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详细内容

【书评】一部高质量全面反映脱贫攻坚的优秀图书——《内江市脱贫攻坚亲历者口述实录》评述‖刘德元

作者:刘德元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3-20 14:17:40 浏览次数: 【字体:

一部高质量全面反映脱贫攻坚的优秀图书

——《内江市脱贫攻坚亲历者口述实录》评述

刘德元

2021年2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宣布: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如何反映和宣传好这一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歌颂和书写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党员干部、社会团体以及社会各界人士,是摆在文艺宣传部门尤其是史志机构面前的一件大事。2021年,按有关部门部署,全国各地相关机构及个人纷纷以不同形式、不同载体对脱贫攻坚这一历史性大事件进行宣传和书写,如新闻界、文艺界以特别报道、报告文学、纪实小说、诗歌、影视、戏剧等形式,方志界则以其独特的方志(年鉴)对这一事件进行记述,旨在为脱贫攻坚留下堪存堪鉴的《扶贫志》,为新时代中国留下幸福满满的《小康志》(简称“两志”)。

从修志经验看,编修志书是一件大的系统工程,其编纂出版周期过长自不必说,而且资料的收集也异常困难。此种情况下,中共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则在编修“两志”的基础上再辟蹊径,以一部《内江市脱贫攻坚亲历者口述实录》(简称《口述实录》)从另一侧面反映和歌颂内江市在脱贫攻坚中亲历一线的典型人物以及脱贫攻坚的艰苦历程。

内江地处川中丘陵腹地,千百年来贫富不均的现象一直存在,贫困人口和贫困家庭代际传递,截至2013年底,内江市有建档立卡贫困村301个、贫困人口21.78万,其中有78016名贫困人口集中在301个贫困村,有139784名贫困人口分散在1328个非贫困村和社区中,属典型的丘陵地区“插花式”贫困。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内江市委、市人民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积极探索丘陵地区“插花式”贫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路子、新机制,重点围绕组织保障、政策支撑、资金投入、人才支持等方面,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组织领导体系、政策支撑体系、投入保障体系,创造性开展“311干部帮扶基层”行动①,探索创新“两集中、三权六化”②投资收益扶贫模式等。截至2019年11月,内江市实现建档立卡的21.78万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0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的6.9%下降为零。2017年至2019年内江市连续三年被省委、省人民政府列为脱贫攻坚综合评价“好”的市(州)。

内江市不仅自己完成了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还对口支援凉山州脱贫攻坚工作。2018年春节前,习近平总书记到凉山州视察,发出了精准施策综合帮扶凉山州打赢脱贫攻坚的号召。同年6月,四川省委组织部印发《凉山州脱贫攻坚综合帮扶工作队选派管理实施方案》。内江市积极响应,从农林、教育、卫计等12个部门先后抽选上百名精兵强将,分别到美姑县、普格县、金阳县、昭觉县、甘洛县、雷波县、喜德县、布拖县、木里县、越西县10个贫困县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在帮扶工作中,涌现出以曹宇、夏天等为代表的脱贫攻坚先进工作者。其中,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挂职布拖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曹宇和威远县扶贫开发局局长刘忠明,在2021年2月25日的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分别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内江市扶贫开发服务中心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2020年,中共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到各县(市、区)、镇、村以及凉山州访谈,采集回大量珍贵音像、图文资料,同时提供第一手资料的还有各县(市、区)党史研究室及其他社会团体。2021年12月,中共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组织整理的《口述实录》由开明出版社公开出版。《口述实录》以前言起笔,访谈口述人48人,编辑实录45篇326千字,每篇实录插入1—5张相关图片,文末附录《内江市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和《内江市荣获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最后垫以后记。访谈对象按市级、县(市、区)级排列顺序,分为内江市、凉山州、阿坝州、附录四部分。编辑原则遵循口述者的身份和语言习惯,生动全面地讲述了内江市在脱贫攻坚中涌现出以黄健、付大为等为代表的市、县(市、区)领导,以曾红军、刘忠明等为代表的组织实施者,以何志兵、张晓勇等为代表的帮扶干部和第一书记,以王启刚、丁胜利等为代表的返乡创业扶贫带头人等在脱贫攻坚中亲历一线的感人事迹。

实录,就是按真实情况,把实际情况记录或录制下来。它是编年体史书的一种,在古代是用来专记某一帝王统治时期的大事,如《明实录》《清实录》等。内江《口述实录》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以脱贫攻坚人物为采访对象,采取访谈者与口述人一问一答的对话实录,生动反映内江在脱贫攻坚中取得的成绩。

从实录层面看,笔者认为,此书有以下7个方面的特色:

一是访谈者与口述人的每篇实录,标题下均以数百字“提要”勾勒全文,提纲挈领介绍了口述人所负责的扶贫地区、扶贫项目和扶贫对象的贫困程度,以及访谈者的访谈内容等,形成访谈者、口述人、编者与脱贫攻坚地区之间的一种时空关联,起到了引领阅读的作用。

二是通过访谈者与口述人之间的现场对话,拉近了编者、读者、访谈者与口述人之间的距离,把访谈者、读者带入口述人所援助的脱贫攻坚现场,使编者、读者、访谈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三是编者、访谈者、口述人,它是一种交叉时刻的写作,它交叉着编者心思、访谈者情思、口述人两地(家乡、家人与援助地区)相思,交叉着读者对于脱贫攻坚的理解。交叉是理解这本《口述实录》的钥匙。从这里出发,我们不仅可读解出访谈者的细密情思,更能体会到口述人的精神实质,从而感受到《口述实录》所承载的时代意义。

四是《口述实录》精巧之处正在于以“时间—空间”的交叉并置,打破了其他记录扶贫攻坚文章中循规蹈矩的线性原则,有效黏合起了编者、访谈者、口述人隐藏在叙事中的支教扶贫、科技扶贫、医疗扶贫、农业扶贫以及电商扶贫的叙事结构。表面上看“时间—空间”似乎退隐在故事背后并没有凸显什么显著意义,但是仔细阅读我们会发现,“时间—空间”的交叉,恰恰构成这本《口述实录》最引人入胜的注释,它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这是脱贫攻坚战中的真实故事,是新时代的交响辉映。

五是采用《口述实录》记录脱贫攻坚的丰功伟绩,它既有故事性,也有纪实性,真诚而恳切地做到了用“口述实录”记录这个时代,记录脱贫攻坚的感人故事。它用访谈者、口述人与编者的交叉,勾勒出“口述实录”所需要的情节转换,以编者、访谈者和口述人的视角,同时展现脱贫攻坚的生动场面。

六是以《口述实录》形式讴歌脱贫攻坚,既可为新编地方志(“两志”)补充内容,也可与文献、档案相互印证。编者对口述资料的编辑、整理以尊重受访者口述原始资料、不删改不添加为原则,同时保持口述资料的客观完整,是这部《口述实录》的底线和特色。

七是《口述实录》现场展示了编者、访谈者与口述人之间的关系,它延续了史学界(文字史料、文物史料、口述史料)的作者风格,相比于志书采用篇章节目体记述脱贫攻坚,《口述实录》则有更为亲历、亲闻、亲见的传统优势。同时对口述人来说,对自身亲历的过往事件却具有天然的亲切感受,也愿意接受采访和表述,这就是《口述实录》独特的优势所在。

因此,《口述实录》的文字是真实的、朴实的,情感是细腻的,它既不是刻意的煽情,也不是空洞的言说,它温情地把一个个脱贫攻坚的故事融入到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宏大背景中,让人感受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脱贫攻坚取得的重大历史性成就。放眼海内外,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上亿人口的脱贫,这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中国力量”!同时,我们还可从《口述实录》中得到某种启示——那便是“口述”的意义正在于为历史提供证言,为脱贫攻坚找到代言,为贫困人口找到希望,从口述人的人生中感受到无限的温暖、记忆和人间大爱。

习近平总书记说,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了每一个角落,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无数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无数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口述实录》让我们看到脱贫地区处处呈现山乡巨变、山河锦绣的时代画卷!

注:

①“311”,指2019年内江市组织实施“311”干部帮扶基层行动:选派3000名干部到农村、千名干部到千户工业企业、千名干部到千户服务业企业开展帮扶行动,助推乡村振兴、“三大攻坚战”、党的建设等重点工作。

②“两集中”,指财政资金集中使用,集中实施产业项目;“三权六化”模式,指通过财政支农资金形成资产股权量化、赋予建档立卡贫困户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财产权和财产收益权,锁定退出目标,实行挂图作战。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刘德元(中共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