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详细内容

【论坛】在学思悟中感受思想伟力‖江红英

作者:江红英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4-25 14:45:14 浏览次数: 【字体:

在学思悟中感受思想伟力

江红英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党中央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党同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团结奋斗所作的重大部署,是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部署。这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是“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根本任务是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具体要达到凝心铸魂筑牢根本、锤炼品格强化忠诚、实干担当促进发展、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廉洁奉公树立新风的目标。

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我和大家一样,在眼随文字走的同时,心随思想悟,在学思悟中不断感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力。

一、在学思悟中感受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大精深

(一)理论体系博大精深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事关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出全方位、立体化回答,形成了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相互贯通、内在统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概括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六个必须坚持”,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这一科学体系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系统全面、博大精深,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贯通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这一科学体系系统科学地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二)观点论断博大精深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和体现着党的领导、人民至上、守正创新、胸怀天下等独特观点论断,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世界性贡献,也展现出其观点论断博大精深。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涵盖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根据新的实践对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等作出新的理论根据和战略指引。每一个领域、每一个方面,都展现出博大精深的观点论断,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判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判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判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判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拓展,自我革命是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等等,这些观点与论断都博大精深,是对党的理论的深化发展,也都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思考,深入体会感悟。

(三)覆盖内容博大精深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创新理论,是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它的呈现形式除了党的文件外,大多是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文章呈现的。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为例,几乎无一例外,每篇文章都会不同程度引用古今中外历史文化的相关内容。为方便读者理解,编者特地在文后列出注释。从诸子百家观点到明清学者之言,从古代诗词表达到党的领袖论述,从中国成语到国外言论,跨越时间长河和空间距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习近平总书记广征博引、纵横捭阖,用古今中外的优秀历史文化元素阐释党的理论,赋予这些优秀文化元素新的时代内涵。这些古今中外的优秀历史文化元素博大精深,尤其是其中使用的“典故”博大精深,展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如“政贵有恒”“功以才成、进由才广”“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久入鲍肆而不闻其臭”“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摸着石头过河”,等等。习近平总书记著作理论篇章中覆盖的内容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让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理解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二、在学思悟中感受到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方志工作实践

思想就是力量,旗帜就是方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同样也是新时代地方志工作的根本遵循。

(一)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地方志工作的政治标准

旗帜鲜明讲政治,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政治优势。对地方志工作而言,必须把讲政治放在首位,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坚定政治信仰,提高政治能力,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站稳正确的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完成好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的使命任务。

(二)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地方志业务工作

“存史、育人、资政”是地方志工作的主业,地方志部门必须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到地方志工作实践的各个方面,并以之检验工作实践得失成效。

在“存史”上,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观,实事求是记述历史,展现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把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主题主线记述好,把围绕主题主线而展开并取得的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的主流本质展现好。遵循党对历史问题的基本评价,正确记述、反映历史人物,绝不能抹黑英模人物,做到对党和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

在“育人”上,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观,旗帜鲜明弘扬正气,传播主旋律正能量,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传达正确的立场、观点、态度,引导人们分清对错、好坏、善恶、美丑,激发人们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人们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贡献方志力量。

在“资政”上,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治国理政观,围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使命新任务,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的要求,结合地方志工作,不断提升政策理论水平,不断提升综合分析研究能力,不断提升文字写作表达能力,为党分忧、为党尽责、为民解难,服务中心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

三、在学思悟中感受到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提升修养

(一)坚定理想信念,做到对党忠诚

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牢记党的初心使命,忠诚党的理念信念,忠诚党的组织,忠诚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增强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要把对党的忠诚体现在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体现在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的实效上,体现在日常言行上。

(二)持续深入学习,加强理论武装

中国共产党是学习型政党。党的性质和担负的使命,要求党员必须注重学习、善于学习、不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科学完备、内容博大精深,无论从党性锻炼的角度还是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无论是党对党员的要求还是单位对工作的要求,都需我们不断加强理论学习,要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和政治站位,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把理论学习与地方志工作结合起来,融会贯通,更好地用理论指导地方地工作实践。

(三)加强知识储备,提升品德修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横贯地球东西方,并纵贯历史、现实与未来,要学懂弄通,还必须加强个人知识储备,提升道德品质修养,把党的主张与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做到党章所要求的“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带头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倡共产主义道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四)增强主动精神,投身工作实践

不断强化从政治的高度和全局的视野分析、谋划、开展工作的本领,加强斗争精神的培养,加强能力水平的提升,以主动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工作之中,切实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强的政治定力、科学的思维方法、务实的工作举措,把学思悟的成效转化为推动地方志工作的力量,真正达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

(本文系江红英同志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班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江红英(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

图源:新华社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