感谢四川的援助,相信疫情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会尽快过去,大家一起加油!”
四川援鄂医疗队医护人员在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呼吸七病区开展医疗工作(图片来源:教育导报)
援鄂医护人员背后是整个四川
不论在前线还是后方,坚守在岗位上的生日都有着特殊的意义。1月29日晚,四川援鄂医疗队临时党委为生日在正月十五以前的队员过了一个集体生日。
2020年1月29日晚,四川援助湖北医疗队临时党委为生日在农历正月的队员过战地集体生日,来自四川各医院的11名医护人员参加集体生日晚会(四川省援助湖北第一批医疗队队员、驻协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医疗队队长 周洁供图)
西南医科大学的邹林帆、兰黎艳是其中的两位“寿星”,大家聚在一起开心地唱着生日歌,他俩还收到了温馨的小礼物,包括一瓶护手霜。
“我们因为长期使用手套与消毒液,手部皮肤皲裂特别严重,后勤工作人员特别贴心,一瓶护手霜不仅滋润手,更温暖了心。“邹林帆说。
战“疫”一线,有困难更有温情。
四川省委、省政府要求为直接参与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一线医务工作者和支援湖北医疗队全力做好保障工作,“为你们解除后顾之忧,做你们的坚强后盾”。各相关高校立即行动,从政策、物资供给、后勤保障等多方面给予前线全力支持。
2月9日,四川省教育厅发文要求,切实解决好在省指挥部公布的定点医院直接参与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一线医务工作者、四川支援湖北医疗队全体人员子女入园入学的后顾之忧,为其子女在接受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期间提供一次按意愿选择学校(幼儿园)机会和参加高考服务指导。
四川保障抗疫一线医务子女入园入学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0年2月20日第2版)
作者:鲁磊(中国教育报记者)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