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2024-10-26 17:51:32

一家人的勤劳致富路

作者:朱 江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3-03 14:54:20 浏览次数: 【字体:

一家人的勤劳致富路

朱 江

2014年,党中央发出精准扶贫的号召,打响脱贫攻坚战。在千山连绵、植被葱绿的地方,有这样一个村,全村总户数325户、人口1034人,刀耕火种、外出务工是当地村民主要经济来源,收入普遍不高,精准识别时建档立卡贫困户107户178人,贫困发生率达17.2%。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那一年,意气风发、年少正当时的我,成为了一名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共产党员、乡镇干部。从农村来的孩子,毕业后又投身基层,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的理念,主动请缨到该贫困村任驻村工作队队员,在扶贫路上担当出力、努力前行。

“张老革命,你好,我是镇上的干部,现在是你们村的驻村工作队员……”我话还没说完,刚抬起头瞅了我一眼的张大爷,转过身子继续埋头做起了手头的活路。一旁的村干部见状,也附和地说到“嘿,老张,这是镇上派来的驻村干部,今天专门来走访群众,你还是过来打个招呼嘛”。“有啥子好说的嘛,农民就是这个样子,还是当官的人安逸哟”,张老太爷一边剥着玉米,一边嘴里唠叨着。第一次下村开展精准帮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吃了闭门羹的我感觉扶贫确实是天大的工程,是一场举步维艰的攻坚战。

70多岁的张老革命,家庭人口27人,常住人口12人,四世同堂。全家人挤在破烂不堪且不足90平方米的烂瓦房里,他和老伴安铺在空置的猪圈里,老张本人开过刀,他老伴患有冠心病。老张的大儿子大学毕业,本人在广州发展很好,但因其儿子意外死亡,使得大儿子一蹶不振,家庭又解体,事业受挫,变得一无所有。幺儿子体弱多病,常年服药,孙子在外打工,由于文化较少,又挣不到钱。屋漏偏逢连夜雨,老张的家庭变得非常困难,虽勤奋务农,但常常是无钱抓药,只有卖粮治病,导致有时吃了上顿没下顿。他说,自己常独自坐在山头,仰问上苍,“你为什么对我一家如此不公?”于是他仇恨社会,漠视亲情,经常有理无理找政府麻烦,是远近出名的不好打整的人,是个难缠的人。2014年前,老张自己当起了政府的监督人,经常8:30前到政府查岗,看哪些人没有按时到位,去干啥了,经常性找书记、镇长的麻烦,目的是得到党委政府的重视,要让政府知道他的存在,要政府给他照顾。

记得2014年5月的一天,老张到镇上赶场后,又来查政府的岗,要找镇党委书记理论,正好被我碰见,“张大爷,这么早就赶完场了?来来,到我办公室坐坐”,我笑眯眯地说到。“我来看看你们书记在上班没得,我有个问题想找他解决一下”,老张回答到。我猜想他估计也就是顺道找领导牢骚几句,于是要他和我一道下队,边走边摆龙门阵,看看我们驻村干部在干啥。于是他和我一道下村,当天我到一个鸡场处理问题,老张看到别人养鸡都挣了钱,便顺口说到,“书记,你送我一些鸡给我养嘛”。看到老张有主动养鸡的想法,我内心很是高兴,当即答应并随后很快联系镇养殖协会送给他了50个小鸡。

很久一段时间,再没看到老张到镇上来查岗了。几个月后,突然有一天老张一大早便在办公室坐着等我,一见到我就把我拉到一边神神秘秘地说,“你猜我养的鸡卖了好多钱?卖了三千多哟,昨晚我拿着厚厚一摞钱,整夜睡不着”。我欣喜地说到,“可以嘛,看来养鸡你还是把好手哟”。在后来的交谈中,老张说出了想大力养鸡的想法,我也告诉他将请示镇政府给予他大力支持。老张便动员其大儿子回家一起养鸡。考虑到他又没本钱又没专业技术,咋办?于是我向镇领导请示无偿提供了围网3000米,补助建设2000平方米的鸡舍,由养鸡协会为他提供防疫,保障销售,由村上在小额扶贫资金中贷款3万元。

2015年,老张出栏5000只鸡,当年赚了7.5万元,全家兴奋不已,大年三十他又开家庭会,动员二儿子、幺儿子一起回家养鸡。2016年,老张承包山林500亩,租地100亩,建鸡舍3000平方米,年出栏土鸡3万只,养山羊50头。在发展过程中,不等不靠,为了节约成本,三伏天七十多岁的老张带领三个儿子肩挑背扛,用锄头挖山填沟,用勤劳的双手修建起属于老张一家的致富路。老张养的鸡远近闻名,实行订单销售,注册了槐树家庭农场,儿子在南充开起了槐树土鸡体验馆,孙子在成都高档小区搞土鸡、土蛋配送。2016年下半年,老张一家在省级脱贫验收中顺利摘掉贫困户的帽子,在新修的砖瓦房里,一大家人快乐地生活。

吃水不忘挖井人,脱贫感恩党带领。在老张心里,能有今天,他非常感谢党委政府。他常说到,“我现在生活好了,腰杆直了,活得有尊严,我逢人便要讲共产党好”。勤劳致富的老张用实际行动感谢共产党对他的帮助,经常把一些困难户、上访户请到自家鸡场,用自己的例子教育他们要靠自己的双手自力更生。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在勤劳致富路上,树立人生奋斗的榜样,一步一步走进小康。

作者:朱 江(南充市政协机关)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徐高芳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