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2024-10-26 17:51:32

【温暖的回响——脱贫攻坚四川故事汇】扶贫路上的“二孩爸妈”(唐雪莲)

作者:唐雪莲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5-28 11:40:37 浏览次数: 【字体:

e6d32d098683489cbdb52f8196bf4f1a.jpg

扶贫路上的“二孩爸妈”

唐雪莲

全国放开二胎。今天这个有了,明天那家生了。“晒娃”是朋友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在乡镇负责扶贫工作,今年已36岁了,再不计划老二,可能就晚了。

26209ec1d0df4b6fbbc1872d5622b54c.Jpeg

怀孕就像怀才,久了才看得出来。她孕吐有些严重,不过,已是过来人了,显得不太娇气。五个月了,肚皮鼓鼓的,孕味十足。她每天上班、下班。周末按时做产检。

医生告诉她:小家伙健康着呢。

“我没法照顾你,你要当心点。”他说。她刚刚怀上孩子,他却被组织安排到关内当“第一书记”,带领全村群众精准扶贫。这个村在 2017 年底将退出“贫困村”序列。这是一个极为偏远的乡镇,交通很是不便。公共汽车班次少,加之寒冬腊月夜长昼短,回趟家最少也得一两天功夫。因为工作忙,他很少回家。

按医院规矩,7 个月后需每月产检,8 个月后就得每周产检。她产检所在的这家医院“生意特火爆”,每次都得提前网上预约排号。不少孕妇做产检,家人前呼后拥,似乎高贵荣华之极。她是看不惯的,简直给医院添堵!她素来独往,这样方便快捷多了,上午做完产检,下午两点可以准时赶到单位上班。

“真是女汉子”,单位同事说,“女人家,还是不要太逞强。”其实,她又何尝不希望呢?宝宝 4 个月的时候,她和同事下村验收扶贫村道,重重地摔了一跤。后怕了好几天。结果没有出问题,自然也就好了伤疤忘了疼,又腆着大肚皮,走村入户,来去自如。

扶贫工作,加班是常态。局长们白天当村委会主任,处理村上事务;晚上当局长,处理单位业务,个个都忙。县长有句话当时很火:到了脱贫攻坚攻城拔寨关键期,要把每天都当作是星期一。领导们跑得快,下属们当然不能歇。

他隔三差五都会打个电话回家,嘘寒问暖。她心里暖暖的。虽然没有贴身伺候照顾,但是满满的牵挂溢于言表。

工作之余,她一样一样地精心准备着:衣物、包被、鞋帽、纸尿裤、奶瓶......

她没有指望他,也指望不上他,早已经习惯了。幸好娘家离得近,大女儿就寄放在那里,娘家人帮着管吃管住管上学。如果不是 5·12 汶川特大地震,如果公公婆婆还活着,该多好!六月,扶贫工作如火如荼。村上,第一书记、书记、村长组织群众,正加紧改厨改厕建入户路和院坝。帮扶工作组、结亲帮扶干部正在逐户对标“两不愁三保障”开展自查,准备迎接重督组新一轮全覆盖目标督查。晚上,他们把群众组织起来,在村委会会议室或是大的院子里,宣传脱贫政策,倾听群众心声,共商脱贫大计。

这其中少不了他的身影。

五年一次的乡镇换届在即,涉及到多位领导变动,唯独镇长没变,依然是处理各种事务,包括扶贫在内。镇长已经癌症晚期,除了党委委员们,其他同志都不知道。他们像保守党的秘密一样,没有人泄露半点消息。可是,她是知道的,她的一个朋友告诉过她。她想,临产再请假,把扶贫工作做得扎实一点,就可以为镇长多分担一些。

预产期将近,她不禁有些担心。毕竟,生孩子也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而且是事关两条人命。她,有时竟然会疑神疑鬼,不由得各种担心。每天晚上,按医嘱认真数胎动。只要胎动正常,就大可放心。胎动频繁或不太动,她就到附近医院做胎心监测。 夜黑也不可怕,因为有宝宝陪着呢!

“胎动好厉害啊,我是不是要生了。”她打电话给他。“那我喊我姐过来”,他说。

“哎,算了。我等你吧,今天都星期四了。”他说,“我先观察一下,不用担心。”她有些无助,更有些难过。这个时候,家人的重要性就显得更为明显。

过了两天,已是周末。全县所有机关事业单位依旧不放假。“不放假总可以请假吧?”她实在是不舒服,“算了,没他也一样生。”在姐姐陪同下,她进了医院。

“已经破水两天了,你们才来”,医生边检查边抱怨,“你们知道脐带滑落的后果么?赶快住下来,马上安排手术”。她终于意识到情况的危急,她好后悔,她恨不得医生马上过来,忽的划开肚皮,取出小家伙。

护士听了胎心,一切都还正常。各项准备立就,她被推进了手术室。凉飕飕的麻药逐渐浸入,那对于疼痛的敏感正悄然消失。 医生动作麻利又娴熟,只听得剪刀般的咔咔声。伴随着清脆又响亮的“哇哇”声,隆起的肚皮瞬间小下来。这个鲜活的小生命她来到了人间! 这边医生忙着缝合伤口,那边护士悉心料理宝宝。半个小时左右,她被医院护工推出手术室。宝宝就乖乖地依偎在妈妈的身旁。 她的小嘴有力地吮着小手,砰砰作响;她的双腿坚实有力,努力前蹬;她的脸圆润又光滑,小眼睛好奇的左看右看。

“老婆辛苦了,我正在往回赶。”电话那头是孩子父亲的声音。“雨季断道,我们正在翻山。”

“没事,我们很好,注意安全。”她,有些不悦,但是隐藏得很好,丝毫未让他察觉到。

妇产科的病房到处洋溢着生的喜悦。真的是二孩时代,医院病床满员。他们母女俩也挤在三人间的病房里。医院陆陆续续有人出院,也有不少产妇腆着大肚子在楼梯爬上爬下,手术室和产房不时推出母子或是母女。

夜半时分,过道的椅子上躺着不少家属。大家都睡得呼呼的,偶尔可以听见婴儿的啼哭声。小宝贝在摇篮里也酣然入睡。 她翻来覆去睡不着。降雨持续了快半个月,北川到处泥石流、滑坡,交通干线断道。扶贫工作任重而道远啊!

凌晨两点,他赶到了医院。虽然是过来人,竟然也有初为人父的兴奋,加之各种忙,居然一夜未眠。

第二天上午,他刚合上眼。乡政府办公室打来电话:明天上午,重督组又要到你们村督查扶贫,请你......

作者简介:唐雪莲(四川北川人,供职于北川羌族自治县政协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