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2024-10-26 17:51:32

微笑的梨花

作者:李小丽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3-03 14:46:09 浏览次数: 【字体:

微笑的梨花

李小丽

笑容如一湾清泉,在干涸的大地上滋润着万物生长;笑容似一轮初日,刺破暗黑的苍穹散发出希望之光;笑容像一阵春风,赶走寒冬时节留下的阴冷寒气。笑容会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能使气氛融洽,笑容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最好桥梁。

2018年3月,第一次走进营山县木垭梨树村。那天下着大雨,顺着木垭的主道路进入一个岔路,岔路延伸进去是一个平坦的、灵气隽秀的村落,仅有的一条村公路像一条白丝带在田地间穿梭。在一座破落的房屋前,车停了,车里的老师们第一次踏上梨树村的土地,用一股新奇的目光打量着周围的一切:破落不堪的村委会,一群哄闹的、急切的村民。我的眼神游离在对面的人群中间,谁会是我要帮扶的对象。

在领导讲话过后,所有的老师都和帮扶对象对接上了,我也第一次认识了张文芳老人,她是我帮扶贫困户的妈妈,我帮扶的贫困户外出务工,张阿姨就和我聊起她儿子的情况。我认真仔细地打量着这位神思敏捷的老人,我在木垭接触到的第一位印象深刻的贫困户,那时的她很瘦弱,佝偻的身体因为哮喘越发的扭曲,眼神里流露出对我的期盼和期望,言语里表述着她儿子儿媳生活的种种不幸,我听着,记着,追问着。上午的结对帮扶走访工作结束后,老人用颤巍巍的手拉着我说:“姑娘,有空经常来看看。”

有了第一次的入户了解,我对扶贫的工作突然有了一种使命和向往,希望时常能走村入户,时常可以见到我认识的那个阿姨。往后的工作也如预期那样,每一周我们都会利用周末时间入户帮扶,洒扫除尘、锄草施肥、规划种养殖业,我们辛苦劳累的身影成为了梨树村最为亮丽的风景。张阿姨也在一次次的交流和帮扶中不再那么拘谨,我们一起掰玉米、一起打扫房间、一起烧火煮饭、一起在菜园地里种花椒树苗。寒来暑往,我们之间的称呼,不再是阿姨和李老师,我们变成了张妈和幺女儿之间的关系,每一次帮扶完成回家时,阿姨会说:“女儿呢,你慢走,下次早点来哦。”

2019年冬天,张阿姨家搬到新房子里过年,房子是统一规划修建的,配套设施设备齐全,小屋被打扫得干净整洁,老人幸福而喜悦地跟我介绍着新房子的各种好。腊月二十的那天下午,下了班,因为不放心村里几个留守老人的过冬过年境况,单位统一安排了一个车下来为贫困户过年做准备。那天晚上下雨,我们到达梨树村已是晚上九点多。我轻轻敲着阿姨家的门,老人已经睡下了,披着外套出来看到是我们,非常吃惊。我递上手中的棉絮,“阿姨,上次下来看到你的床上被子有些单薄,大寒过后特别冷,我给你买一床新的棉絮,你盖上,过一个暖暖和和的新年”。老人接过棉絮,连连说着:“才好哦!你对我才好哦!”

两年的帮扶在我们早出晚归的日子里悄然流淌,不知是哪一天,我们用手机随手拍照片时发现,曾经破旧不堪的村委会如今已是白墙红瓦的小楼房;曾经泥泞坑洼的村公路如今已是玉带一般蜿蜒的水泥路;曾经脏乱差的村民居所如今已是家家户户干净整洁的小院落;曾经荒芜丢弃的良田如今已是瓜果飘香硕果累累;曾经愁容不展的村民如今已是笑颜如花……

2020年年初疫情期间,我照例进村看望我的张阿姨,我跟她宣讲如何正确科学的防疫、抗疫,叮嘱她一定不要与外来人员接触,不吃生冷食物,不走村串户,勤洗手多喝水,注意防寒保暖。我把我知道的防疫抗疫知识都仔细详实地跟阿姨讲,生怕遗漏了哪一个细节。返程我准备上车时,张阿姨第一次拽着我的手哭了,“女儿,你莫牵挂我们,你自己也要注意保重身体,下次早点来。”说完后,她送我上车,车窗外的她微微地笑着,这笑容真切又温暖,她泪目的话语如春日里的煦风,在我心里荡起层层的涟漪。

在这个清雅秀丽的乡村深处,像张阿姨这样的贫困户还有很多,他们勤劳、朴实、智慧、善良,一双满是老茧的双手,将劳动人民所有的优良品质演绎得淋漓尽致。经过两年时间的帮扶,质朴的人们总会展现那动人的笑容,其实他们不知道,他们的笑容是我们帮扶责任人最大的动力,是我们助力脱贫攻坚最大的光荣,在相互信任与鼓励中,一个咧嘴的微笑,让我充满了希望与能量。

在梨树村,我是贫困户的帮扶责任人,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是我的责任,进村入户成了我工作的重心。披着清晨的薄雾,满载一身星辉,日子单调而又充实。梨树枝头上的嫩芽,也在我心上生根,花蕊已经睡醒,慵懒地伸一下腰,打一个长长的哈欠,准备为春天梳妆,在春寒料峭的枝头,梨花如团团云絮,漫卷轻飘。在村民的笑容与梨花的滋养里,张扬着梨树村村民的富足和温馨,我想,这才是我扶贫的初心!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徐高芳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