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2024-10-26 17:51:32

【温暖的回响——脱贫攻坚四川故事汇】我的驻村扶贫故事‖ 杨超

作者:杨 超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7-29 16:52:02 浏览次数:674 【字体:

e6d32d098683489cbdb52f8196bf4f1a.jpg

我的驻村扶贫故事

杨 超

2019年4月,我被单位派到开江县梅家乡小方城村,成为一名驻村扶贫干部。一年多来,我看到了村民享受C、D级危房改造的开心,村民饮水有保障后脸上露出的喜悦,感受了村民的热情和淳朴,收获了自己的成长和满足。而这一切努力,都源于一个共同的目标:真帮实扶,让小方城村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

04f4687cb2a1408fbed4184c75a6b71c.Jpeg

小方城村聚居点新貌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时刻以他人为鉴,正视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驻村以来,我认真履行驻村干部职责,始终坚持扶贫初心,勇担攻坚使命,脚踏实地,不断学习总结,努力提升自己。回想一年多的驻村工作,对比此前的自己,有明显变化。

初到小方城村时,自己心里还是有落差的。这里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产业发展较薄弱,村上年轻劳动力少,留下的多数为孤寡老人和小孩,是一个典型的山区贫困村。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面孔,一切都得从零开始。

刚开始,我面临着大多数新驻村干部一样的窘境。由于对村民不熟悉,本想热情打招呼,可又不知如何称呼;对扶贫政策不熟悉,不能及时解答贫困户咨询的问题,对方脸上热情洋溢的笑脸瞬间失去了颜色;在调解村民矛盾时,因话语干瘪,显得很被动。解决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成了我作为新驻村干部的首要任务。

公事不多时,我经常邀上驻村同事到村民家入户走访,跟村民拉家常,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慢慢地与他们就熟络了,平时还经常帮助村民做一些实际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国家扶贫政策不熟悉时,我就主动向村干部、驻村同事请教。通过不断学习,将政策牢记于心,相关问题都迎刃而解,我也快速地融入到小方城村这个大家庭里面。

d935af83231645b288660bf74bb7812d.Jpeg

帮助村民晾晒稻谷

在入户走访中,我们注意到了小方城村3组80多岁的老人文会中,他居住在破旧不堪的土胚房中,部分围墙已出现垮塌迹象。通过向村支两委了解,得知老人的儿子曾患有精神病,在新疆打工,工资很低,老人一直居住在自己的旧房子里。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多次向上级乡政府及主管部门报告情况,争取政策,终于在2019年7月开展的“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工作的政策下,落实了文会中的国家危房改造政策,得到2万元的财政补贴。当年9月完成房屋修建,随后老人搬迁入住。现在每次见到老人,他脸上都洋溢着笑容,甚是开心,我也倍感欣慰。

5ddabed560ef46178fbc7e49210211a1.Jpeg

入户走访、了解村民生活情况

要想脱贫致富,将贫穷的帽子摘掉,光靠国家政策补贴是不行的,经村支两委商讨,我们最终确定了“稳住现有产业,寻求新的发展”思路,将原先的输血式补给变成造血式发展。经大家一年多共同努力,“大雅一号”迎来第一批大丰收。后期我们还将丰富村级产业链、扩大产业发展规模,争取把预期规划的中药材黄精种植落实到位,让小方城村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稳步发展。

93b8808b10ad400fabbdc0d3ffca9937.Jpeg

驻村工作队员为“大雅一号”修枝、施肥

在驻村的日子里,看到小方城村困难家庭住进新房子,产业得到发展,村民的问题一个一个得到解决,日子越过越好,我十分欣慰。小方城村的驻村经历是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这块温暖的土地,土地上这群可爱的人,将是我人生路上不断前行的动力。

作者单位:四川省化工地质勘查院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