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2024-10-26 17:51:32

【温暖的回响——脱贫攻坚四川故事汇】扶贫是我人生重要的一课(张媛)

作者:张 媛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5-28 14:18:18 浏览次数:448 【字体:

e6d32d098683489cbdb52f8196bf4f1a.jpg

扶贫是我人生重要的一课

张 媛

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在其名著《人类群星闪耀时》中说过,“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

我是北川县水务局一名普通工作人员,是全县众多脱贫攻坚帮扶干部中渺小的一员。回想入户帮扶的日子,茨威格的话像是专门说给我听的。我庆幸自己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并为之作出了无悔的奋斗。尽管,这个使命,刚开始带着“任务”,甚至还带着某种程度的“强制”意味。像其他工作人员一样,根据县委县政府安排,县水务局所有干部都被安排了入户帮扶任务,我被分到禹里镇慈竹村一组接亲帮扶12户非贫困户。

说实话,我心里是发怵的,甚至可以说带着几分抵触。

我是一个生长在城市的孩子,如果不是入户帮扶、走村窜户,我就是人们经常嘲笑的连麦苗和韭菜都分不清楚的那种人,更别说熟悉农村生活,怎么和农户说话,怎么和农户打交道了。但就像是一场考验,时势把我仓促地推进了这个陌生的课堂。我就像一个刚入学的小女孩,紧紧攥着手中的笔,睁大了眼睛,开始迎接这未知的一课......

邓绍全,我的一个帮扶户。我永远忘不了第一次见到他的场景。黑黢黢、脏兮兮的破木门边儿上,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佝偻着身子,一手扶着门边,一手拿着两个刚拾得的鸡蛋,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皱纹,目光呆滞地打量着陌生的我们......院子里,乱七八糟地堆放着木材,一些破旧的农具夹着污渍的儿童玩具,东倒西歪地散落着,一脚下地,跳跃腾挪也避不开的满地鸡粪。里屋,灶上一摞几天未洗的锅碗,一小碗已熬得半糊的南瓜粥,没有菜、没有硬化过的地面,也许是因为漏雨,满屋水坑。墙角摆放着一张老旧的木板床,床上堆放着破旧的衣物,灰黑色的被条、发黄的枕头,一股股刺鼻的味道......

得知我是帮扶他的干部时,老人露出了笑容。但看着这样一个几乎“无可救药”的家,怎么帮啊,我的心凉到了谷底,刹那间打起了退堂鼓,几乎有抽身离去的冲动。但也就在那一瞬间,心里却油然而生起另一种感觉,仿佛有一个声音对我说:不能逃课!那以后,我几乎每天都要到老人家走访一次。老人每次看到我都很高兴,把我当作了他的孙女,总是不停地跟我讲过去的往事,拉扯几个孩子的艰辛......说实话,他说的许多话我都没有完全听懂。他也不管我听没听懂,就是不停地讲。我也是在走访其他人家和向组长了解后,才大致知道他的情况。

老人今年八十多岁了。老伴儿病故后,就剩他一个人过了。老人育有四个子女,三个女儿都远嫁外省,很少回家。老人家一切事务都由儿子打理。第二次走访时,我正巧碰到了他的儿子,满身的灰,正在家里做活。看起来,很憨厚的一个人。通过交谈,我了解到,儿子和老人是单独的两个户头,房子也是分开住的。儿子的房子是地震后重修的,屋内有吊顶有地砖,看起来也不错,就在父亲房子旁边。儿子自己经营着一个卖豆制品的小生意。平常,他负责在家里制作和送货,媳妇在市场售卖。老人一个人住用不了多大地方,儿子就把父亲的房子最里面的一间,用作老人日常起居,其他的都用作加工坊和仓库。长期熏烤豆腐干,本就老旧的屋子四壁都被熏得黑糊糊的,地面一摊摊滤过豆渣的废水,发出一阵阵酸臭的味道。

我不理解农村儿子长大了分家分户是什么概念,更想不明白,儿子新建的房子就在旁边,他又占用父亲的屋子来作作坊,为什么就不能把自己的好房子给父亲腾一间居住?我们这么辛苦的奋斗,不就是为了给自己和家人更好的生活么?难道分了户、分了家,把骨肉血缘也分开了么?于是,我从天天跑邓大爷家,变成了天天跑他儿子家。我跟他拉家常套近乎,总是有意无意地提醒,父母生养我们不易,我们作为子女,在自己有能力的情况下,趁父母健在的时候,有义务和责任让父母的生活也过得更好,不要让父母走了,遗留给我们愧疚的心情。我还向他宣传“两改一建”“危房改造”等补助政策,鼓励他为父亲改善一下住房条件。我自掏腰包,帮老人买洗衣粉、洗发露、床单被套等生活用品;买了衣柜,帮老人把堆在床上的衣服收拾进衣柜;为激励他的改房热情,在给局领导汇报研究后,局里还帮忙联系爱心企业为他捐献水泥、让利砂石......或许,是我这些行为感动了他,又或许是老人收到衣柜时落下的泪水触动了他,又或许是他也想整修他的作坊,总之最后,他为老人改善了起居环境。

后来,当我再到老人家时,老人居住的那间破败潮湿阴暗的小屋子敞亮整洁了许多,几只小土鸡仔在院子角落的栅栏里活蹦乱跳。虽然,老人还是一个人孤单地住在一边,没人陪他说话排解寂寞,可我相信,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的。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经过这件事,我也在心里暗暗祈愿,所有老人特别是在农村辛苦劳累了一辈子、好不容易拉扯了一群子女,到老了落下一身病痛的老人,能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安享晚年。同时,我也常在想,天下的儿女们,尽孝一定要抓紧啊!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事。这世上有一些事情,当我们拥有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拥有。

后来,我还走访了很多贫困户,每一家都有不同的故事,也有不同的感触。在扶贫这条路上,我深深地感到,扶贫不仅仅是任务。每一个贫困户,都积攒了许多无奈的苦难故事。如果你没有走进过他们家中,没有看到过他们勤劳的身影,没有倾听过他们不为人知的心声,你就不算真正走进了他们、了解了他们。也只有和他们交流才能真正了解他们;只有打开他们的心扉,弄清致贫的症结,才能因症施策,更好地帮助他们。

回顾入户帮扶的历程,我累过、哭过、笑过,也快乐着。而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在一次次跟贫困户的接触交流中,这些平凡的人带给我心灵最深的感动。那些从悬崖峭壁上生长出来的力量,让我懂得了什么叫不屈的生命之花常开不败;那些面对艰难困苦时迸发出的笑声,让我聆听到了生命拔节生长的声音。我常常在想,如果没有入户帮扶,我还会是现在的我吗?

作者:张 媛(女,绵阳市安州区人,供职于北川县水务局)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