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详细内容

【书评】王淼 ‖ 畅叙笔墨 追慕圣贤——读《汤绍恩述评》

作者:王 淼 来源:封面新闻 发布时间:2020-12-29 11:01:36 浏览次数: 【字体:

畅叙笔墨 追慕圣贤

——读《汤绍恩述评》

王 淼

我30多年前的同学、四川省地方志办原副巡视员、《四川省志》副总编汪毅,最近出版一本专著《汤绍恩述评》。我这阶段,身体状况不太好,但依然迫不及待先睹为快。

这本书选题非常好,史料详实,评析透彻,谋篇布局,条分缕析,言语精彩,制作精美,书中的大量珍贵图片,诗情画意,相得益彰。

汤绍恩,四川安岳县人。汪毅由重庆下乡到安岳当知青,对这位先辈情有独钟,更为汤绍恩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情系百姓,追求千秋功业治理鉴湖的情怀所深深激荡和感动,倾注心力,满怀激情,讴歌和追叙汤绍恩史迹。汪毅诗人的才情,淋漓尽致表达发挥,这本书,感觉漂亮,生动,高水平,传神!

汤绍恩,嘉靖十四年(1535)任绍兴知府。“知绍兴后,兴学宫,广设社学;缓刑罚,恤贫弱;旌节孝,济灾荒,深得百姓爱戴。”这本述评,对汤绍恩历史功绩深入发掘和研究,也是对汤绍恩文化基因的解码和阐发。

一、汤绍恩闸节江制海,使江海两分,创造了中国古代治水奇迹

汤绍恩为我国古代著名水利专家。汪毅在《汤绍恩述评》中生动记叙了汤公找准根源,治理水患,变水害为水利的三江闸工程功绩。该闸节江制海,使江海两分,创造了中国古代治水奇迹。

当时,会稽、山阴、萧山三县之水,均汇三江口入海。由于潮汐日至,拥沙堆积如丘。遇淫雨内潦,良田淹没,水涝成灾。汤绍恩察看山川地势,了解河道流向,在彩凤山与龙背山之间倚峡建闸,主持三江闸工程,形成外扼潮汐,内主泄蓄的三江水系。潮汐出没的沼泽平原,改造成为富庶的鱼米之乡。

汤绍恩对绍兴有恩。绍兴人为纪念汤绍恩的建闸功绩,从明代万历年起就在府城开元寺和三江闸旁建有汤公祠,每年春秋祭祀。明代,浙江有两个“汤公”功垂历史,一是遂昌县令汤显祖,二是绍兴知府汤绍恩。

二、汤绍恩文治教化功德巍然

汤绍恩,《明史·循吏传》介绍,主要功绩为“治水与宣教”。《明史·循吏传·汤绍恩传》说他是“新学宫,广设社学”;汪鸣韶在“序言”中说汤绍恩“教、养兼壹,亲身视学,谆谆讲授。至今绍称沃壤、文薮,公之功德不可谖也”。

他注重修礼乐,强调民风教化,构建和谐社会,一时竟使绍兴文教大振。然而,汤绍恩在宣教方面的功绩多被忽视。汪毅追根溯源、查根究底,深度挖掘考证,发见汤绍恩其人生的触点十分广泛和精彩,涉及治水、管水、兴水、廉政、宣教、科技、执政、宗教、夫子之才(诗文、书法)、庙堂之风、庞杂的儒释道思想体系等方面。

文治教化是建文化名城的根基。汤绍恩当年在绍兴的文治教化之功德,需要通过深入的文化发掘和史料考据工作来参考、印证、丰富和完善!

三、汤绍恩与著名治水历史人物马臻、李冰、苏轼比较研究,成为治水史学“新视点”

汪毅在写作体例上选择了“述评”方式,即“述”而有“评”。

这本《汤绍恩述评》,从循吏治水角度,还首次把汤绍恩与著名治水历史人物马臻、李冰作了对比讨论,这在研究方面具有突破性意义;还特别将汤绍恩与苏轼作了相对的比较讨论,这无疑更是一个崭新命题,成为治水史学、历史文化名人比较研究的一个“新视点”。

四、“小心求证”而不“大胆设想”的学术精神,值得推崇

汤绍恩渐行渐远,与我们相距400多年,要写好其述评,颇为不易。

汪毅“小心求证”而不“大胆设想”,将尘封的历史揭示出来,必要考证,客观评价,理性提升,将对汤绍恩的解读和认识转化为新的历史知识和时代价值。

《汤绍恩述评》为第一部全景式地研究汤绍恩的专著。正文部分述评结合,从不同角度构筑了汤绍恩研究框架,拓展了汤绍恩研究格局,提升了汤绍恩研究品质。除述评汤绍恩的治水、兴水功绩之外,就我国水利史的角度而言,作者提出了汤绍恩既是大禹治水精神最具代表性的传承者,又是继大禹之后古代治水人物的集大成者。

三江闸工程,是绍兴继大禹治水之后绍兴治水功绩的又一彪炳千秋成果,是堪比四川都江堰的伟大水利工程。汤绍恩与绍兴水乡古城的兴起和繁荣,对于浙江历史代表人物的彰显,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扬,都是生动的例证,优秀的教材。

五、拓展汤绍恩创意文化思考,更好发挥以史育人作用

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我们要大力做好文化遗产的研究阐释工作,让优秀历史人物、重大贡献更加清晰更加全面地呈现出来。

这本汤绍恩述评,登高放眼,拓展思维,进行汤绍恩创意文化思考,在“拓展未来,建言献策”这份 “万言书”中,作者把脉开方,为三江闸遗址博物馆项目的立项、升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四川、绍兴联袂整合大禹、汤绍恩史迹,共同书写新篇章等进行建言,以增大效应,提升社会效应,传承历史,再续华章。

六、为政者当有文化理想和追求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政者为一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一方百姓造福,应该有政绩,也必须追求政绩。汤绍恩谋长远、布大局,彰显执政之能,三江水患治理,人心的治理,在历史留下好口碑,让人铭刻心碑。

汤绍恩这位先辈,在乡友汪毅的心中,成为楷模,犹如圣贤。

汪毅在本书自序“我的水命汪汪”中提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汪毅在四川省安岳县文化馆工作,其间出任馆长。他的办公室就在汤公祠的原位置,甚至住家与汤公祠近在咫尺,算是毗邻而居了。

汪毅与汤绍恩有缘,秉笔为汤绍恩撰写述评,也是他早年种下的文化理想和追求。供职四川省地方志办,从事四川省志编纂工作,让他对彰显四川历史名人更有文化情怀和责任担当。汤绍恩的治水功绩、文治教化功德发掘和讴歌,成为他内心的追寻。

我命由我不由天,英雄必走不凡路。人生要有热血和豪情,汪毅所著《汤绍恩述评》尽显人生豪情。

这本书,是四川省历史学会、绍兴市鉴湖研究会的合作成果,这也是绍兴文化基因解码的重要成果。希望绍兴加强汤绍恩文化基因解码成果的应用,促进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打造汤绍恩文化IP品牌,打造金名片,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汤绍恩精神在新时代擦亮用活,再放光彩。

作者简介

王淼,浙江临海人,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巡视员,出版专著“浙江非遗工作三部曲”《把根留住》《风生水起》《金声玉振》,浙江省人民政府记个人一等功。曾获全国非遗先进工作者、中国文化奖——杰出贡献人物奖等荣誉。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封面新闻

作者:王 淼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封面新闻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