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详细内容

突出“研”字,进一步用好教材

作者:杨昊杰(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博士)、何成刚(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发布时间:2023-10-24 09:00:01 浏览次数: 【字体:
  作者:杨昊杰(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博士)、何成刚(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

  近日,中宣部会同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以下简称《概论》)已经出版发行,这是为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材需要的关键举措。《概论》出版发行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广大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一件要事,是亿万青年学生学习中的一件喜事,要充分认识《概论》教材在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方面的重大意义,突出“研”字,进一步用好教材。

  坚持“三个立足”,深入研读教材

  《概论》由导论、17章内容和结语三部分构成,全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新时代伟大实践和伟大变革,是学术界共识性研究成果,具有权威性。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广大一线教师要研读教材,不仅要先读一步,还要深研一层,更要细悟一级,做到入脑入心。

  首先,立足党团结带领人民百余年奋斗史,全面研读教材。整体把握《概论》教材的主题、主线和主要内容,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理论全貌,做到真学真信真用。

  其次,立足新时代十年来的伟大实践和伟大变革,深入研读教材。总结厘清《概论》教材的基本脉络,加强对伟大实践中历史逻辑、伟大变革中现实逻辑和伟大成就中理论逻辑的思考,让历史、现实和理论在教材中“交相辉映”。

  再次,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系统研读教材。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采用发展的眼光和比较的态度,研究分析面临的复杂国际形势和巨大风险挑战,深化对新时代党领导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历程的认识,不断增进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认同,坚定“四个自信”。

  坚持“三个统一”,专题研学教材

  《概论》教材坚持遵循教育规律、突出教学导向,注重贴近青年学生认知特点,适应青少年接受习惯,是把青年学生培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备用书、核心教材,具有适用性。作为第一部全面系统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统编教材,全国各高等院校要坚持“三个统一”组织开展专题研学教材,总体上要阐释好统一编写教材的时代背景和实际需求、教材编写的框架思路和理论创新,为教好课程、用好教材提供科学方法论指导。

  一要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统一,处理好坚定理想信念与坚定真理信仰的辩证关系,信仰真理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基础、前提,研学教材就是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二要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统一,处理好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与学习课程教材的辩证关系,研学教材要与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和学习“五史”结合起来,既要学习教材主要内容,又要把握思想科学体系,领悟蕴含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道理学理哲理。

  三要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处理好理论指导与实践发展的辩证关系,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联系实际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发展取得历史性变革和成就的理论价值讲深讲细,增强新时代青年的实践获得感、能力提升感和前进动力感。

  坚持“三个聚焦”,组织研究教材

  《概论》教材是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建设的重要成果,反映了大中小学思政课的一体化育人要求,为新时代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提供了范本,具有代表性。国家课程教材专业研究平台、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和各高校教材研究机构要汇聚精干力量专门研究《概论》教材,围绕教材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梳理总结成熟经验、归纳提炼基本规律,推动建设高质量教材体系来服务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

  第一,聚焦教材建设机制创新,认真梳理《概论》教材编审用管研全过程各环节,从编写需要、实施方案、团队组建、研讨审核、出版发行和使用跟踪等方面,研究《概论》教材在机制上的创新做法和有效经验,打造教材建设和管理的时代样板。

  第二,聚焦教材育人目标实现,准确把握《概论》教材培养时代新人的功能定位,按照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要求,研究《概论》教材在课程一体化、教学一体化、评价一体化和目标一体化上的核心引领作用,为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奠定教材基础。

  第三,聚焦教材话语体系构建,充分认识《概论》教材作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建设重要成果的理论价值,对标对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战略目标,研究教材对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构建的积极探索,逐步彰显教材话语体系建设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