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详细内容

银针翻飞,潮绣“花开”海内外

来源:光明网-光明文化 发布时间:2021-08-17 14:00:21 浏览次数: 【字体:
  【一线讲述】

银针翻飞,潮绣“花开”海内外

讲述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粤绣(潮绣)代表性传承人 康惠芳

  我于1948年出生在潮州城里的一座四合院中,大院里有七八户人家。从我记事起,潮州城里家家户户的小女孩都拿着针线帮爸妈绣花。

  潮绣兴盛于明清时期,针法繁复百变,构图优美,色彩斑斓。侨乡潮州贸易兴盛,轻工业发达,而潮绣有很广阔的市场,是潮州出口创汇的主要商品。

银针翻飞,潮绣“花开”海内外

潮绣制作。光明图片

  七八岁时,我就学着帮家里做一些简单的刺绣。老人说我打小就挺有天赋,看到什么,都能绣得有模有样。15岁那年,我开始跟着潮绣名家林琬英深入学习这门技艺。33岁时,我又考入了潮州市刺绣研究所。在这里除了系统学习美术原理、绘画常识外,我还有了艺术设计的意识和能力。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大潮涌起,我便下海经商,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培养了一批绣娘。

  那时,很多来潮州寻找投资机会的外商被潮绣惊艳了,纷纷定做刺绣款的婚纱礼服。潮州迅速打开了婚纱礼服国际市场,精致秀美的刺绣技术让现代礼服有了别样韵味,潮绣也从传统的寺庙装饰和古典婚服走向了更大的市场。

  婚纱礼服产业的壮大,让许多绣娘有了就业机会。纯手工技艺的绣品需要大量人力完成钉珠、珠绣、刺绣等工艺,不仅吸纳了大批潮汕地区妇女,而且还从周边省份吸引了不少女性就业,潮州有超过20万人从事婚纱礼服产业。我的工作室里,有很多这样的女性:她们有的家庭贫寒,有的丈夫因病常年卧床,在学习了潮绣后,她们靠着手中这根银针,供子女上了大学,供家人看病,日子渐渐好了起来。我还有一些学生也开起了自己的工作室,独当一面、小有成就。

  让我最难忘的是,2020年10月1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潮州广济楼展厅考察,察看了潮州非遗文化作品。我向总书记现场汇报了我参加联合国一个展览,并被授予“文化大使”称号的事情。总书记说:“你们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传承人,这个‘文化大使’当之无愧。感谢你们作出的贡献!”

  我牢牢记住总书记的嘱托。虽然年纪大了,但我还在为潮绣忙碌着。我的两个女儿跟随我学习潮绣技艺,也从事了婚纱礼服行业。我会继续培养更多学生,创作更多潮绣精品,让潮绣技艺代代传承,越来越精彩。

银针翻飞,潮绣“花开”海内外

扫描二维码,潮绣大师康惠芳带你赏绣品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陈之殷、张胜、万玛加、王忠耀、刘已粲、张士英、王斯敏)

  《光明日报》( 2021年08月09日 07版)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