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和煦,一等好事仍是读书
“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几位爱书人这样说——
春光和煦,一等好事仍是读书
编者按
草长莺飞,又一年“世界读书日”已然临近。
去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的重要贺信中指出,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贺信中,总书记还对广大党员、干部,对孩子们,对全社会读书提出了深切期望。
殷殷嘱托,时刻萦绕耳际。我们约请几位与书晨昏相伴、深谙读书之乐的专家学者,回忆自己的阅读时光、分享心中的读书情结,与您共同书写“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人生故事,并特别为青少年阅读提供一些建议。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通顺街小学学生在阅读专区翻阅图书。丁根厚摄/光明图片
在湖南常宁市西岭镇,两位老人在阅读图书。新华社发
读者在甘肃敦煌书局看书。新华社发
读者在山西临汾市襄汾县图书馆内阅读图书。李现俊摄/光明图片
童年读物擦亮人生底色
讲述人:儿童文学作家 金波
我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50年代进入大学后开始文学创作。此后近70年,一直在为少年儿童写书。
如果谈及一本对我的生活与创作影响深远的书,那肯定是冰心先生的《寄小读者》,它在爱孩子、爱自然、爱母亲三个方面给了我深厚的情感影响。可以说,我发现童年、发掘童年、再认识童年,大都是从这几个方面进入状态的。这些成了我创作的母体,是我一生的感受,一生的思考。
童年予我的记忆比较丰厚,是我创作的源泉。因身体不太好,不能有过多剧烈运动,那时的我常处于一种静观的状态,喜欢看山、看水,静静地感受大自然、感受生命。这种生活趣味一直保持到今天,我作品中的很多内容都与此有关。
在为孩子写书时,我几乎是带着自己对童年的全部感受和成年人的深刻思考与生命体验来完成的。例如《乌丢丢的奇遇》,这本书创作的灵感来自我的生活经历。小时候,我住在一个很普通的小镇上,最大的乐趣就是在大街上欣赏民间艺人演木偶戏。他们挑着一个担子,一边是道具,一边是行李。当他们把担子放下,一边就成了演木偶戏的舞台。表演时,他们发出各种声音,特别是“乌丢丢、乌丢丢”的哨音。直到现在,这种声音还时常在我的耳边回荡。成年后,我也有了孩子,就用演手偶戏的方式陪他玩耍。但等他长大了,这些“过时”的手偶玩具就都尘封起来了。有一次,我在沙发下面发现手偶玩具的一条腿,瞬间有了一种思考:这原本是一个完整的木偶人,但它丢失了一条腿,怎么再去演戏呢?它的生命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想法让我有了创作灵感,便写了一个寻找完整生命的故事。童话背后,其实有一种思考:一个人的身体和生命有了缺欠,该以怎样的方式寻找与弥补,让生命再次完美起来?
我从事儿童文学创作,与我敏锐地感受童年,一辈子没有离开童年的经历有关。同样,我相信人的一生,唯一不能丢掉的就是童年记忆,它实际上是不断被发现、发掘与丰富的,是一个哲学命题。
对于青少年朋友,我想说的是:一定要多读好书,勤于思考,提高生活质量,读书能够给予我们精神的营养。读书是我们的第二世界,能够帮助我们思考与认识人生。优秀的童年读物,对于厚重人生的底色是有益处的。
少时读书不必惧怕困境
讲述人: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陈平原
在进入大学学习之前,我有八年的岁月是在山村度过的。插队那些年,山村电力不足,一般只能保证晚上六点至八点点灯,偶尔可以到九点。白天忙公家的活,晚上才是自由读书时间。于是,煤油灯成了我乡下生活的永恒记忆。
种田辛苦,且没有其他娱乐,村民们一般睡得早。晚上九点以后,山村基本上万籁俱寂。这个时候,读书效果很好。隔壁大婶看我房间灯光很晚才灭,听说是在读书,很疑惑,问:“有用吗?”我的回答是:“不知道。”我确实说不清读书到底“有用”还是“无用”,只是凭直觉、感兴趣而已。上大学后提及,好多同学都有类似的经历。我后来总结:七七、七八级大学生之所以能在恢复高考后脱颖而出,大都因在插队或农场工作时,没有完全放弃阅读。
很羡慕今天的孩子们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从教材编写到图书出版,从教师培训再到家长支持,整个社会都在鼓励阅读。刚在北大教书时,我常用“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来鼓励学生。后来不说了,除了是“老调”,更因我意识到,每代人读书,其实都有自己的困境,需要自己去认识与克服。
比如说,我常常感叹,自己的山村读书属于“乱读”,拿到什么读什么,毫无章法可言。事后追忆,读了很多没必要读的劣书。读劣书的结果不仅是浪费时间,更严重的是败坏了阅读口味。记得刚上大学那些年,我花了很多时间自我清理,把吃进去的“坏食物”“吐”出来,那种自我否定是痛苦的。好处是这一番清理,让我读书的标准、眼光与趣味,有了明显的提升。
开始,我很羡慕年轻一辈从小读书就得到良师的精心指导,没走过任何弯路。可看多了学习勤奋、知识丰富的学生,有时我会略感惋惜:为什么思考及表达不能放开缰绳,跑一阵子“野马”?在我看来,凡可以传授的阅读经验,都属于技术层面。真正精微之处,全靠自己体会——而且,每个人的感受不一样。在这个意义上,困境、挫折与失误,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良师”。在阅读上,我更愿意年轻人自己摸索着走路,不必惧怕所谓的困境。
经典里深蕴文化根脉
讲述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刘跃进
说起读书,我认为在不同的读书阶段,应有不同的阅读范围。就我个人而言,鲁迅的著作伴我最久。我中学时就开始读鲁迅,直到现在,还经常翻阅鲁迅的作品。还有一类吸引我的书是红色经典,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吴强的《红日》,梁斌的《红旗谱》和柳青的《创业史》,都给我留下了印象。进入学术领域后,正史中的“前四史”伴我时间最久,还有南朝五史和北朝四史,《资治通鉴》也是不断翻阅的史书。
在读书过程中,一个人对我的影响很大。那就是叶嘉莹先生。1977年底我考入南开大学,1979年春天叶嘉莹先生回国讲学,我是先生的第一批学生。她用自己的诗句“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作为开场白,一下子就把我们吸引住了。将近两个月时间里,每堂课,我们都听得如痴如醉,不肯下课。叶先生的课,给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特别是叶先生讲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讲到词的三重境界,引申到人生的三重境界,对我影响极大。是叶先生点燃了我的古典文学研究梦想。
还有一本书对我的影响也很大,就是《史记》。《史记》勾画了司马迁所在时代往前三千年的历史。中国文化极具包容性,在几千年历史中,朝代不断更迭,不同的部落、不同的民族不断地融入汉文化的大家庭里。中华版图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是什么将如此广袤的土地上这么多的人集合在一起?我想,就是中华文化的魅力。而它的根,就在我们的经典里。
读书应该有方法,因人而异,因时而变,不可一概而论。有一种读书方法叫开卷有得,也就是要随心所欲地读书,不设门槛、不设边界,不能功利性太强。读多了之后要有自己的比较,增强自己的学术判断。中国的经典很多,除了一般意义上说的儒家经典之外,还有马克思主义经典、红色经典、文学经典、历史经典、哲学经典,如果向青年朋友推荐,我会优先选择这些。
关于阅读的话题,永远说不完。我最喜欢的还是那句老话:“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这个天下“第一等好事”,还需要广大青年朋友不断发现、不断探索。
长学问就得“啃书”
讲述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曹则贤
我生长在安徽北部的偏僻乡村,高中毕业前读到的课外书有限。记得有一次,我从数学老师那里借到了《一千零一夜》,就着星光读到很晚。在做学问方面,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一本书是库朗的《什么是数学》。受这本书的启发,我开始认真思考什么是物理,逐渐做起“什么是物理”的讲座,一直做到今天。
在我看来,阅读经典原著是学习语言的“钥匙”。上大学时见到高年级同学看英文原著,我也急切地学习英文,曾彻夜阅读英国出版的《阿凡提的故事》。让我从英文转向拉丁文学习的则是一本讲词源的书Word Power Made Easy。后来,多卷本的《电工学与电子学》、德语的《实验物理教程》在我获得实验物理博士学位时提供了帮助。它们让我明白,读书一定要捡厚重的读。
我认为,读书要读“不易懂”的书,理解起来毫不费力的书只能用来休闲。对于欲成为学者和专业人才的人来说,想长学问就得“啃书”。因此,书籍的内容、正确性及言外之意非常重要。
此外,读书还要读学问创造者的书。我曾读过爱因斯坦本人几乎所有的书和论文原文,这样伟大的科学家的亲笔著作,让人更理解什么是科学。我也曾把29卷本的法文巴尔扎克全集借来放在床边,虽然没有全部读完,但这套书让我更理解什么是文学。
在我看来,学者应该博览群书。虽不敢说自己读过很多书,但我读书的种类确实有些“杂”。正是这种驳杂,让我得以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开设“学不分科”讲座,向学生介绍数学、物理、材料、生物学、人文学科等领域的知识。
中国是一个崇尚读书的文明古国。如今,新时代呼唤新的读书人。我殷切地希望各层次的社会机构能注重图书馆、阅览室建设,多提供些让人肃然起敬的“硬核知识”;也期盼青少年能读到高品质的书,树立自身对学问与知识的崇高追求。
亲子阅读温暖人生
讲述人:中国和平出版社社长 林云
从事少儿出版工作多年,我一直沉浸在书的海洋中。
童年时,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苏叔阳先生写的《大地的儿子——周恩来的故事》。看完后,我和父母讨论,这样一个被许多人崇敬的人,是如何成长起来的?我长大后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我第一次认真思考这些问题。我觉得,每个人在成长阶段,都可以阅读优秀人物传记,体会榜样的成长经历和人生选择。到初高中,我喜欢阅读散文,文风清新隽永、从生活中的小事生发人生感悟的作品,给了我积极、阳光的力量。再后来我学习了现当代文学,并以出版为业。
作为少儿出版从业者,同时也是一位母亲,我是亲子阅读的坚定倡导者和实践者。我认为,亲子阅读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也是家长参与、陪伴孩子成长的机会,能够为他们开启一段温暖又丰饶的人生旅程。
当下的青少年图书中,图画书、儿童文学、青少年科普读物广受欢迎。图画书是亲子共读的最佳读本。图画书和插画作品不一样,需要有一个非常好的故事核心,需要文与图的配合,在考虑儿童视角的同时,还要兼顾文学性和艺术性。近几年,中国原创图画书蓬勃发展,产生了不少优秀的作家和画家。读原创图画书,能够让孩子贴近中国的文化生活,无形中对他们进行美育培养。现在市场上的少儿科普书籍也是多种多样,给了大家很多选择,能够向孩子们普及物理、化学、地理等科学知识。
我们正在拥抱新的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少儿选择观看短视频、听播客,减少了纸质书的阅读。我觉得,对孩子来说,碎片化、电子化的阅读方式,不利于阅读习惯的养成,更何况,网络短视频质量参差不齐。腹有诗书气自华,博览群书对青少年依旧是大有裨益的。愿用更多有温度的图书,涵养孩子有气质的童年。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韩寒、李晓、张胜、王美莹、陈之殷、刘彬、王斯敏
《光明日报》( 2023年04月21日 07版)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