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详细内容

从女性角度展现中国革命

来源:光明网-光明文化 发布时间:2021-08-24 14:00:29 浏览次数: 【字体:
  《英雄若兰》:

从女性角度展现中国革命

  作者:饶曙光、杨淋竣(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电影理论研究处研究实习员)

  电影《英雄若兰》以湖南耒阳女英雄伍若兰的事迹为故事原型,重现了处于桃李年华的青年伍若兰如何成长为一名巾帼不让须眉的双枪女杰,最后在战斗中为掩护领袖和战友不幸被俘牺牲的故事。

  《英雄若兰》的独特性在于其从一个女革命者形象入手,突出表现了女性在革命战争的坎坷道路上所作出的贡献与付出。这一点,在今年庆祝建党百年系列电影中也有所涉及和呈现,并且通过特定的方式达到了较为感人的效果。如《1921》里的杨开慧,虽然只出现了三次,但影片也间接刻画出了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中女性群体作出的重要贡献。

  《英雄若兰》把焦点对准了具有英雄性和传奇性的历史人物伍若兰,影片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女英雄的形象。若兰不是一个无根无源的英雄形象,从人物的成长来看,她经历了两个层面的变化,一个层面是她作为师范女学生到认识朱德之前,第二个层面是她认识朱德以后。首先,从一个女性角度来看,若兰出身书香门第,衣食无忧,如果按照父母对她的期望,她本可以找个富家子弟结婚生子,但她却不满足于小我的舒适。因为若兰受过良好的教育,自身的文化风采使她具有更强的革命自觉性。其次,作为朱德的革命伴侣,当朱德率部队来耒阳之后,成立了苏维埃政府,若兰从朱德手中得到了一个重要的礼物,那就是《共产党宣言》,这使得她的革命理想具有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的可能。若兰从朱德身上得到了坚定革命信仰的力量,直到影片最后,若兰视死如归、英勇就义,最终树立起了巾帼英雄的光辉形象,完成了从一个普通女学生到革命英雄的成长与跨越。

  总的来说,若兰这个女英雄的成长脉络清晰,性格鲜明,也具有人情味。以若兰、曾志为代表的湖南第三师范学校的女性革命者群像,在影片当中也得到了较完整地呈现,为我们从女性角度认识中国革命的历史拓展了路径。

  影片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对人物情感戏的含蓄表达和电影化、艺术化的情感呈现方式。无论是若兰与朱德的夫妻情还是若兰与父母的亲情,都体现出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言外之意。若兰离开耒阳去井冈山之前与父母告别。与母亲的告别没有过多的煽情对白,而是跪在母亲身后;与父亲的告别,她来到父亲教书的学堂门口,驻足听父亲给孩子们上课。一场生离死别的情感高潮戏做到了以静制动,没有对白、没有对视,以无声胜有声,充分展现了东方人伦情感表达之含蓄克制,且表达了个人情感和家庭情感让位于革命信仰的追求。同时,影片创新塑造了一对革命伴侣的形象。若兰与朱德的结合,不仅是个人情感的结合,而且也是若兰对朱德的崇拜与追随,两个人对共产主义共同的信仰和感召。在若兰被捕之前,电影以白马的形象隐喻朱德,诗意化地呈现了若兰对朱德的感情,为了让朱德突围,看到白马的她更加奋不顾身,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革命,既浪漫又悲壮,具有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深刻意境。历史上若兰的牺牲是十分残忍的,但导演并没有直接描写这段历史,而是选择了诗意化的呈现方式,为这个原本的悲剧人物平添了一种向上的基调与力量。同时,这部影片无论在叙事上还是人物塑造上,都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红色电影继承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英雄若兰》暗含着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电影中这样一种宏大叙事,讲述在地方的革命武装斗争中,革命之火在田间地头、乡村小镇逐渐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随之形成强大的红色力量。

  在红色电影的创作中,潇湘电影制片厂和导演周琦都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了,对战争场面的表现,叙事上的创新,电影语言的精准把握,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结合的尺度把握,都体现出导演独特的匠心和追求。《英雄若兰》展现了特定的历史时期革命先辈舍生取义的光辉业绩,是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生动诠释,是革命英雄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生动展现。

  《光明日报》( 2021年08月18日 15版)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