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文化传播】“张大千文献馆”在成都图书馆设立⑦‖汪毅:尺素情深 感忆伯子│我与大风堂

作者:汪 毅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4-22 11:36:23 浏览次数: 【字体:

“张大千文献馆”在成都图书馆设立⑦

编者按: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原副巡视员汪毅,系内江市张大千纪念馆首任馆长,研究张大千(大风堂)艺术达34年,出版有《张大千的世界》(3卷)《寻踪张大千:台湾之旅》《张善子的世界》等8种10册。近日,他将所藏数千件张大千(大风堂)文献资料及其研究成果捐赠成都图书馆,设立馆中馆“汪毅捐赠张大千文献馆”,以打造成都张大千(大风堂)艺术会客厅。

该馆为海内外第一个由个人无偿捐赠的张大千文献馆,将于4月22日举行开馆仪式暨纪念张大千先生诞辰125周年学术研讨会,4月23日即“世界读书日”面向市民开放。特编发此辑,以飨读者。

汪毅捐赠张大千文献馆

尺素情深 感忆伯子│我与大风堂

汪 毅

尺素情深 感忆伯子

有幸,我曾任张大千纪念馆第一任馆长。

因缘所系,在大风堂门人及张大千亲属中,我有几个忘年交。谢伯子先生便在其中。2013年4月,谢伯子先生仙逝。噩耗传来,我情难自禁,即刻写下《悼大风堂最后的知己——谢伯子先生》诗3首,以抒发感慨:伤春我心白花开……大风从此无知己……我欲心碎君有知。

我不善丹青,虽遗憾未跻身大风堂门下,但却不乏挥之不去的大风堂情缘。为了却夙愿,告慰张善子、张大千及像谢伯子这样的大风堂门人之在天之灵,我决意捐出相关藏品和文献,与成都图书馆共建“张大千文献馆”,以打造张大千(大风堂)艺术会客厅。

谢伯子先生致汪毅信札

在系统整理所藏资料时,我再次展读了谢伯子先生寄来的这批信札,感受其心灵之窗洞开的襟怀和情愫。掩卷遐思,其音容笑貌、过往之事历历在目,让我的思绪倏地穿越“海内存知己”和“友谊天长地久”经典的时空隧道。

谢伯子先生致我的这批信札,具有数量大、时间跨度长、信息量丰、文情茂、文献性强等特点,传递了先生对弘扬大风堂艺术炽热情怀和心声的信息,堪称“陈情表”,在大风堂门人中少见,甚至在同类书信集中亦不可多得。谢伯子先生书信多且长的原因,在于其幼年失聪,只能激扬文字,凭借书写方式表达心迹。

信札为版本学中的稿本,属于特色文献资料范畴,具有唯一性特征和传世价值。其率性陈述允为信史,不乏文献学和书法审美等多元意义。

谢伯子先生天赋异禀,心雄万夫,手写千秋。编辑本信札,意在存留大风堂不可取代的文献,弥补未曾编辑《谢伯子硬笔书法作品集》的遗憾,纪念这个极富云水风度、君子八德、活力四射、童稚之心和大智若愚的艺术家。

今年,时逢谢伯子先生百年冥诞。谨以此,抒发天上人间展圆的一片相思。

2023年11月于成都

我与大风堂

汪毅,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原副巡视员,内江市张大千纪念馆首任馆长,一级文学创作职称,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馆员。

出版著作27种,发表文艺(论文)作品700余篇。其中,出版大风堂著作《张大千的世界》(3卷)《寻踪张大千:台湾之旅》《张善子的世界》等8种,发表评介大风堂堂主张善子、张大千及其门人和再传弟子文章计119篇。《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等对汪毅著作有数十篇评论,《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华读书报》《文汇读书报》等有逾百篇报道。

主编《大风堂报》《张大千的世界研究》《张大千名迹》等。实施大风堂“蓝皮书”工程——修订《大风堂同门录》,续修《大风堂同门录》(补遗海外部分),编修《大风堂再传弟子录》,完善大风堂组织体系构建。

汪毅:主编的张大千(大风堂)书报

撰写《大风迎百年,光焰万丈长》总论(五万字),首次概述大风堂近百年史迹,提出“张大千学”“大风堂画派”“大风堂与非遗”等学术观点并阐释。

发起并促使张善子墓冢修复,推介张善子为第二批全国著名抗日英烈(遴选最初入围)。

1991年,具体承办由中共内江市委、内江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国际大千艺术经贸节·张大千艺术研讨会”;1994年,具体承办由中共内江市委、内江市人大常委会、内江市人民政府、内江市政协主要领导参加的“开发大千艺术,打好大千牌与《大风堂报》首发式暨座谈会”;1995年,筹建张大千艺术研究院;1999年、2010年两度策划出版《张大千全集》事宜;2002年,策划由四川省文联、四川省美协举办的《走近张大千》首发式暨座谈会,提出实施“名人战略”;2009年,策划由四川省文联、四川省美协举办的纪念张大千先生诞辰110周年暨《张大千的世界(3卷)》《张大千的世界研究》首发式暨学术研讨会;2011年,在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倡议比照“《富春山居图》合璧展”,两岸举办“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珠联展”,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要领导两次批示倡议专题报告,台北故宫博物院周功鑫院长提出展陈具体意见;2024年,完成四川省委宣传部“省社科基金专项课题”《张大千成都旧居及其艺术活动研究》(负责人,撰写20000余字)。

汪毅:发表研究张大千(大风堂)文章报刊

撰写推动张大千艺术的建议(报告),曾得到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要领导和四川省人民政府领导及成都市党政主要领导批示计10次。

两度赴美国、五度赴台湾进行张大千艺术交流。中央电视台《百年巨匠——张大千》大型纪录片文史顾问,协调了在台湾的全部采访并首次进入台北故宫博物院拍摄。

台北故宫博物院前院长秦孝仪称誉汪毅为“大千身后知己”“大千知己”。

END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汪 毅(四川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原副巡视员,一级文学创作者,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馆员)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