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
作者:赵建永《光明日报》( 2021年07月05日 03版)
【光明论坛·温故】
2021年4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气候变化带给人类的挑战是现实的、严峻的、长远的。但是,我坚信,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守望相助,人类必将能够应对好全球气候环境挑战,把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留给子孙后代。”
“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出自晋代思想家葛洪所著《抱朴子·外篇·务正》,意谓若能汇聚众人的力量,即便万钧重物也不难举起。原著下文为:“群智用,则庶绩不足康也。……剑戟不长于缝缉,锥钻不可以击断,牛马不能吠守,鸡犬不任驾乘。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矣。”这是说:善于运用大家的智慧,那么各项事业都不难做好。利剑、长戟不适宜于缝纫,锥子、钻头不能用来劈砍,牛马不能吠叫看家,鸡狗不能胜任骑乘。利用其长处,做事就不会出现无效的劳动;避开其短处,世上就没有废弃的材料。
从《务正》全篇来看,重点是讲综合团队的整体力量,用人之长,取长补短,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在最大程度上达到整合协同的效果。这正与系统观念相契合,即优化要素组合,使系统臻于最优配置,减少耗阻、熵增,促进系统产生整体最佳功用。葛洪因善用众力众智而功勋卓著,被拜将封侯。从他的思想体系中,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系统整体观发生的文化土壤。
受家学影响,葛洪著述宏富,《抱朴子》是其代表作,分内、外两篇。“内篇”20篇,阐述宇宙本体、养生之理,属于道家,并对医药、化学等科学广纳博采。“外篇”50篇,专论时政得失、治世之道,属于儒家,还对墨、名、法诸家兼收并蓄。他主张内以道法修身,外以儒术治国,全书显示了身国同构、内圣外王的儒道会通思想。《四库提要》谓该书“旁引曲喻,饶有名理……词旨辨博,文藻赡丽”。作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葛洪对古代的自然和人文学科多有精深研究。他从整体层面对百家之学加以融会贯通,建构起多元一体、交融互补的系统化理论体系,因而能从系统视角提出如何形成整体合力的思想。
葛洪一生淡泊清净,修身养性,自号“抱朴子”,且以此为其书命名。“抱朴”一词源自《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中“抱朴”与“抱一”同义,皆指用系统整体观来消融“盲人摸象”的视角分歧,促成系统的整体和谐关系。“朴”是大道的质朴、本真、自然的状态,“抱朴”追求返璞归真,从源头、整体上系统地把握道之全体。抱持此“朴”,可优化系统,降低杂乱无序的倾向,引导系统回复到充满生机的本初状态。
这种系统化的“抱朴”观在中国源远流长,它并非像避世隐士那样脱离社会以求独善其身,而是和光同尘,与时偕行,寻求个人定位与社会秩序的和谐一致,并在建功立业中,获得身心解脱,圆满生命意义。这启示我们:涵养素朴,守好初心,善利万物而不争,可以构建高效率、低内耗的团队,推动系统朝着整体进步的方向提升。在此过程中,个体就像一滴水,只有出离自我中心,融入时代潮流,才能永不干涸,并实现人生价值。
注重系统整体观念是中华文化的鲜明特点。例如,我国古代兵家善于营造“阵型”,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配置兵力,利用一加一大于二的整合力量来增强御敌机制。围棋模拟双方交战集团,以全局眼光排兵布阵,形成彼此“系统合力”的较量。
系统整体观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备受重视。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坚持系统观念”作为“十四五”时期中国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指明了提高现代化组织管理水平的方向。习近平主席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倡导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提出“系统治理”的措施。中国做出碳达峰、碳中和的郑重承诺,并将其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这体现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大国责任担当。
地球是全人类共同的家园,可持续发展观要求人类文明须与地球生态系统和谐共处。人类应敬畏自然、道法自然,以使人与自然的共同体关系各得其所、协调发展、共生共荣。我们要运用系统思维,做好生态工程各层次系统、各方面要素的统筹兼顾,科学调配,协同发力。只要把群体的力量和智慧整合起来,团结协作,凝心聚力,我们就能够战胜艰难险阻,不断创造辉煌业绩。这种系统整体观对生态保护和疫情防控的全球合作治理,增进世界和谐、人类福祉,都有深远意义。
(作者:赵建永,系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社会科学院基地研究员)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