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详细内容

【书评】讲好宜宾故事——读郭五林《宜宾往事》||吴亦非

作者:吴亦非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8-08 16:32:25 浏览次数: 【字体:

讲好宜宾故事

——读郭五林《宜宾往事》

吴亦非

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同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指出:“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塑造更多为世界所认知的中华文化形象,努力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篇章。”

可见,“讲好中国故事”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提高国际地位、塑造国际形象必不可少的工作。而笔者正在读的《宜宾往事》正是“讲好中国故事”在宜宾的探索。本书作者是四川轻化工大学郭五林教授,内容根据主讲人在公益直播课堂中讲述的故事为主体,进行整理、修饰、提炼、审定后形成。

全书主体分为11个部分,分别为宜宾的海、宜宾的江、宜宾的龙、宜宾的地名、宜宾的路、宜宾的酒、宜宾的竹、宜宾的人、宜宾的美食、宜宾的学校,以及外一章:走出宜宾。每个部分下,在有限的篇幅中尽可能多讲故事、讲清故事、讲好故事。资料搜集方面,郭教授不拘一格,在立足于现存纸质资料基础上,利用并参考了大量网络资源,极大丰富了资料来源。同时,面对存疑的资料,郭教授也尽可能进行印证,保障故事可信度。不过,令笔者稍稍遗憾的是,本书是根据郭教授的讲稿整理而成,难免口语化程度较重,同时故事讲到兴头上,作者便会补充其他内容,让人读来有“跑题”之嫌。但这并不算大的缺陷,口语化带来了阅读体验中的酣畅淋漓之感,似乎让我看见了一位亲切的高校教授情动于中,手舞足蹈讲故事的可爱可亲样貌。

全书中“宜宾的龙”和“宜宾的竹”内容相对较少,分别只讲了3个故事,且每个故事只有十页左右的篇幅。但恰恰是这最少的内容,却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马鸣溪是新中国第一处恐龙发现地,当初的发现是因为修建公路,没有任何标志证明这里曾发现过恐龙化石。作者感慨万千,不忍曾经的历史就如此被埋没在荒草或车辆疾驰的尘埃之中。宜宾的竹也面临着类似的窘境,不过它的窘境则是被“同行”挤压的。我们每每提到竹,想到的都是“竹林七贤”。六朝松下听箫韶,六朝竹里闻琴谣。世人皆知东南有竹,殊不知西南也有竹。像蜀南竹海,世界罕见且为中国唯一的集竹景、山水、湖泊、瀑布、古庙于一体,同时兼有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的竹文化与竹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还有清凉甘洌、沁人心脾的竹筒酒。

读完此书,我知晓了许多我未曾听说但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历史文化故事,也明白了为何习近平总书记如此重视讲好中国故事的缘由。故事的背后是文化,讲好故事,把故事传讲出去,能让更多的人受到文化的浸润。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借助文化的力量,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得以繁衍生息、延绵强大。一个好的故事就像一杯好酒,或者清香,或者浓郁,味道虽有差异,但共同点是都能让人沉醉其中。这本《宜宾往事》当为讲好中国故事之有益而成功的尝试。其中滋味俱全,让人口内有回甘,胸中有热情。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更好的中国故事的图书面世,弘扬中国文化,涵养中国精神,延续中国文明。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吴亦非(宜宾学院文艺学部202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蒋德均教授书剑创意写作工坊成员)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