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2024-10-26 17:51:32

大声讲话的李老头

作者:李建英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3-03 10:28:51 浏览次数: 【字体:

大声讲话的李老头

李建英

2015年冬天,我跟着单位送慰问物资的“大部队”到了距县城大概11公里的村子——清水乡老银村。刚下车,就被单位派驻到村里的第一书记领到了一个身材矮小、面色黄瘦的老人身边,这就是我的结对帮扶对象—李老头。为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单位组织将帮扶村的贫困户和单位党员一对一结下帮扶对子,帮助他们早日脱贫奔康。

李老头穿一件胸前已破了很多小洞的蓝色薄外套,虽然到处都有污渍,但仍然把仅剩的两颗纽扣扣得整整齐齐,从衣领处可看到里面层层叠叠的穿了好些件厚薄不一的衣服,把这个原本瘦瘦的身体裹得鼓鼓囊囊。头上一顶雷锋帽样式的皮帽耷拉着两边的帽耳朵,小眼睛里透着无处安放的眼神、漏出来的一颗黄门牙,让他显得特别紧张。我跟他讲话,他看着我,很使劲的凑着耳朵听了下,然后自顾大声的向我吼“我听不到,我耳朵不好,聋了!”我恍然大悟间也感到了一点无奈和惋惜。我也凑到他耳朵边,大声的喊起话来,希望他能听得见。于是,我俩的对话,在人群里格外刺耳。

为尽快结束这种喊话式的拉家常,我直奔主题,两手拎起慰问物品跟他一块送到他家里,“走,我们把东西先放到你们屋里去,咳,咳”,没忍住的两声干咳让我特别尴尬。他家离停车的地方只有十多米,但这十多米的稀泥路着实让我走得有点吃力。李老头接过我手里的东西,又对我喊起话来“注意路滑喔”。好不容易踏过了这块危险地,走到他家院坝里了,却没想到更可怕的又来了,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一大一小两条狗,一唱一和狂吠着向我跑来,吓得我拉住李老头的衣角躲到他后面,完全没有注意到脚下满院坝散落的鸡粪、鸭粪。“不准咬,再闹我要打死你们,这是亲戚,你们认好!”李老头一边大声呵斥着两条狗,一边张开两手护住身后的我,像极了老鹰捉小鸡。

3f40ac743ef843ae89a6250523671900.Jpeg

初次见面时的李老头

李老头家的房子与其说是破旧,不如说是有点古老,大石头块砌的墙壁,给他们随意插挂东西留足了缝隙。屋檐下毫无章法的乱摆着农具、一张残废的桌子、鞋子、旧衣服……屋檐上的木头房梁倒是整齐的码放着干玉米叶。

李老头从墙缝里取出钥匙,打开门锁邀我进屋坐,两扇木门才吱呀着推开一个缝,一只富态的老母鸡就领着一群毛茸茸的小鸡略显慌张的夺门而出,毛茸茸的小家伙们跨不过门槛,四仰八叉的摔倒在地。李老头急了,赶紧把手里的东西往旁边一张分不清是床还是椅子的木头板上一放,就大声吆喝着去把老母鸡再赶回到它那群鸡儿子们的身边。

虽然是大白天,屋里却有些昏暗,抬头瞧见屋顶上瓦缝里漏出的一点光显得特别珍贵。李老头后来又大声的给我喊了些话,不过我大多都没有听清,只是他送我到我们上车的地方时,又很大声地向我们一行的人道谢,我听得特别清楚。

从那天起,每周一次对李老头的“家访”,成了我工作的一部分。李老头是个闲不住的人,每次家访的例行工作,就是到院坝边赶走两只“恶狗”,然后在院里大声喊李老头,附近田里劳作的邻居们就会帮着我们去找李老头。“家访”的第三次,我才终于见到了李老头的“翻译”加“对外发言人”杨阿姨,李老头的老伴。也是那天,我才清楚地知道了李老头家的一些情况。有3个女儿,全嫁出去了,都在外地打工,一年也就春节能见上面,老两口70多岁还种了几亩田地,养了2头猪,养些鸡鸭,加上女儿们过年的孝敬钱,只要不进医院,完全够他们生活。有了杨阿姨,我也就基本结束了和李老头的喊话,每次李老头向我喊话,还没等我答应,杨阿姨就皱起眉头“哎呀,你个聋子,听又听不到!”然后迎着我笑眯眯地开始我俩的对话。李老头只好安静地跟在我们旁边,做好随时作补充的准备。

插秧、种玉米,我是帮不上忙的,不过帮他们买点化肥用车拉到家旁边,还是让老两口很高兴。养猪、喂鸡我更是不行,不过给李老头家的鸡鸭规划了一处“别墅”,倒让李老头忙活了好几天,毕竟编篱笆这种事,我也只能在旁边看看。种地太累了,老年人身体吃不消,我想让他们多养些鸡卖,见效也快,但是杨阿姨面露难色,我想着她可能觉得不好卖,就大声对他俩说,“算是帮我养的,鸡长大了我就来买,我在街上买不到这么好的鸡!”这次李老头没等发言人说话,就大声喊着,“要的,要的,那我多养点!”

e295da5ae22b4df5b622a1c40bb7da6c.Jpeg

李老头和他养的小鹅

秋天,李老头家院坝边的冬瓜熟了,我们联系单位食堂购买,30多斤的冬瓜大王,李老头不肯收钱,我只好吓他“不给钱,食堂不收!”李老头高兴地收下了,目送我们3个人抬着冬瓜大王上车,眼睛里自豪得像看着自家的孩子功成名就一般。

cd7d2d260f21463e816a51d17cd2d1e2.Jpeg

在李老头家买到的“冬瓜大王”

四季更换了几轮,李老头家的鸡我们也买了好几茬,冬瓜大王的体重记录不断更新,也让单位食堂的师傅震惊了好几次。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再去李老头家的时候,两只狗已经不再理会我们了,即使我们现在直接把拉化肥的车从水泥连户路开到李老头家院坝里,原来那只从小狗长到壮年的黄狗,也只是懒洋洋地走到我们车前转悠一圈,摇摇尾巴,就自顾偷懒去了。

李老头家斑驳的墙壁通过危房改造,已成了白晃晃的新墙,原来放钥匙的墙缝也没了,李老头只好在柱子上钉了一颗铁钉挂钥匙。我给他们带去的毛巾脸盆也被李老头做了个专门的架子放了上去。房顶上瓦缝里漏出的光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两个20瓦的节能灯泡,我说换成50瓦的,李老头又喊“太费电了!”

第一次领到低保的那天,李老头特别激动,看到我们去了,就打开一层又一层的塑料口袋,拿出有他照片的社保卡给我看,“打了钱的,街上去查了的,这哈就算有病都不得怕了!”不知是因为墙壁太亮的原因,还是李老头最近电视看得太久,我看到李老头眼睛里有水珠似的在闪光。

2020年春节过后,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让“家访”也停了好几周。等我们戴上口罩再去时,李老头特委屈地喊话“村上不准我们上街”,我像安慰小孩子似的哄好了李老头,给了他一袋医用口罩,嘱咐他出门时一定戴上。李老头又当宝贝似的要放到他的“宝箱”里去,其实就是那一层又一层的塑料口袋。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看着村里的草木黄了又绿、绿了又黄,已经看了5个年头,但是2020年的春天,冒出新绿的村子在阳光下显得特别干净、清新。树梢的春芽正是最美味的时候,梨树、李子树、樱桃树争相绽放,都争抢着要吐出整个冬天里憋着的那口气。这年一定又是个丰收年。

春天永远不会迟到。李老头的声音也还是那么大。也许是早已习惯了大声讲话的李老头,看到他牵着前年买的老黄牛,挽着裤脚从田里走上来,我大喊“李叔,你光脚冷不冷?”李老头眯着小眼睛喊着“我要准备育秧苗了!”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徐高芳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