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2024-10-26 17:51:32

【温暖的回响——脱贫攻坚四川故事汇】陈昭敏 杨秀 唐锋 ‖ 喜德县正洛村“变形记”

作者:陈昭敏(喜德县人民法院新闻宣传中心) 杨秀(凉山广播电视台) 唐锋(喜德县委组织部)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3-14 16:49:59 浏览次数: 【字体:

喜德县正洛村“变形记”

陈昭敏 杨 秀 唐 锋

凉山州喜德县洛哈镇正洛村,平均海拔2700米,辖5个村民小组,行政区域面积25平方公里,总人口203户836人,贫困人口180户766人,贫困发生率达91.62%。该村是喜德县人民法院对口帮扶的贫困村之一,喜德县人民法院派出驻村工作队1个,驻村第一书记1人,帮扶队员2人。

正洛村旧貌

加班中的驻村工作队和三职干部

近年来,洛哈镇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全面落实惠民工程,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让正洛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正洛村旧貌

联乡领导政法委书记熊佐德(正中穿蓝外套者)与驻村工作队在老脱贫攻坚指挥部召开“五个一”帮扶工作推进会

正洛村山顶上是以前老村部所在地,一间间土坯房,是老支部活动室和贫困户们以前居住的房子以及牲畜圈,土坯房没有窗户,屋内漆黑一片,一边住人、一边做饭、堆东西,没有厕所,漏风漏雨生活条件相当艰苦,有的甚至人畜混居。

正洛驻村工作组组长吉布木呷副院长组织干警到正洛村宣传扫黑除恶左一吉布木呷

2016年,正洛村开始实施异地扶贫搬迁工程,在距老村落近5公里的地方修建了集中安置点。如今,走进正洛村集中安置点,映入眼帘的是栋栋新楼房,另一边是历经沧桑的灰旧土坯房,新旧对比,见证了正洛村的巨大变化。

村民吉布研坡家老房子

村民吉布研坡家新房子(右一为喜德县人民法院帮扶责任人孙皓)

村民吉布研坡的新家是一栋两层的楼房,通风、采光条件很好,厨房、卫生间布置合理,家具和生活用品等一应俱全,从不到60平方米的土坯房,100多平方米的崭新楼房,吉布研坡的妻子阿牛伍机说,他们做梦都没想到。

“以前路不通,水也不通,交通又不方便,所以卫生也管不了。国家给我们修了新房子,现在车路就通到门口,水通到家里,沙发、电视这些也有了,什么都有了,以前都没有想过这辈子会住上楼房!”阿牛伍机高兴得合不拢嘴。

吉克比古家老房子(右一为喜德县人民法院干部龙学英)

吉克比古家新房子

“现在生活好了,就经常给孩子洗澡,教育他们从小要讲卫生。把娃娃们送去上学,我们大人到外面去打工,生活过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富裕,将来孩子们念书有出息了,日子就更好过了。”阿牛伍机满脸期待地憧憬着未来。

新修建的集中安置点

在正洛村村内像吉布研坡一样享受到异地移民搬迁政策的有37户贫困户,享受到彝家新寨政策的有14户贫困户。村外的,除了有40户集中搬迁到喜德县甘哈觉莫大型集中安置点以外,其余的都因为2012年的特大洪灾自发搬迁到了普格、西昌、德昌、昭觉等地分散居住。虽然他们搬迁出去了,但同样和村内的贫困户一样享受了彝家新寨政策。

正洛村老脱贫攻坚指挥所

新村委会以及脱贫攻坚指挥所

喜德县人民法院驻正洛村工作队队员孙皓告诉我们,正洛村村上共建有3个集中安置点、3个集中养殖小区,户“六有”(有义务教育保障、有基本医疗保障、有住房安全保障、有安全饮用水、有生活用电、有广播电视)全部达标,家家都有电视、沙发、四件套(茶几、电视柜、桌椅等),贫困户也全部搬到新房子里面了。

正洛村村民老房子(右一为喜德县人民法院帮扶责任人金波)

正洛村村民老房子(左一为喜德县人民法院帮扶责任人金波)

不仅要让贫困户搬进新家,还要让贫困户能致富、能发展,这是驻村工作队和村三职干部共同的目标。为了让贫困户致富,他们决定发展高山生态牧场。

2016年底,正洛村组织18户农户以垫资入股的形式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马果牧场,通过在高山草场放养小黄牛,开启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大梦想。

“经过一年的精心筹备,到2018年,正洛村牧场正式运营,共投入产业扶持基金50万元,这些钱借给贫困户以垫资入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以股份来分红。高山草场面积有一万五千亩左右,所有的黄牛都处于放养状态,无人看管。”孙皓介绍说。

为增加贫困户能比布体的收入,工作队和村干部决定让他来管理牧场。为增强牛的体质和抗病能力,能比布体找了兽医学技术,每半年给牛吃一次打虫药和健胃药,像对待家人一样关怀他们,如今这些牛长势良好。

能比布体和牛群

能比布体告诉我们:“精准扶贫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如果不是共产党,我们这些贫困户也不会有那么多牛。以前住的房子也是土坯房,共产党真的太好了。现在房子也给我们修了,路也通了,以后要靠我们自己好好争取,努力奋斗,一定会富裕起来”。

马果牧场目前已有本地高山黄牛110多头,一头牛的养殖周期在3年左右,合作社收益的10%归村集体经济所有,20%由全村村民分红,剩余70%由垫资入股的农户分红。今年正好是第一个收益年,目前已实现收益6万余元,预计在2020年实现收益20万元以上。

“2019年底,我们还新增加了正洛1号乌金猪养殖项目,已在今年3月正式投产,发展初期有33头小猪,一部分免费送给贫困户代养后回购,一部分由养殖场养殖。

乌金猪养殖场

除了合作社分红,村民还通过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孙皓和第一书记胡琏告诉我们,就近的老百姓就可以到养殖场打工,然后还通过广东佛山援建这条线进行劳务输出,同时鼓励村民开展种植业,收购他们的土豆、玉米等作为饲料供应养殖场,以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村内通过公益性岗位、种养殖等解决204余人就业问题,2020年输出了10余人外出务工。“从这些方面解决老百姓收入实际问题,有地方挣钱了,2020年全村180户贫困户已如期脱贫”。

正洛村帮扶干部迎接省检中

驻村工作队同村三职干部以及当地群众

技能培训

喜德县人民法院驻村工作队表示,如今的正洛村实现了住有新居,老有所依,病有所医,下一步将在集体经济增产和贫困户增收上下功夫,确保贫困户真脱贫、不返贫,为今后的乡村振兴打下良好基础。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陈昭敏(喜德县人民法院新闻宣传中心)

杨秀(凉山广播电视台)

唐锋(喜德县委组织部)

摄影:陈昭敏 孙 皓 胡 琏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