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特辑】今天,我们怎样过中秋?‖蒋德均
今天,我们怎样过中秋?
蒋德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我们认为,节日在本质上来自对生命的沉思和对亲情的眷恋。为什么在节庆的日子里,我们特别想念家乡、思念亲人?为什么急切地想“回家看看”?只是希望通过亲情的交流领悟生命诞生的恩赐、体会万象更新的意义、感知亲情的温馨。所以,传统节日是普天之下普遍共享的生命感恩,学会感恩、报恩与热爱生命,这是人类所有节日的一个共同点,也是节日最深刻的人类学意义。
中秋是中华传统大节,中秋节的核心文化内涵是温馨的团圆。中国节日时间大都与月亮的运动有关,节期以月的弦、望、晦、朔为基准。月半时节的满月,常给人以圆润丰满、纯洁温馨的美感,中秋之月是一年中最迷人的月亮。农历八月十五,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玉露生凉,“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宋·林光朝)天上明月,人间情怀,人们围绕着中秋明月这一特殊天象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月亮节、团圆节。祭月、拜月,赏月、玩月、走月、跳月,中国人的心态情感在如水的月光之下,表现得生动而自然。拜月、赏月、团圆庆贺是传统中秋节俗的核心,从当代社会生活看,它依然有着符合民众生活与心理精神需要的现实意义。
中秋赏月是自古至今普遍流行的节俗。“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时节,秋高气爽,月光如水,人们沐浴在洁净的月光中,获得身心的愉悦。赏月是人与自然对话、沟通的良机,也是实现人际关系协调的有效途径。赏月节俗在今天尤有意义。传统的赏月集中在亲人与朋友之间,明月印证着家庭亲情与朋友的友情。在社会工作联系日益紧密、人心却日渐疏远的今天,中秋赏月应该成为凝聚社区群众的机缘,各级组织和社区应该运用好中秋赏月这一时机,和谐邻里与社区居民关系。同时,人们观月赏月还可以学习古人如何掌握天文物候知识。比如中秋观月象可以占卜来年元宵阴晴,谚语有云:“八月十五云遮月,来岁元宵雨打灯”“云罩中秋月,雨打上元灯”。又比如中秋节各地有走月亮的习俗,皆可以三五结伴出游赏月联络感情,也可以在皎皎月光下沉思浮想,还可以在月光下追赶月亮锻炼身体。
“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与时令瓜果是中秋节令食品,是秋收的果实,也是民间享受节日亲情的又一重要物象。每逢中秋,人们以家庭团聚的形式,分享这些象征劳动成果的美食。明清以来民间社会中秋节馈送月饼习俗流行,人们在相互馈送月饼等节物的过程中,融洽了亲友、邻里等家族与社会关系。当代社会,传统中秋节俗中保存最完整的是馈送月饼的节俗,月饼成为中秋节的象征,有的地方将中秋节称为“月饼节”。
团圆庆贺是中秋节俗的主旨。天上圆月,人间团圆,圆满是人们希冀的生活目标,团圆是中国人追求的一种人伦境界。春节、元宵等节日都有不少节物表达着团圆的意象。中秋在岁时节日中尤重团圆,古代就称它为“团圆节”。
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使传统节日与现代社会有机衔接,我们认为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是确认中秋节作为秋季大节的社会地位,将中秋节定为秋季长假期。专家认为,中秋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节俗丰富,贴近人民生活的本性,体现人与自然协调的理念,是全球华人共享的传统大节,是创造与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它通过周期复现的形式,强化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意识。同时中秋还是东亚多数国家共享的节日,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因此,将中秋作为秋季大节,与国庆节等节日勾连,让人民有闲暇时间来品尝秋天丰收的成果,这对于社会良性运行、经济活动的开展,都有着现实的积极意义。
二是传承中秋传统节日习俗,丰富传统节俗活动,增添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节俗内涵。比如在城市,可开展社区赏月茶会,给社区群众创造交流的机会,融洽社区邻里关系;可举办中秋赏月游园活动与大型灯会、诗会,露天歌舞晚会等,丰富中秋活动内容,增强节俗的娱乐性,趣味性。在农村,可举办丰收节,表达民众欢庆丰收的喜悦。2018年6月2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一件别有意义的事。建议可将丰收节与中秋节勾连举办。
三是追求和谐、期盼团圆是中国人永恒的精神需求,这是中秋节延续千年的根本动因,也是中秋节在当代社会的价值所在。中秋节俗包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有温馨的人性关怀、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人与家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自身和谐的以和为贵的传统文化精神。我们可以将中秋节作为调整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的活动日,鼓励人们团聚庆贺,以此缓解现代社会生活的压力。家庭是社会组织的细胞,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是社会凝聚力的重要来源。中秋是亲人团聚的节日,亲人的团聚有利于培养人们的家庭意识,家庭意识往往与义务、责任感有着密切联系。传统中秋节俗十分重视亲情的培育与表达,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一传统节俗的优势,顺应民众诉求,实现社会人事的和谐,以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文化凝聚功能是中秋节最核心的文化功能,在当代社会,中秋节特有的、标志性的“圆月”和“月饼”作为团圆的象征已深入人心,中秋节也已成为建构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节日。需求是人类的主要意志,也是社会发展变化的原始动力。中秋节俗体现的中国传统的和谐理念,在未来社会依然具有满足民众心理需求与精神追求的意义,在强化家庭和睦、增加社会认同感、加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进一步挖掘中秋节日习俗的传统文化意涵,激活隐藏在各种仪式中的人文关怀与生态智慧,传承和谐发展理念,使之成为人类永恒的精神追求,对于凝聚人心、推进社会和谐发展将大有裨益。
总之,中秋节日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依然发挥着服务与调节功能,这种功能是我们通常所谓的长假不能替代的。因为它在中国民众生活中流传了千百年,与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着密切的精神联系。我们应该充分重视传统节日传递的精神传统,将它视作当今民族文化建设的精神资源,以建构更适合民族性格、更贴近民众心理的民族新文化。同时在有选择地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创造适应现代社会生活需要的节日新传统,以实现传统节日与当代生活之间的协调,达到社会均衡发展的理性状态。
作者简介
蒋德均,笔名文生,研究员、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写作学会会员,新诗百年100位最具实力诗人,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学会理事,四川省鲁迅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宜宾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大型文化丛书《李庄文丛》主编,52集大型神话动漫《少年英雄哪吒》文学顾问,省级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书剑创意写作工坊负责人。省级精品课程和省级一流课程《写作》《商务与政务写作》主讲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写作学、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主持或主研市厅级、省部级、国家级课题12个,负责多个大型文化文学写作项目以及纪念馆展陈策划并总撰稿。出版《诗歌语言艺术论》《文学再思录》《我们的节日》《诗与远方》等学术著作6部,文化随笔集10部,《与名人为伴》《一江春水》《另一种天问》《李庄行》等诗集24部,其中大量作品选作985、211和“双一流”工程大学通识博雅教材。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或参编高校文科教材8部11册,主编文学作品选集20余部。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蒋德均
配图:方志四川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