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四川成为国家战略腹地核心承载区的优势条件与建设路径||陈旭
四川成为国家战略腹地核心承载区
的优势条件与建设路径
陈 旭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2024年初,国务院在批复《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中指出,“四川省地处长江上游、西南内陆,是我国发展的战略腹地,是支撑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实施的重要地区。” 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能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拓展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大纵深,大大增强发展的回旋余地,有效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形成新的增长点。四川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提出,四川“努力打造国家战略腹地核心承载区”。这是四川省面临的重大历史机遇和新的时代使命。
四川具备成为国家战略腹地核心承载区的优势条件
四川凭借其独特的地理区位、丰富的自然资源、雄厚的产业基础、强劲的创新能力以及独特的人文精神,成为国家战略腹地核心承载区建设的理想选择。
第一,独特的地理区位条件。四川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地处中国内陆腹地,属于名副其实的战略纵深,而且地形复杂多样,高差悬殊,境内拥有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原等多种地貌,自古以来就是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四川省也是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区的重要结合部,是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和东南亚的重要交汇点和交通走廊,对云南、广西、西藏等边疆地区有很好的战略支撑作用。南向可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东向可对接融入长江经济带、长三角、珠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北向和西向可衔接“一带一路”国际陆地贸易新通道,具有战略区位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进出川通道从20条增至48条。成都中欧班列已联通境外112个城市,开行超过2.7万列。成都成为中西部唯一、全国第4个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
第二,丰富的战略资源优势。四川盆地具有独特的地质特征、地形特征,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水能资源、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拥有132种矿产,占全国矿产的七成,其中33种矿产排位进入全国同类矿产查明资源储量的前三位,天然气、钒钛矿排名全国第一。2023年全省天然气产量居全国第1位,水电发电量占全国1/3,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大省。四川是“天府之国”,盛产粮食、生猪、油料和食盐,粮食总产量稳居全国第9位,生猪出栏量长年保持全国第一。四川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水安全、能源矿产资源安全和粮食安全等方面的战略资源优势进一步凸显。
第三,体系化的产业发展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在四川交汇。四川是全国为数不多布局全部41个工业大类、31个制造业大类的省份,建立了完善的国防科工体系,涵盖了从最先进的核工业和航空工业到密集型制造业的完整工业链条,既能制造飞机,也能发射卫星。全省高新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动力设备制造基地、航空装备研制基地、动力电池生产基地、清洁能源基地,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居西部第一。2023年,四川全省GDP达到60132.9亿元,排名全国第五位,产业优势进一步凸显。
第四,强劲的科技创新能力。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在四川建成300多个以国防科技为主的企业单位和科研院所。四川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创新人才集聚,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四川省实施科教兴川战略,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持续推进,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加速突破,一批重大科创项目落地产业化,使四川省有较高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智能制造水平。截至2023年,四川在川高校137所、科研机构369家,国家级创新平台195个,国家大科学装置达10个、居全国第3位。全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有1.69万家,区域创新能力排名全国第10位、跻身全国第一方阵,科技优势凸显。
第五,独特的人文精神禀赋。四川自古以来就是中华版图最深厚、最稳定的大后方,对国家的统一稳定、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持续产生深远影响。四川人民具有浓烈的家国情怀和光荣革命传统,是近代以来辛亥革命首功之地,是川陕苏区和红军长征主体区,是全国抗日战争大后方,解放大西南的核心战略要地,有“四川不灭,中华不亡”之说。四川人民具有敢为人先、勇于创新、主动担当作为的历史自觉,是我国启动改革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主体区,在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中承担着建设国家战略腹地的新使命。
推进四川成为国家战略腹地核心承载区的建设路径
加快推进四川建成国家战略腹地核心承载区,是四川省非常紧迫的战略任务,也是持续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四川省落地落实的政治要求。这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工程,需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
第一,加快顶层研究设计四川省国家战略腹地建设规划
一是强化工作领导。加强对四川省建设国家战略腹地核心承载区工作的领导,建议专门设立一个省级机构,领导“建设国家战略腹地主体区和核心承载地”的工作开展,包括进行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展开专题性、专业性、集中性研究。二是重视顶层设计。分行业、分阶段、分领域设计四川省建设国家战略腹地核心承载区建设的中长期“路线图”;编制出台核心承载区建设实践的指导意见或方案,综合谋划国家战略腹地主体区和核心承载地的功能定位,进行总体性、前瞻性和可行性的顶层设计。三是做好建设规划。将建设国家战略腹地核心承载区规划与四川省整体发展规划紧密结合,明确各阶段目标任务、实施路径、进度安排和保障措施,建立健全规划建设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统筹重点区域、重点项目、重点产业布局规划,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协同持续推进建设。
第二,充分释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引擎动力
一是依托双城经济圈建设核心承载地。以壮大“一极一源”功能、提升参与国际战略竞争能力为重点,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群作为国家战略腹地的核心承载地,以成德眉资同城化和成都都市圈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成渝双核联动联建。二是以平台和园区为载体布局产业备份。在四川省现有的产业发展基础上,建立川渝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协同推进10个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平台建设,利用川渝地区已培育出的35个产业合作示范园区,积极布局战略备份产业和具有时代引领性的高精尖产业体系,积极培育高端技术研发平台,积极争取一批“国字号”创新资源落户四川。三是建设完善区域性科技大市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高端研发资源与实体市场的有效对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产业集群,形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并有效参与国际竞争的“增长极”和战略引擎,建立辐射力强、响应及时、成本适度的战略产业备份系统。
第三,加快统筹推进打造国家战略产业备份基地
一是明确核心承载区的主要范围。我国多数涉及核心技术的企业及产业链,均扎根在沿海地区,没有备份就没有安全。因此,借鉴三线建设中“大三线”和“小三线”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核心承载地,将成都市以及三大省域经济副中心的绵阳、宜宾泸州、南充达州作为国家战略腹地核心承载地的主体,发挥中等城市作用,做强全省次级增长极。二是提高承接备份产业和企业的能力。积极主动对接沿海地区产业新布局,在争取国家支持下,四川省建设一批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关键设备等产业备份基地,包含高端芯片、先进材料、工业母机、工业软件、高端光刻机、高性能光刻胶等产品和企业,进行产业备份、能力备份和企业备份。三是完善“平战结合”的产业体系。谋划一批关键产业备份,以极限思维完善“平战结合”产业体系,实现平时经济与战时经济的有效衔接,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革新,提升四川省“平战结合”转换能力水平。针对断产、断供、禁运等应急情况,提前布局备份产品研发和生产能力承接,重点提升产能保供恢复能力和产业柔性生产能力,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第四,打造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保障基地
一是确保粮食储备安全保障。加快推进“天府粮仓”规划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和国家级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强化粮食物资战略储备,确保粮食战略保障安全。二是确保战略能源安全保障。推动国家级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建设,持续加强完善战略性能源储备、管网输配和储能调峰设施网络,在“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国家重大工程运行中持续发挥作用,确保能源安全保障。三是确保矿产资源安全保障。充分利用四川地区蕴含丰富多样的矿产资源优势,促进钒钛、铝镁、稀土、锂矿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运用,强化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保障。四是确保关键产业安全保障。优化充实战略性矿产品和关键原材料储备品种规模,做好涉及国家安全的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关键设备的战略物资储备,保障国家在突发应急状态下的供应需求,确保关键战略物资供应的保障安全。
第五,统筹规划和建设战略运力立体网络体系
一是推进战略综合交通通道规划建设。做好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规划建设,确保城市内外交通有效衔接,以实现从“局部最优解”向综合交通“整体最优解”的转变。二是推进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的建设。充分考虑国防安全战略需求,四川加快建设现代化战略运力立体网络体系,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的统筹融合发展。建设一批辐射国家战略腹地全域、连接全国的综合立体交通枢纽。三是强化与周边省份的互联互通。加大联通云南、广西、西藏、新疆、内蒙古等边疆地区的运力通道,对接融入长江经济带、长三角、珠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北向和西向对接共建“一带一路”等地的战略骨干通道建设,在四川省兴建多式联运交通枢纽,打通国家战略腹地四向辐射的战略大通道。四是促进交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包括交通与邮政快递、现代物流、旅游及其他产业的融合。坚持军民融合,打造军地应急物流保障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国防交通平急转换、战时应战能力,确保重大突发事件下的跨域机动投送,增强区域内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韧性,发挥好四川作为国家战略腹地核心承载区的作用。
来源:《四川党校报》2024年10月15日第6版
作者:陈 旭(四川省委党校应急管理培训中心主任、教授)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