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详细内容

【书评】未来属于青年 希望寄予青年——评《东方村》‖薛庆超

作者:薛庆超(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局副局长)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12-23 20:23:28 浏览次数: 【字体:

未来属于青年 希望寄予青年

——评《东方村》

薛庆超

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21世纪的中华大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国青年的智慧、才华和能力的发展开辟了无限广阔的道路,提供了无限美好的发展前景。

21世纪初期,为尽快提升农村基层干部知识结构、现代科技水平和各方面综合素质,有关省市县乡党委组织部门实施“大学生村官工程”——自愿报名,组织部门考试,经过一定程序,选拔志愿到农村基层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到乡村担任村干部——统称“大学生村官”。当时,实施“大学生村官工程”有利于知识下乡、科学下乡、人才下乡,可谓是一举数得。

中共九江市委组织部徐勋平同志长期主管“大学生村官”工作,十分关注“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情况,非常了解“大学生村官”的各方面状况,尤其熟悉组织部门对“大学生村官”的选拔、培养和使用,积累丰富经验。在此基础上,创作了反映“大学生村官”的小说《东方村》。该书正式出版后,受到广泛好评。

《东方村》 徐勋平 著 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东方村》反映了“大学生村官”的性质。“大学生村官”来自大学,到农村任职,属于新鲜事物。但是,“大学生村官”与过去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有着本质不同。“大学生村官”到农村是任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劳动;“大学生村官”到农村是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反复动员、迫不得已;“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具有管理者的职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被管理者:“大学生村官”到农村是用先进知识提升农民,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东方村》表现了“大学生村官”的业绩。“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处于许多工作的第一线,拿起笔要会写工作计划、工作部署、工作总结、汇报材料等。实际工作中,要处理千头万绪的事务,春耕、夏种、秋收,种子、肥料、农业,党建、团建、生育,样样要管,门门要通。甚至婆媳关系,邻里纠纷,也要当机立断,擅长处理。但是,农村工作、基层事务,实践操练,确实锻炼干部。正是在这种环境中,“大学生村官”增长了才干,熟悉了农村、农民和农业,奠定了进一步发展的坚实基础。

《东方村》展示了“大学生村官”的生活。人人都有七情六欲,“大学生村官”也不例外。他们从书声琅琅的大学校园,从每天离不开的互联网、图书馆和具有现代节奏的校园生活,来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村,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待人接物、处理问题,经历了严峻的考验。“存在决定意识。”“实践第一。”正是在艰苦的基层工作中,“大学生村官”获得了农村生活的实实在在的真切感受,收获了对农民的实实在在的了解,有的还在的基层工作中收获了自己的感情,找到了“初恋对象”和“如意郎君”。

《东方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乡村振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大战略决策。乡村振兴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青年、青年人才和青年干部。

乡村振兴要实现产业振兴。一方面要发展乡村传统产业,一方面要发展21世纪新型产业。“大学生村官”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知识深厚,视野开阔,思维新颖,善于接受新事物,在农村产业振兴中大有用武之地。老农民和村干部具有吃苦耐劳,坚忍不拔,任劳任怨等优秀品质,但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对信息产业、旅游产业、观光农业、电子商务、高科技蔬菜大棚等,知识不足,甚至闻所未闻。乡村发展这些从前农村前所未有的新型产业,就需要充分发挥青年、青年人才、青年干部的聪明才智,使新型产业在农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兴旺发达,成为“参天大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新常态”。

乡村振兴要实现人才振兴。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担任正定县委书记时,提出人才兴县的人才战略,根据德才兼备干部政策,“任人唯贤”“不拘一格用人才”,成效显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然要解决“人才振兴”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孔雀东南飞”,越来越多的农家子弟通过大学毕业离开农村,越来越多的青年到经济发达的地区打工,一些村子成了“老人村”。唐太宗曰:“为政之要”,贵在用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大学生村官”到农村任基层干部,优化了农村基层干部构成,提升了农村基层干部知识结构,拓宽了农村基层干部发展思路,同时也为留住青年树立了楷模。而且“大学生村官”与农村青年年龄相仿,思想接近,有较共同的“话语体系”,在网络、电子商务、特色农业、市场经济,与农村青年人才可以聊到一起,对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发现新兴产业人才,培养本土“三农”人才,具有积极作用。

乡村振兴要实现文化振兴。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进入小康生活,更需要精神生活。只有进一步实现文化振兴,才能既让乡亲们的“口袋富起来”,又让乡亲们的“心情乐起来”。在很长的时间里,部分农村对乡村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或者说根本没有提上议事日程。公共文化服务与广大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和妇女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相差很大。农民们白天干活,晚上睡觉,祖祖辈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尚未获得根本性改变。有的地方一度封建迷信沉渣泛起,“地下宗教”不断蔓延,有的地方竟然赌博成风、高价彩礼(实质上是一种变相买卖婚姻)回潮,严重污染农村的“生态环境”。大学生村官在乡村任职,可将新知识、新文化、新风尚带到农村,发扬光大;可采取农民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和方法,扭转农村的落后风气,在文化振兴方面大显身手。“大学生村官”可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支持下,针对村民兴趣爱好,建设文体场所、乡村图书馆、室内大舞台,也可请文化团体唱歌跳舞唱戏,建设具有现代文明气息的社会生态家园。通过活跃健康丰富的农村文化,推动形成经济发展、环境优美、文化生活丰富、村民素质提高的新农村。

乡村振兴要实现生态振兴。实现乡村振兴,首先必须努力解决农村的厕所问题。有一些地方,尤其是城乡结合部的城市郊区农村,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蚊蝇成群,茅坑难以进人。很多进城务工青年回到家乡,感到和城市生活最大差别就是厕所问题;城里媳妇到婆家过春节,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厕所问题。“厕所革命”直接关系民生,不仅是农民生活问题,而且关系农村发展问题。“大学生村官”大学期间接触、感受到了现代生活方式,到乡村任职,有利于解决农村生态问题,将生态振兴落到实处。例如提升农村污水治理与循环农业、绿色农业发展相结合,促进农村生态与生产相衔接,以“厕所革命”为抓手,建设符合农村实际的卫生厕所,把生态环境作为实现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将生态振兴贯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过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吃生态饭、走生态路,形成生态农业,保护生态环境,发展乡村旅游,让农民从生态振兴中获得经济效益,提高生态振兴内生动力。

乡村振兴要实现组织振兴。基层党组织发挥核心作用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凡出现打架斗殴、邻里不和、偷鸡摸狗、家族矛盾、人才外流的乡村,必然是基层组织弱化,村干部不作为,甚至思想僵化、意识固化、年龄老化。“大学生村官”为组织振兴注入新的活力。他们年富力强,朝气蓬勃,知识新颖,愿意干事创业,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和干劲。“大学生村官”任职乡村,可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激活党支部会,党小组会、党员大会和讲党课等制度,带领村民及时学习国家大政方针和农村政策,更好地推动乡村发展、事业进步,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时要求:“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东方村》的内容提供了这方面的故事,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作者简介

薛庆超,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局副局长。曾任中央庆祝抗战胜利宣讲团成员、中央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办公室成员、中央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文艺晚会历史顾问,中央《复兴之路》《迎接党的十八大》《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联合国中国抗战展览》等展览小组成员。

主要著作:《中国现代史论》共10卷。《邓小平与现代中国》中宣部、国家出版局被选为“一带一路”推介图书,参加国际图书博览会,在10多个国家出版。《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形成》《中国共产党执政史》,中宣部、国家出版局重点图书。曾在中央电视台向世界讲述《抗日战争历史意义和国际地位》,在国际广播电台向世界讲述《中国共产党历程与总书记七一讲话》。曾向中央领导同志讲述抗战展览。在联合国向各级官员、各国驻联合国代表、各国记者讲述中国抗战展览。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 薛庆超(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局副局长)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