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2024-10-26 17:51:32

小手牵大手 脱贫路上一起走

作者:张 青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4-07 09:53:27 浏览次数: 【字体:

f045b916599e427399414d709e3adfcf.jpg

小手牵大手 脱贫路上一起走

张 青

在全县脱贫攻坚的日子里,北川县香泉乡黄江义务教育学校发起了“小手牵大手,脱贫路上一起走”的教育扶贫活动,学生、老师、家长心手相牵,共赴小康。

c9e1069b08aa4afe8ac91ea76e4823b3.Jpeg

小手牵起大手

初三一班学生孙淼沂的父亲孙国均经常爱给别人讲这样一个稀奇事:“我们幸福村有十几个孩子在黄江义校读书,每家都有‘家庭作业’呢。孩子每周末回来都会检查我们的‘作业’,被子叠得是否整齐,院子打扫得是否干净。孩子随时监督着,做家长的也自然不好意思偷懒了,全村的环境卫生和精神面貌都有了很大改变。”原来,黄江义校在全县脱贫攻坚期间开拓创新,制定了“小手牵大手,扶贫路上一起走”的行动计划。这个计划的要领是通过学校给学生宣传、普及各级党政有关精准扶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策部署,再由学生跟家长宣传,带动家长及整个社会知晓脱贫攻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学生、家长和广大群众讲文明、爱卫生的良好习惯,共同创建整洁有序、卫生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各班指导学生利用周末、假期等时间,分别给爸爸妈妈开家庭会做培训示范、提要求,然后一起动手整理院落、打扫卫生,美化家庭居住环境,传播文明礼仪,再把这些活动拍成照片或录成视频上,传到班级微信群进行展览,写成心得体会进行交流,学校随时予以表扬和鼓励。班主任和“结亲”老师全面了解每位学生与家长互动的情况,从而更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有效办法,不断提高学生以及家长的生活幸福指数和对扶贫攻坚工作的满意度。全校相继开展了“乡村环境小卫士活动”“小手牵大手,共创洁美新家园”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小手牵大手,文明伴我走”主题班会、“小手牵大手,脱贫路上一起走”手抄报等项活动,成立了“小手牵大手清洁小卫士行动队”,组织学生走上街头、走进社区、深入乡村拾拣垃圾、打扫卫生、清除“牛皮癣”;每周收集学生心得、家长心得、老师心得,分享优秀心得体会;每周升旗仪式,值周老师现场采访学生,进行“小手牵大手,扶贫路上一起走”的信息反馈,选取优秀的学生做演讲汇报。

“小手牵大手”,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学生的变化,也让我们看到了通过学生这双小手带动家长这双大手的变化。

大手握住小手

我带的班级里有一位这样的“特殊儿童”,他叫陈水平,是由唐校长专门到他们家“请”回来的学生。他们家比较远,开车都需半个小时左右,紧接着又是一条羊肠小道,只能搭乘摩的进去。那天唐校长搭乘陈水平父亲陈云邹的摩的到了他们家,第一次见到陈水平,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不说话,只会“傻”笑,衣衫不整,生活还不能自理的样子。他的家庭也是十分贫寒,母亲智力低下,父亲体弱多病,曾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唐校长向陈水平爸爸讲解了教育优惠政策,承诺陈水平在校可以免餐费就读,并可申请建档立卡贫困户救助金,终于,陈水平父亲同意了带孩子来到学校。

记得第一次见到陈水平时,他不敢抬头看我,也不说话,也许是第一次见面,他还不熟悉我,有些腼腆。我带着他爸爸和他在周老师那里领取了学校免费为他提供的生活必需品,随后去了宿舍铺床,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在跟他说话,希望能得到他的回应,终于,他对着我叫了一声“张老师”。

回到班级后,最开始他的话很少,也不去跟别的同学玩,但是经过一个多学期,我看到了他的改变:能和同学们一起玩耍;知道在吃完饭后,要把餐盘洗得干干净净;上课不说话也不闹,听见别的同学回答问题,偶尔还能“跟跟风”;他负责教学区域一角的打扫,每天吃完早点后,不用任何人督促,他就会自己拿起扫把或者拖布去打扫;偶尔还会夸女老师长得漂亮,主动和男老师聊天。尤其是这学期,我班任课老师私下与我交流,说水平哥现在上课很乖,还会认真完成老师给他布置的简单作业。他慢慢的融入到了七年级二班这个大家庭,话也多了,有时候看见我要去教室,会飞快地跑回教室向正在吵闹的同学们“通风报信”,也会在每周五送他们放学的时候,主动地跟我说:“张老师,拜拜”......也正是因为他这种“傻傻、可爱”的性格,同班同学,全校同学乃至学校老师都亲切地称呼他为“水平哥”。

偶尔,我也会在他表现好的情况下给他一些小奖励,水果、卫生纸、运动裤等,他每次都跟如获至宝一样,紧紧地拿在手里、而他父亲,更是对国家政策、学校和老师赞不绝口,说孩子回到家里,经常对他说学校里的每个老师都很关心自己,所以很喜欢、也很享受校园生活。他感到很庆幸,感激学校,感激每一位老师对他孩子的关心和爱护。而他自己的病不仅治好了,还跑起摩的出租,家里条件也一天一天好起来,真正过上了好日子。

要推动“小手牵大手”,作为老师还要主动伸出自己的“大手”去握紧每一双“小手”,尤其是那些有些身理或心理缺陷的小手更需要大手的温暖。我牵住了“水平哥”的小手,他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在我心里也像鲜花一样绚烂。

温暖别样的手

在教育的百花园中,百花吐艳离不开园丁爱的汗水;在金秋的果园里,硕果累累离不开耕耘者的奉献;在寒冷冬季里,需要送教上门的孩子们更是离不开“天使老师们”的悉心呵护。

2019年秋季才开学的那个周末,唐校长要我跟他去紫霞村送教上门,于是,我也见到了我们的送教对象——张龙。

记得那天是个周五,学生放学后,我便坐着唐校长的车一起去紫霞村“送教”。

那天下着雨,紫霞山上雾气很大,能见度不超过五米,驱车四十多分钟才赶到张龙家。

进入张龙家后,我看见张龙正在堂屋里来回走动,与我想象中不太一样的是,这个孩子穿着虽然十分干净,但是由于身体有缺陷,不会说话,智商也明显跟不上同龄人,还很害羞。唐校拿出了零食和奶给张龙,张龙很是开心,他拿起一瓶酸奶,把吸管袋随手扔在了地上,我告诉他垃圾要扔在垃圾桶,不能随便乱扔,示范了几次后,他似乎才明白了一点,后来他吃了雪饼,就知道把包装袋扔进垃圾桶了。张龙的婆婆拿出了积木,说张龙平时最喜欢玩堆积木了,于是唐校长蹲在地上,一起陪张龙玩堆积木,巧妙地引导张龙慢慢地分辨出大小;得知张龙喜爱画画后,我拿出了提前准备好的小黑板,教他画太阳,他也能慢慢地学会画圆,而我,也能感受到他的那份喜悦。

这次送教上门,让我感受到了教重度残疾孩子比教在校的智障生还要难得多,想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一个知识点,一个康复动作可能要教几十遍,甚至还不一定教得会。但我相信,只要有爱,这些残疾孩子就能沐浴到阳光,只要有足够的耐心,经过“文火慢炖”,他就一定会燃起生活的希望。此次送教之后,我们学校每周都会轮流派两名老师去送教上门,带给张龙一点一滴的新知识,一点一滴的新希望,让他了解到这个世界上还有更多美好的事物,打开了他那长期关闭着的心灵窗户。送教,不仅仅送的知识和梦想,更重要的是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我们把“大手”伸进农家握住残疾孩子的“小手”,流下了汗水付出了艰辛,但那双曾经无助的“小手”也许会因爱长成明天坚毅的大手。

(作者单位:北川羌族自治县香泉乡黄江义校)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徐高芳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