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详细内容

【书评】蒋德均 ‖ 一座千年古镇与诗歌的缘分——序《诗咏李庄》

作者:蒋德均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11-12 16:36:58 浏览次数: 【字体:

一座千年古镇与诗歌的缘分

——序《诗咏李庄》

蒋德均

李庄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古镇”之称,距今已有约2000年建镇史,是万里长江上游边上的一座古镇,依长江繁衍生息,延绵不绝,形成了“江导岷山,流通楚泽,峰排桂岭,秀毓仙源”的自然景观和地理风貌。与此同时,这里气候宜人,地势平坦,视野广阔,交通便捷,积淀出众多文物古迹,尤其是抗战时期,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迁居于此,大批专家学者、莘莘学子在此孤灯相伴,茕茕独立,发愤治学,硕果累累,使默默小镇成为与重庆、成都、昆明其名的“抗战四大文化中心”之一。李庄从此与开放、文明相伴同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内迁以及名家大师的到来,他们坚持文化抗战的坚毅精神和丰硕成果,对古镇李庄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并留下了宝贵而独特的抗战文化。李庄成了“民族精神的涵养地,传统文化的折射点”。

中国李庄抗战文化陈列馆(图片来自网络)

在李庄,人们品李庄白肉,烧李庄草龙,观三江日落,看传统龙舟,扭李庄秧歌,敲李庄腰鼓,玩李庄牛儿灯,赏川剧表演,同时还可寻赏古镇四绝——魁星点斗、旋螺古殿、白鹤奇窗和九龙石碑。因此,在李庄古镇,满怀爱国情怀的人可以欣赏抗战文化,从事建筑研究的人可以欣赏川南民居和古建筑文化,迁徙的客家人可以寻根问祖探寻客家文化,具有宗教情怀的人可以朝拜宗教庙宇体验宗教仪式,爱好美食的人品味李庄“一花二黄三白”的饮食文化。这些年来,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香港凤凰电视台、宜宾电视台以及大大小小的传媒、影视公司等都曾来此拍摄取景,众多游人来此寻根访胜。李庄因此名扬天下。

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鲜明的特色,优美的景色,这些都让包括文人墨客在内的广大游客对李庄神往不已、流连忘返。于是,或留影定格,或吟诗赋辞,或挥毫泼墨,或笔走丹青,以各自的方式书写着李庄和内心的感悟,为李庄文化的积淀与丰富做出了贡献。这本《诗咏李庄——李庄新诗选》便是李庄赐予我们灵感的结果,也是我们回报李庄的一点小小的心物。

我们相信它的存在及其价值,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永在。

从古至今,自然景物、历史古迹、人文遗迹总是与文学艺术相伴相生、结伴同行的。历史与自然为我们的文学书写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题材,而文学书写又为历史与自然增添内涵,积淀文化。代代相传,薪火不辍。

就李庄而言,春秋战国时期,李庄便为古僰人聚居地,古为渔村,汉代曾在这里设驿站。从梁代大同六年(公元540年)起,在李庄设置南广县和六同郡。在唐代,戎州府治曾二次迁驻李庄,使李庄成为政治、经济中心。至北宋初年,南溪县治才从李庄迁至今日南溪县城所在地仙源坝。自明代开始,李庄设镇并成为长江上游的重要码头和物资集散地。清代道光年间起,李庄一直是南溪县的第一大镇。迨至民国尤其是抗战军兴,烽火狼烟,国土沦陷,随高校科研院所内迁,大批学者专家云集李庄,李庄更是名播四方。

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旧址(图片来自网络)

历朝历代,文人雅士,诗赋李庄,佳作迭出。举凡清人翁霔霖的《夜宿李庄》《石笋舟中》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提升,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以及70周年一系列纪念日活动的举办,沉寂多年的李庄重新为世人关注,有关李庄的陈年旧事及其相关人物被人们重新认识,书写李庄的纪实文学、影视作品、旅游文字以及学术研究成果等相继问世,李庄一跃而成为宜宾乃至四川的一张别具特色的文化名片和旅游招牌。

在大倡文旅融合的今天,李庄再一次与文学结缘,成为人们书写和研究的重点。本书的编辑正是赓续何之礼院士等人的心愿,在他主编的以图片和旧体诗词为主的《天下第一庄》诗词集出版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创作、编选了《诗咏李庄》这本凝聚着大家心血之作的小书。为李庄留此存照,为建设家乡尽一份心、出一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继续努力,创作、编辑出版书写李庄的散文集、影像集等作品。

祝福李庄明天更加美好!

祝福李庄的人们更加幸福!

是为序。

作者简介

蒋德均,1966年生,笔名文生,研究员、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诗百年100位最具实力诗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电子科技大学培训中心专家库外聘专家,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宜宾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主要研究方向:写作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地方文化建设。

主持或主研市厅级、省部级课题12个,主持多个大型文化项目文字撰写工作。已出版《诗歌语言艺术论》《文学再思录》等学术著作5部,文化随笔集9部,《文生抒情哲理诗选》《与名人为伴》《一江春水》《另一种天问》等诗集24部,其中有作品入选985、211和“双一流”工程大学通识博雅教材,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或参编高校文科教材5部9册、文学作品选集20余部。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蒋德均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徐高芳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