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春节特辑】打爆米花儿过年‖吴生泉

作者:吴生泉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2-11 15:12:38 浏览次数: 【字体:

打爆米花儿过年

吴生泉

冬至前后,如果看见场头场尾瓮了一堆人,扯了一个圈圈,那多半是在打爆米花儿。

打爆米花儿是冬腊月间的亮点,也是寒冬腊月的热点,老老少少都爱凑个热闹。也许,瞅瞅炉火可以把寒冷忘掉,说说笑笑可以打发无聊,袖手旁观的人们脸上没了冷若冰霜的表情,有的只是被炉火烘托得红彤彤的微笑。

有人称那铁罐子为“粮食放大器”,的确神奇,很少一点苞谷或大米可以放大成一袋爆米花儿。其实,那被放大的,还有满当当的喜悦和香喷喷的记忆。

那掌火的往往是一老头儿,一个充满喜剧色彩的老头儿,一个擅长使用夸张手法的魔术师。当然,他还是一首唐诗里的主人翁,看看他的形象:“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一顶灰蒙蒙的线帽,再加一身脏兮兮的外套,一双枯瘦的大手,一脸乐呵呵地傻笑。

那铁罐,那风箱,那火炉,那皱纹,那白发,那手艺,那价格……都跟主人一样上了岁数,有了一大把年纪。一副古旧行头,一腔古道热肠,一幅民间风俗画,只需一瞥,就足以让人感到时光嗖嗖倒流。

即使再匆忙,路过打爆米花儿的场所,也会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甚至看上几眼,仿佛重温一堂课,仿佛回放一部黑白电影。

好奇的孩子总是看客中的主角,因为有散落在竹笼旁的意外惊喜可供他们疯抢。他们大都是跟随大人来加工爆米花儿的。“轰”的一声巨响之后,不等白烟散开,便一哄而上。你抢我家的,我也抢你家的,就跟如今抢红包差不多,全凭手气,全凭眼疾手快,一抢而空,其乐融融。

成年人也爱围观。虽然并不动手,但从他们和颜悦色的表象上可以看出:他们一定想起了从前,唤醒了自己的童年记忆。在心里悄悄分享了孩子们的快乐,有时,回忆也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生活就是这样,有人创造快乐,也有人分享快乐。

不妨将精彩镜头回放一遍。看,那老头儿一手摇铁罐,一手捅炉炭,不慌不忙,不紧不慢,火苗舔着铁罐,嗞嗞直响,铁罐徐徐旋转。他瞅了瞅铁罐上的气压表,觉得时机尚未成熟,又继续边摇铁罐边捅炉火,依然不慌不忙,不紧不慢,看得人心痒痒的,甚至怀疑那铁罐上的气压表是不是已经坏掉了,怎么还不到火候啊?

终于等到那老头站起身来,立刻把一颗心也提起来了。哇,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要到来,说时迟,那时快,都赶紧捂住耳朵,闭上眼睛,侧过身去,心里默数着数字,开始倒计时,那紧张心情跟观看火箭发射差不多。

只见那老头义无反顾地提了罐子,摆开阵势,手扳机关,毅然决然将那压抑已久的快乐突然引爆。“嘭——”的一声,震耳欲聋,让人有几分恐惧,也有几分刺激;腾起一股白烟,散发出一股爆米花儿的浓香,也给整个场面增添几分神秘气氛。

就是这时不时引爆的“嘭嘭”声,让腊月的小镇变得不再宁静,且增添了一份喜悦气氛。不知那老头从何而来,年年腊月都带着他的行头,准时出现在场头场尾,或者说,是他把人们堵在那里,提示或乞求人们,先在记忆里过一个年,或者,强行为腊月上涂抹了一层老黄历的色彩。

爆米花机器(蓬州闲士 摄,图片来源:四川方志图库)

并未听见老头儿大声武气地吆喝,但老远就知道他又来了。原来,正是那一声声惊天动地的爆炸,正是他最具震撼力的广告。

曾写过一首题为“爆米花”的小诗:“凡是自我膨胀/都来自他人的炒作”,略带辣味。其实,对于那些真正与爆米花打交道的人来说,总是心怀敬意的,因为他们不是那种唯恐天下不乱而刻意炒作的媒体,而是靠祖传的手艺和满腔的热情,把过年的气氛炒作得越来越浓郁,给我们带来的是热闹,是喜庆,是愉悦,应该谢谢他们。

那一声巨响,如一声爆竹,更像一炸春雷,使人明显感觉到年关到了,春节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市面上有种专门加工爆米花儿的新型机器,一通上电,就可以一声不响地源源不断地吐出爆米花来。但我始终觉得,那味道远远不如那铁罐用炉火炒作的香甜。

只不过,如今乡下少了人气,打爆米花儿的不再走村串户,而在小镇的街头巷尾,他们的生意正红火呢。

HAPPY NEW YEAR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吴生泉(四川省武胜烈面中学)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