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重阳特辑】大 河‖许京墨

作者:许京墨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10-04 11:47:19 浏览次数: 【字体:

大 河

许京墨

又是一年重阳,人常说重阳节要登高,可我一时却找不到适合的登高地。飘渺的仙山太遥远,金属大楼的顶层太坚硬,总之这世上现有的高处都不太适合我。

每每想到重阳,人们的脑中总会下意识地冒出一片赤金色的海,卷着朱砂色零零碎碎的大枫叶,飘到一片嶙峋崎瘦的山头上,那跟前要么站着一个宽袍大袖、手捻茱萸的纶巾文人,要么就是个拿着柿饼的可怜老头,拄着个拐,坐在某棵剌剌巴巴的粗壮大树底下。我不喜欢过去人的那些固定景色,古人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我也不敢妄称什么大彻大悟之人,只是和所有的人一样,有一些不常见的小爱好。

《松鹤延年》 郎静山 摄(图片来源:微水墨艺术)

我家的附近有一处河滩,我很喜欢那里的夜。

夜晚不是突然到来的,夜都是静静的,像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年男人,把烟草从随身的铝盒里倒出来,一竖条地铺在粗糙的白色烟纸上,再在另一边蹭上点涎水,一只手撵着边,不紧不慢地卷上去。夜晚也是这样到来的,像被火燎着卷了边的信纸,要把白天一点点烧尽了才能现形。

河滩上的夜就是这样。

河岸的对面是专管我们这儿的市区,层级比我的老家大一层,像老式的奶油卷一样把我的家卷在里面。每到夜该出场了,总是那灯火通明的对岸燎起第一棒,把泛白的天边烫出一道密密麻麻的金线,一口口,一块块,把安然的白昼几下吞掉。

我喜欢看它的对岸,对岸上的路灯泛着微微的橙,像用老了的桌布上扯坏了的一孔,在夜幕的背后假装太阳。他弯下身去,望向一无所有的水面,从倒影里拉出长长的金线,就像光沉没在水里,化成鲜美的鱼饵,引诱着黎明的目光与行人的眼色。

我与河滩的往事也算不少,记得最清楚的有一年重阳节,我父亲带着我去大河里放鱼。那天我们家要做鱼,去集市里认识的人家那里买。老板会做生意,拿黑色的塑料袋子多装了一袋,交给了我父亲。回到家打开一看,分明是一群不到半个巴掌大的小鱼,大多还是活的。满满一袋收拾起来实在太费事,父亲叹了口气,说拿去河里放了吧。

《松鹤》 谢临风 作(图片来源:巴蜀画派)

那天学校补课,我生了病,上午打电话让他来接我。他最讨厌我请假,一请假便要骂我。那天上午天气不太好,和今天一样,阴得发冷。我坐上车后一句话不敢多说,他也不说,两个人半句话也没有地开出学校。

开到了家跟前,却突然转了向,他扭过头来对我说,咱们把鱼放了。

“鱼,什么鱼”?

他把车开到河边的马路上,一只手提着那黑袋子,递到我跟前。

“你把鱼拿下去放了。”

“怎么放?”

“袋子打开一倒就行。”

我踩着石台阶下到了岸边,大河腥腥凉凉的,水里蛮清新,但混合着一股腐烂的味道。我蹲在岸边的钓鱼台上,把那袋子一解,将那股腥臭一股脑的都倒了下去。

他说的不错,多半都活着,但也有些已经死了。活的一个个摆尾就不见了,死了的就是死了,悬着没有光亮的眼睛漂在河面上。那一天,大河静悄悄地,把它们和各自的命运推得很远。

《长寿图》(国画)张应全 作(图片来源:四川省老年书画研究会)

我慢慢爬回马路上,父亲背着手远远地看着我。

“好多都活着,但也有些已经死了。”

他没说什么,哑了半晌,终于吐出一句:“都是命啊。”

我那时太小,想不出什么话来呛他,吭了半晌,只说出一声:哦——

又是一年重阳节,我常听人说这个节日也叫祭祖节,偏偏家里的老人今年刚走,在这样的节日里,多少有些微妙。叫什么便不是什么,名字总是和命运扯不上好的关系。所以像是避嫌忌讳一般,只好来看看大河。那桥上的路灯又大又高,石黄色的影子掉进河里,拿铲子摊成一条条波光粼粼的辫子。桥上的车流不绝,因着是晚上,都打开了红红蓝蓝的车灯,像无数奔忙的血液,头也不回地滚过大桥。可是大河就在那里,它太老了,记不住匆忙的来往,只记得住那准时开启的大路灯和那慢慢下坠的月亮。

《盆菊图》(中国画)张晓村 作(图片来源:光明日报)

我喜欢坐在河滩的堤坝上,像那些城市街头巨幅海报里绰约的女郎一样,凭着艳丽的姿色自由地盘起腿,或是把一条腿挂在另一侧,总之怎么舒服怎样来,但不要正对着河滩,我的身体总是冲着堤坝延伸的方向。岸边的一侧被路边的光芒缠绕,水边的一侧被黑暗笼罩,我总是想起那个分成两半的子爵,想要像他一样沿着堤坝切开这副身体,被认为是好的那一侧奔向光明,人们不喜欢的那一边就在黑暗中沉默,可这是现实,不能这样,更何况我的两方又往往是相反的,甚至是相融的,像被搓烂的橡皮泥,在鲜明的世界里混浊了起来。

河面上什么都没有,河面上也什么都有。我原来读奈保尔的《河湾》,奈保尔说:“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位置”,我们确实没有位置,我们也不会有位置。大河记不住我们,它只记得黑暗中的光芒与时间的新陈代谢。但是我们可以记住大河,大河在这荡荡乾坤里涌动了数百数千年,大河是我们生命的总和。

《竹报平安信,鸟传如意音》中国画 邵大光 作(图片来源:四川省政协书画研究院微信)

这个世界遍地都是河,河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了。但终有一天,我们也都会是大河,滚动着,翻涌着,在无数的时间与历史的自己里,印下自己不深也不浅的一脚。很轻易就能被忘掉,但却永远在那里。

又是一年重阳,我又来到了那条大河的跟前。

今晚的路灯很亮,像会发光的蒜蓉月饼,边上有些烧焦了,把依偎的枝桠烤出金黄色的香脆的酥边。黑夜的黑照出五彩斑斓的千家万户,没了星群的黑色幕布什么也不剩,只有那一轮鼓鼓囊囊的月亮在慢慢地下坠。夜深了些,我沿着河岸慢慢悠悠地走,又想起了那句老话:只站在路口是看不清大河的,你要沿着自己选择的那条路走下去,走得越远,才看得越清。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许京墨(本名唐嘉潞,宜宾学院文艺学部2020级汉语言文学3班,宜宾市作家协会会员,蒋德均教授书剑创意写作工坊成员)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