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类成语的文化内涵
何梦宇
《光明日报》( 2024年11月24日 05版)
“水”类成语别具一格,不仅具有物质文化的特殊意义,还蕴含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的深邃涵义,能从独特视角揭示中华民族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思想观念及思维模式。
蕴含和合共生思想
水作为生态系统的基础,以其顺应性、柔和性、流动性、平衡性、滋养性等特性,象征着和谐与平衡。“水”类成语在汉语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对水的深刻认识和情感,也展现了和合共生的哲学智慧。
和合共生是指不同生命体之间和谐共处、融合互补、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其核心是强调人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自然和社会的一部分,人的行为应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法则,通过道德修养和实践来实现个人、社会与自然的和合统一。
和合共生展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社会与人三者关系的深刻认识,贯穿于人们对自然和社会关系的认知与处理中。例如,成语“细水长流”,比喻节约使用财物或精力,使之能够持久,体现了人们对持续和谐状态的追求;“山清水秀”形容山水景色优美、环境宜人,展现了人们对自然环境和谐之美的赞赏和向往;“饮水思源”比喻不忘本和懂得感恩,体现了人们对给予帮助和恩惠的人或事物的感激与尊重之情;“上善若水”强调人应像水一样具有顺应自然、谦逊包容、无私利他等品质。
承载思维方式
认知语言学中的“象似性”原则指出,人们对世界的体验感知和认知方式会体现在语言形式中。“顺序象似性”是“象似性”原则的一种,它表明句法结构通常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事物在时间和空间顺序上的感知,语言成分由此呈现出线性排列的特征。
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表达形式,通常具有固定的词序和结构,能够清楚、有效地表达复杂的概念。按照顺序象似性原则形成的成语在汉语中比较常见,这些成语的词序和结构通常能够展现出中华民族对客观事物时间的感知,以及对逻辑顺序的认知与理解。
研究发现,一些“水”类成语与时间顺序相关。在这些成语中,时间顺序存在于多样的语义关系中,如表示动作顺承关系的“跋山涉水”“过河卒子”“过河拆桥”“饮水思源”等,表示因果或目的语义关系的“水涨船高”“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借水行舟”“水到渠成”等。
中华民族对事物认知与思维的常规逻辑顺序是“流动铺排”,即从先到后,由浅入深。“水”类成语在进行具体描述或抽象表达时,通常会遵循这一自然动态的认知规律,以时间为线索,采用横向铺排的方式组织语言。例如,“水滴石穿”中的“水滴”和“石穿”;“滴水成冰”中的“滴水”和“成冰”;“江河日下”中的“江河”和“日下”;以及“长江后浪推前浪”展现的新旧更替的自然规律,都体现了时间推移和事物变化的过程。在“水”类成语的词序和结构中,充分反映了基于物质运动和时间进程的认知规律。
体现道德观念
“水”类成语传递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标准与价值观念,如包容开放、谦逊利他等。将“水”作为隐喻,通过“水”类成语来揭示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观是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的普遍语言现象。例如,“水滴石穿”中的“水滴”虽小,但持续不断地滴落,最终能够穿透坚硬的石头,体现了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海纳百川”通过对海洋形象的描写,传递了包容、开放、多元、和谐的价值观念;“一碗水端平”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处理人际关系和事务时所倡导的公平、公正、客观、平等的价值观念,鼓励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追求正义,保持公正无私的处事态度;“水至清则无鱼”倡导人们应具有包容之心,遵循适度原则,保持平衡和谐。
成语“上善若水”不仅是一种哲学思想,也是中华民族价值取向的一种体现。“上善”中的“上”表示“最”的意义,“善”是伦理学和哲学领域内的核心概念,表示“美好、善良、具有高尚品德”的意义,与“恶”形成鲜明对比。由此,“上善”指最高境界的善,即最善。“上善若水”出自《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句话强调了水的无私、柔和、包容、适应等特质,这些特质不仅是道家哲学中“道”的体现,也是人们应该追求的美德。老子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向水学习,从而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进而达到内心的平和与和谐。“上善若水”鼓励人们追求内在的道德美,培养谦逊、利他、和谐、包容等美德,以达到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共处。“水”类成语传递了坚忍不拔、谦卑宽容、开放包容的中华传统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
“水”类成语宛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华传统文化的璀璨光辉,不仅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语言资源和思想源泉,也让我们在全球化的时代浪潮中,更深刻地认识并坚守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作者:何梦宇,系澳门科技大学国际学院国际汉语教育博士研究生)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