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2024-10-26 17:51:32

“第一书记”与尤日村的那些事儿

作者:何 剑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4-06 11:27:05 浏览次数:450 【字体:

“第一书记”与尤日村的那些事儿

 

 

健康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一环。2016党中央、国务院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实施以来,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积极推进阿坝州壤塘县蒲西乡尤日村等脱贫攻坚工作,连续两年在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驻村帮扶考核中获评第一等级。先后派出两位驻村干部助力脱贫攻坚,成功助推尤日村顺利通过县、州、省三级脱贫摘帽工作验收。

壤塘县是阿坝州地理位置最偏僻、工作条件最艰苦、经济发展最滞后的少数民族贫困县。尤日村海拔3400米,地处壤塘县南端距离蒲西乡人民政府15公里,是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为辅的高原藏村,也是国家深度贫困村,全村10751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7116人,因病致贫、经济基础很差、自然条件恶劣、缺乏致富门路一直是影响村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20181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再次选派的骨干力量母鹏,与第一任驻村完成工作交接,接任四川省阿坝州壤塘县蒲西乡尤日村第一书记。母鹏表示,将紧密围绕扶贫工作规划,真情帮扶助脱贫,全心全意解民忧,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成长,一以贯之强定力,一张蓝图绘到底。

 

巴尔让励志故事

巴尔让是尤日村二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311月,巴尔让放牧时,山上的滚石将其左小腿砸伤,当地医院诊断为右侧胫骨中下段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右胫前皮肤坏死伴缺损2013-2016年的治疗期间,漫漫求医路让家中负债累累,由于一直未得到正规系统的诊疗,落下残疾,属于典型的因病致贫。巴尔让一家的生活陷入困境,妻子向准伤心不已,巴尔让却有一句让她宽心的话:我还有一条腿,哪会穷一辈子,哪怕只有一条腿,我也要站起来!20169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派出骨科、麻醉科等专家组成的外科手术团队,专程前往壤塘县免费为巴尔让进行了截肢手术,还为他送来了1万元的营养费。随后,巴尔让装置义肢,恢复了基本劳动能力。世界上没有不能治愈的伤痛,一切曾经沉沦的失去,会以另一种方式回来。

母鹏深入了解到巴尔让个性坚韧、踏实肯干,有强烈的致富意愿,但因截肢后无法上山放牧,让他内生动力不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扶智就是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母鹏从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出发,探索激励性扶贫机制,在和巴尔让本人沟通后,决定为他争取一个创业项目。经过对尤日村周边村情实地调研,母鹏向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争取资金,计划为巴尔让修建一个洗车场。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党政领导大力支持,并为这个项目取名为圆梦,鞭策巴尔让一家成为尤日村脱贫致富的榜样引领,带动大家携手迈向新生活、新征程。20186月,圆梦洗车场开业,不仅承载着巴尔让一家脱贫的梦想和希望,也表达了母鹏带领尤日村决战脱贫攻坚、共赴小康之约的坚定信心。巴尔让表示,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也感谢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我们家懂得感恩,能自己动手干的活,绝不浪费每一分钱。

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爱它。坚持也是一种人生态度,一条腿的人生也很精彩,巴尔让一家凭借坚强的意志、勤劳的品质努力的生活着,步入脱贫致富的广阔道路。

201910月,四川省2019年社会扶贫工作推进暨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举行,会上宣读了《四川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表彰2019年全省脱贫攻坚奖的决定》巴尔让荣获“2019年四川省脱贫攻坚奖先进个人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谢建平心中感慨万千:对尤日村,川北医附院人有着深情厚谊。巴尔让作为该村因病致贫的典型,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切实发挥健康扶贫特色优势,充分运用医疗资源和技术力量,不仅帮他站起来,更帮他富起来,这是对川北医附院人坚守扶贫初心,勇担攻坚使命最真实的写照!

尤日村像巴尔让这样因病致贫的村民不止一位。贫困户多姆姐患有脊髓空洞症,这是脊髓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病变,仅诊疗就花光了全部积蓄,还需长期服药,她的儿子热尔拉是藏区“9+3”毕业生,刚毅不屈的孝子体贴入微,因考虑照顾母亲方便,没有在外面找工作,一直就近务工和采挖虫草维持极其困难的生活。母鹏了解情况后,让多姆姐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了详细检查,并免去了医疗费用,在为期半个月的诊疗后,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和缓解。同时,为方便热尔拉更好的照顾母亲,经母鹏多方协调,安排热尔拉在村委会资料员岗位工作,月收入为1800元。母鹏因户施策,对每位贫困户均制定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建立各类民生台账,记录各种民情冷暖……

 

第一书记在路上

舍小家为大家、将他乡作故乡,远离亲人、远离都市,母鹏克服山高路远、通讯不畅、语言不通等各种困难,每日坚持走村入户,和村民们同劳动、干农活、话真情,拉家常、聊农事、问冷暖,面对面、实打实、心贴心的了解27户贫困户、80户非贫困户的生活条件、家庭成员构成、收入来源和子女就学就业情况、致贫原因等,通过走访老党员、老干部,聆听尤日村的历史,更加深入了解村集体经济、党建工作、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挨家挨户为群众量身制定脱贫措施,带领群众破除陈规陋习,发展集体经济。

走访过程中,母鹏了解到尤日村村民受戒杀惜售思想影响,全村草场可利用面积15万余亩,牦牛存栏却不足3000头,出栏率不足5%。母鹏开始关注全村最大的产业——畜牧业,反复鼓励养殖户出栏牦牛,同时,利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支持,以集体经济+联户牧场为突破口,开展以购代捐活动,解决尤日村牦牛肉销路问题,让村民的劳动成果价值最大化,让帮扶的热度温暖全村村民。目前,尤日村集体经济每年为贫困户分红3500余元,非贫困户分红400余元,村集体分红4万余元。2019年全村牦牛存栏量5000余头,出栏率达到10%,全村靠畜牧业增收近300万元,为村民经济增收提供了持续保障。

扶贫五年来,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党政领导、医护专家组成义诊巡诊队伍,先后13次共计300余人次前往尤日村开展健康体检、送医送药活动,诊疗患者5000余人次,免费发放30万余元的常用药品,捐赠60余万元的医疗设备,发放健康宣传手册8000余份。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谢建平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川北医附院人勤于实践出实招、精于创新下实功、甘于付出求实效,在一如既往的精准把脉、对症下药、真抓实干、科学施策下,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兑现了向513位尤日村村民的庄严承诺!2020年,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将走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确保全面建成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

山海之间,揽云淡风轻,扶贫济困,持大爱情怀。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地处川陕革命老区,在实现全民健康、全面小康的路上,将继续发挥川东北地区医学技术中心的主力军作用,在支医帮扶、防灾减灾、健康宣教等方面,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狠抓健康扶贫,积极践行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徐高芳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