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田闻一 ‖ 俞恩梅:饱经磨难志不移——新中国第一献镭者(八)安祥而平静:生命最后三天前的嘱托

作者:田闻一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1-27 11:40:59 浏览次数: 【字体:

1月19日至1月27日,“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四川省情网发布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资深媒体人,著名历史小说、战争小说作家,四川省作协巴金文学院连续三届特聘创作员田闻一先生撰写的《俞恩梅:饱经磨难志不移——新中国第一献镭者》一文。全文今天连载结束,感谢关注!可在文后“留言”处留下您的读后感言,以便分享给更多网友!

安祥而平静

生命最后三天前的嘱托

1994年中秋节前三天。老太太似乎有什么预感,从来不约人的她,主动约我和宋庆龄基金会成都分会主任吴琼,去省民委招待所她那间办公室兼诊断室谈谈。

1994年中秋节前三天,也是俞恩梅博士去世前三天,她主动约请本文作者田闻一和宋庆龄基金会成都分会主任吴琼与她合影(田闻一 供图)

那天,她穿一件面料很好的鹦鹉绿中长大衣。同素常一样,精精神神,看起来最多不过70岁,衰老好像与她无缘。

破例的还有,她摆了一盘瓜子,一盘月饼招待我们。

我和吴琼笑问俞老,过中秋还有三天,俞老这样周吴郑王地找我们来,莫非有事吗?

“是有。”她说,“你们可能不知道,我有高血压,说走就走。”说时,摸了个带在身边的药瓶子给我们看。她说,“我最近已经死了几回,可是没有死得下去。半途就让‘主’给截了回来,说我的事还未了……”

我们感到讶然,立刻不以为然说,俞老,你别吓我们啊,你身体这么好。凡是见过你老的人都说,看起来最多就60来岁,怎么连死都说到了?

俞老看来是有备而来。她对吴群说,“我已经把我这摊子事交给吴主任了,对吧?我们说好了的。如果我哪天走了,请吴主任把我这摊子事接过去!”

吴琼当即表示,将俞老开创的事业办下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俞老宽慰地点了点头。

俞老这就将目光调向我,对我说,“如果我记得不错,我们是1986年认识的,是在省卫生厅情报研究所我的办公室见的第一面?”

我说俞老好记性。

她对我说,希望你以后像支持我一样支持吴主任的工作。这些年,我明说是“讨厌”记者,实际上田记者你帮了我的大忙。

我连忙说,这是应该的。这是我的工作。

见面的时间不长。临别时,从不与人照像的俞老主动提出与我们拍了一张照。

一言成谶。三天后,俞老因脑溢血在枣子巷家中溘然去世,享年90——新中国第一献镭者,爱祖国没有一句口头上的语言,却是爱得情真意切、爱得近乎痴的俞恩梅教授、博士就这样平静、平常地去了。

那天,枣子巷省政协宿舍暗中关怀、关照这个孤老太太的同志们,看她整个上午一步没有出门,预感不妙,下午上楼去,先敲门,无回应,再设法进到她家中。只见她倒在地毯上,好像睡熟了,神态安详。

在她前面,壁上有个圣龛。微弱灯光闪灼映照下,圣龛中,那个神态忍辱负重的天父,似乎不忍看到这个场面,垂下了他长睫毛后的眼睛……

一晃,已经过去了多年。

在多少个落叶敲窗的雨夜,多少夜深人静的时分,俞恩梅总是不时出现在我的梦中:个子高高,皮肤白白,身姿挺挺;五官很是清晰,高鼻梁上架副垂有金丝细练的茶色眼镜;永不显老,说话幽默风趣;言谈举止间,有股自然流露的西洋味。这个高标,脱俗,非同凡响的老太太,在我的思想上、印象中,亦真亦幻、亦远亦近;很长时间,我一直没有把她琢磨透,她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终于,我看清了,想清了,也琢磨透了。有言:“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她就是这样的人。但是,这样的话,她没有说,也不会说;如果替她说出来,说这就是指她,她肯定不承认;肯定会说“肉麻”“俗”……但她真正是做到了;用她的行动,用她饱经磨难志不移的一生。

俞恩梅之前无俞恩梅;俞恩梅之前后无俞恩梅——她就是“这一个”,特立独行的俞恩梅!一个九死而不悔的典型标准的中国知识分子。

(全文完)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田闻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资深媒体人,著名历史小说、战争小说作家,四川省作协巴金文学院连续三届特聘创作员)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