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2024-10-26 17:51:32

我是巴山村的女人

作者:李春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3-02 17:46:35 浏览次数: 【字体:

我是巴山村的女人

李 春

在巴山村村委会前的公路上,陈大妈、方大哥、张表叔、李表婶,一大路人跟我告别。陈大妈说,你可要常回来看看哈。我说,我是巴山村的女人,我一定会经常回来看望乡亲们的。汽车开出了好远好远,他们还站在村委会前。朝阳从东山跃起,把金色的光芒洒在巴山村,洒在村委会的房屋上,洒在陈大妈他们一行人的身上。山梁,树木,房屋和人们,都沉浸在一派温暖之中。

离开巴山村,还得从我3年前来到巴山村说起。

我姓杨,个子不高,人很瘦,脸黑,有一对乌黑明亮的大眼睛。我平时喜欢把头发束在后脑勺上打个髻,身着体恤衫衬和牛仔裤,显得很有精神。我的性格耿直、豪爽,人们叫我杨爽,听着自然、亲切。

3年前,我在广播电视局工作,专门负责协调全县广播的覆盖和传输。8月初,天气闷热得要命,稠乎乎的空气好像凝住了一样,办公室的空调没有丁点凉意,人热得像是钻进烧透的砖窑,汗珠子直往下淌。我在电脑桌前做石桥乡广播电视的安装方案,桌上的电话响了,局长叫我到他那里去一趟。我放下电话,心里嘀咕着:难道又是哪个村的广播电视信号出了问题,被投诉到了局长那?顿时,我的心不安起来。

我迅速走进局长办公室,看见挂着和蔼笑容的局长,我心里就平静了下来,立即坐在桌边的皮革沙发上,把手中的笔记本放在沙发扶手上,微微侧身,准备把局长说的每一句话一字不漏地记下来。

局长从烟盒里抽出一支烟,含在嘴里,点燃,吸了两口,然后慢腾腾地说,今天找你来,是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安排给你,同时也代表局党组和你谈心,希望你服从安排。局长谈话的神色很严肃,我从他的话语中,听出了要调整人事的苗头,估计是变动我的岗位。我点了点头,表明了我愿意接受安排的态度。

见我没有反对,局长轻松地吸了一口烟,接着往下说,上午接到组织部通知,要我们单位派一位有基层工作经验、工作能力强的党员干部,到上坪乡去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经过局班子成员周密考虑,决定派你去,这也是党组织对你出色工作的肯定。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今天的谈话就算是正式通知了,你把手边的工作安排好,明天就去组织部接受上岗培训,下周一到上坪乡报到,去巴山村担任第一书记。

巴山村?当第一书记?还要驻村?那就意味着天天要住在乡下,晚上就不能回家了。这怎么能行啊,女儿贝贝从生下来后,晚上跟我睡。如果我下乡去了,谁来照顾她?想到这里,我一口回绝说,不,不行,女儿没人带,她不能离开我。

见我不同意,局长脸上露出了不高兴的神情,似乎想发火,又控制住了。他猛地吸了一口烟,烟雾在空中缭绕。他熄掉烟头对我说,别着急,听我把话说完嘛。上坪乡第一书记责任重大,必须要挑选一个能力强的干部才行。这几年,因为“村村通,户户响”,你和乡镇打交道的时间多,对基层工作熟悉,做农村工作肯定不在话下。至于小孩嘛,平时白天都是你父母在带,晚上应该没有多大问题……

这个决定太突然了,我的脑袋一片混乱,局长说了些什么,我一句话也没有记下来。局长硬是厉害得很,要用人了,把人夸得老高老高,让人有种飘飘然的感觉。哼,他说得倒是轻巧,做农村工作可不容易,繁琐复杂,费力不讨好,村民常常为芝麻大点的事闹得不可交开。至于我有没有这个能耐,还真不好说。不过,话又说回来,既然是局里决定了的事,那就是板上钉钉的事,说得再多也是枉然,我只好不再争辩了。

下班路上,平常看着非常美丽的花草树木,今天格外丑陋。商家的广告音乐,今天格外刺耳。脚边一个易拉罐,我一脚踢飞,它咕噜咕噜滚到老远老远。

回到家,心乱如麻。父母年岁已高,白天晚上都要帮我照看孩子,身体能吃得消吗?母亲发现我沉默不语,拍着我的肩膀说,杨爽,别生气了,局长跟我通了电话。放心去吧,贝贝由我照顾。我委屈地抱怨说,单位几十号人,偏偏派我去,真不明白局长的心里是咋想的?父亲安慰我,年轻人嘛,就是该到基层一线去锻炼。父母这样支持我,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早上,母亲带着女儿来送我,我把她搂在怀里,亲了亲她红扑扑的脸蛋,细声对她说,要听外婆的话,乖乖吃饭睡觉,妈妈下乡去了。我把女儿交给了母亲,女儿拽着我,哭着对我喊,妈妈,我要妈妈……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像是把我的心掏空了一样,我流着眼泪,心里十分难受地坐上了车。

小车过了任家坪,拐过一弯又一弯,穿过了几条长长的隧道,在尘土飞扬的公路上颠簸,我的心越来越无法平静了,巴山村戴着一顶“后进村”的帽子,就像沉重的大山一样压在我心里,给我一种窒息的感觉。小车到了禹里地界,眼前一片金黄,地里的玉米成熟了。通往乡村的一条条公路,如同白色的带子,蜿蜒在山间盘旋,向白云深处延伸。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小车驶进了上坪乡政府。接待我的是一个小女孩,当她知道我是巴山村新来的第一书记,很是惊讶地看我,眼光中满是同情。小女孩立即带我去见分管扶贫工作的刘书记,她轻轻地叩开了房门。

办公室很安静,一个中年男子在手机上写着什么、他的额头宽,黑黝光洁的脸庞,棱角分明。我望着这张似曾相识的面孔,对他说,我叫杨爽,到上坪乡来报到。

刘书记放下手机,立即走了过来,握着我的手,热情地对我说,杨书记,一路辛苦啦!小女孩端起了一杯冒着青烟的热茶递了过来。刘书记对我说,巴山村是个难啃的骨头,你可要有心理准备啊。我还没有回应,办公室来了一行客人,我们的谈话被打断了,刘书记叫我在办公室休息一会儿,她和小女孩忙着招呼客人了。

临近中午,上坪乡的第一书记到齐了。刘书记送走了客人,回头召开了一个见面会,会上,他对各个村的情况作了详细介绍,最后特别提到巴山村,要求在短时间里,摘掉“后进村”帽子。

会议结束后,刘书记一再对我说抱歉,说他接待客人,疏忽了对我的照顾。我们在闲聊中,他还谈到前任第一书记,在乡镇报了到,就回原单位去了,本该第一书记要填的表册和处理的问题,全部落到他的头上,忙得他团团转,有时摸不到火门。刘书记一句随口话,对我有所触动,我在心里暗暗提醒自己:当好第一书记,要对得起“杨书记”这个称呼。

我天生是个急性子,在乡上吃了午饭,顾不上休息,趁着好天气,我决定下村去。在路人的指点下,我朝着巴山村走去。一阵凉风吹来,感觉有些很冷,我不由得裹紧了衣服。

村书记在路口迎接我。我们见了面,寒暄了几句。我对他说,先到村委会,我们把巴山村的问题梳理一下。村书记迟疑一下,为难地说,村委会没有地方坐,有家村民住在那里。我不由得一愣,着急地问,是怎么回事?快带我去看看。

站在村委会前,那个场景着实令人感到迷惑、惊讶。村委会楼上冒着烟,一个将近五十多岁的男人,在走廊上烧火煮饭,一楼一底的白色房子被柴火的烟雾熏得黑黢黢的。走廊栏杆上,挂满了被单、衣服、裤子,像是五颜六色的万国旗。楼下院坝里,几只公鸡追着一群母鸡满院子跑,鸡屎拉得到处都是,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我不禁问道,那个村民是谁?为什么会这样?

村书记说,他叫方大明,当初拆了板房没地方住,老书记起了个好心,让他暂时住在村委会,说好只住两个月,等他把房屋建好了就搬出去。结果,好心当成了驴肝肺,方大明住进了村委会,干脆赖在村委会不走了。我们做了很多工作,嘴皮子磨破无数次,他就是油盐不进。我们啥子主意都打灵了,断电断水的狠招都用过了,他还是不搬家。五年了,谁都没有说动他,他成了名副其实的“钉子户”。我们村也是因为他,成了全县的“后进村”。唉,这个“钉子户”一天不拔掉,我们村就难以摘掉“后进村”的帽子。说完,他不停地叹气。

看到眼前的场面,听了村书记的介绍,我才恍然大悟,难怪我上午报到,办公室的小女孩露出怪异的神情,刘书记还提醒我要有思想准备,原来谜团就在这里。这时,我的背后就像被人突然泼了一盆凉水,从头冷到脚。五年时间,多少人接替这个烂摊子,都没有搬动他。这个方大明可不是一般的村民,如果真要把他请动,必须先摸透他的性格,找个“偏方药”。于是,我决定当天晚上住在巴山村,从村民那里打听一些情况。

村委会附近有个小院子,村书记安排我住在陈大妈家。陈大妈的儿女在外地打工,平时只有一个人在家,我正好跟她作个伴。陈大妈为人随和、开朗健谈,虽然我们是初次见面,但很快就聊到一起了。

吃过晚饭,我问陈大妈,方大明心里到底有啥疙瘩,怎么老是住在村委会不走?

陈大妈说,方大明这个人命苦,十多年前,他的女人坐班车出车祸受了重伤,把腰杆弄伤了,住在县医院治疗,当时是运输公司出钱。后来女人落下了腰杆疼的后遗症,花了很多钱看病。方大明心里憋屈得很,去找运输公司报销,单位却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找乡政府领导帮忙协调,没人愿意搭把手,让他心里生出了怨恨。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那个问题又来了。就在五年前吧,巴山村发大水,泥石流冲垮了方大明家的房屋,乡政府先是把他家安置在板房,后来上面领导说必须拆除板房修房子,同时将他暂时安顿在村委会。由于规划房屋的地基和乡政府闹了意见,方大明干脆不修房子,长期住在村委会,一直住到现在。方大明这个人很固执,有股牛脾气,犟得很,始终和领导“杠起整”,爱打抱不平,为人很耿直。不过,方大明也有服软的时候,只要他认准了对头的人,叫他做什么都行。

我不假思索地问,陈大妈,你说他会听我吗?你看我去做他的工作行不行?

陈大妈看了看我,点了点头说,嗯,依我看吧,你俩的性格合得来,都是爽直人,说得拢,真的,我敢打包票,你肯定没有问题。陈大说得很坚决,不知她是在安慰我,还是在鼓励我,让我有种跃跃欲试的冲动。

乡村的夜晚,四周黑洞洞的,伸手不见五指。只听见墙根边传来蛐蛐的叫声,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狗叫。我躺在床上,突然听见小孩的哭声,像是女儿的声音。我心急火燎地拨通了母亲的手机,母亲在电话里说,贝贝听话得很,比你在家还乖,早就睡了。我放下手机,翻来覆去睡不着。村委会的那个糟糕场面,一幕一幕地浮现在眼前,像一团乱麻在我的心头撕扯着,搅得我一夜不能入眠。

第二天, 我挨家挨户地入户走访。当时正是秋收时节,为了不影响村民生产,我走到田间地头,与村民一起抢收玉米,和他们谈心。经了解,我发现巴山村的基础条件好,家家户户都比较富裕,很多村民建了新房。而让人头痛和担心的,就是方大明一家没有房屋,这是最大的硬伤。还有许多村民听不到广播或收看不到电视,二组的公路不通,农网改造项目推进比较缓慢,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李家几兄弟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搞得差点闹出人命……我的脑海里和笔记本上装满了这些问题,心里感觉沉甸甸的,如何打开工作局面成了我的最大烦心事。

下午,走进老书记李本全家,我介绍自己是县广电局派驻的第一书记,老人不顾情面地冲我发起火来,你是广电局下来的人,那么多电线杆立在地里头,就像没用的木桩桩,我们听不到广播,更看不了电视,还不如赶紧把它扯球了。老书记的话,虽然听起来不好受,无形中却敲醒了我,让我一下子找到了突破口。对呀,先从我的老本行入手,联通广播电视的信号接收。

我立即通知村组干部,宣传广播电视全覆盖的政策,收集各村各户广播电视的收听收看情况,并详细登记在表册里。我拿着一份精准的数据登记册,写了一份关于巴山村广播电视信号整改的请示。带着请示赶回县城,局长不但在请示上签了字,还上升了一个高度,要求把整个上坪乡作为重点整改对象。我拿着签字的请示,连忙与网络公司协调,共同商讨广播电视接收信号的整改措施。

我疲惫地回到家,已是晚上七点多了。女儿躺在床上,母亲在给她讲故事。女儿听到我的说话声,从床上爬了起来,伸出两只小手要我抱。我抱住女儿,女儿歪着头说,妈妈,你到哪里去了?贝贝好想你。

妈妈下乡去扶贫。

什么叫扶贫?

就是有些人,他们遇到了困难,需要妈妈的帮助。

贝贝要扶贫,要帮助他们。

啊,贝贝好懂事。来,先帮助妈妈,赶快睡觉。女儿打了几个呵欠,躺在我的怀里,很快进入了梦乡。

清晨,我悄悄地离开了家,带上工程技术人员来到了巴山村。为了弄清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问题,我们必须在基站进行现场作业。由于巴山村的山高、坡陡、沟狭,平均海拔都在千米以上,有的地方不通公路,我们只有靠双腿走路。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爬上坡,排查了几段线路,已是午饭时间了。我们在山坡上草草地吃了一点面包,又接着干,一段一段地排查,终于在立杆架线2组的地方,找到了信号的断点。为了不漏掉一户,我们按照村户名册,对有信号的人家进行无缝连接,对无信号的人家安装接收设备,还连通了村委会的接收信号,让方大明一家也能听到广播看到电视了。接着,我们又在全乡排查,花了一周时间,让整个上坪乡广播电视的接收信号达到了全覆盖。这件事,在上坪乡引起了很大震动,我这个杨书记也因此有了名气。

接下来,我对照笔记本书上的问题清单,到李家兄弟家去调解家庭纠纷,把村级毛路、泥石流塌方和村民危房改造作为重点项目,拍成照片,写成文字报告,带上村干部去找相关部门,争取资金项目,并及时跟踪项目的推进和实施。

方大明家是我的重点走访对象。有时晚饭后,我就到村委会去溜达一圈,和方大明的爱人拉拉家常,顺便帮忙做点农活,但我绝口不提搬家的事。方大明先是满腹疑惑地看着我,不知我这么做是有何用意。就这么一来二去,我和方大明混熟了,我们认了兄妹,我叫他方大哥,他叫我妹子。有一天,方大明掏心窝子地对我说,妹子,我想有个家。听了这句话,我突然灵光一现,也不确定结果会如何。

第二天中午,我提着一大包下酒菜,来到方大明家,我对他说,我们一起喝两杯。还不等方大哥回话,我动作麻利地把桌子上的东西腾开,把下酒菜倒在盘子中,反客为主招呼方大哥家人一起吃饭。

我端起酒杯说,方大哥,我很敬佩你,大嫂病了这么多年,里里外外都是你在操劳,撑起这个家,你是一个好大哥,先敬你一杯。说完,我一口干了杯中的酒,我的豪爽气势顿时感染了他。我们坐在桌边,边吃饭边聊。

几杯酒下肚,我的胆子大了起来。我试探地问,方大哥,你说想有个家,这是真的吗?方大哥的神色暗淡了下来,他对我说,唉,住在别人的屋檐下,终究不是办法,矮人一头啊,今天这个姓刘的领导来,明天那个姓张的领导来,后天又停水停电。村里人也笑话我,觉得我是个癞皮狗,拖了全村的后腿。这样的日子,过得人又累又烦。听他说完,我故意添油加醋地说,是呀,有自己的房子,住着舒坦自在,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来,我们喝一口。接着,我压低声音说,嗨,要修建房子嘛,简单得很,我来帮你落实地基,建房子的材料由我的工作经费资助,负责买好运上来。县财政再补贴一万六千元,剩下的部分由你自己掏,你看这样行不行?我迫不及待地倒出了在心中酝酿很久的计划,说完又觉得有些后怕,担心他不接招。

方大哥听了,两眼放着光,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神色,他不相信地说,妹子,真要帮我建房子,我没有听错吧?!他这一问,我心里有底了,我抑制不住内心的狂喜,故作潇洒地说,谁叫你是我的大哥呢?大哥有难处,当妹子怎么能袖手旁观呢?方大哥听后,一脸通红,激动地说,妹子,只要你能想办法帮我把房屋地基批下来,我就动工建房子。我不假思索地说,申请建房地基没有问题,就是,就是,我有个小小的要求,水泥和砖瓦拉上来以后,你得,得从村委会搬出去。说道最后,我结结巴巴地道出了这个最敏感的话题。

方大哥似乎没有察觉到我情绪的变化,他恳求地说,妹子,能不能等房子建好后,我再从村委会搬出来,行吗?为防止重走过去的老路,我狠下心来,装着委屈的样子说,方大哥,你这个要求就难为妹子了,实话告诉你吧,我来到巴山村已经一个多月,还没有在村委会办过一天公,上面对我很有意见。再说,反正建房子要有人守材料,我去找一顶帐篷,你守在工地上催促进度,把好质量关。眼看天气越来越冷了,我们要尽快把房子建起来。我怕他反悔,软言柔语地劝说着。

我以为方大哥会犹豫,或者变了脸。没有想到,方大哥当场就表态了。他爽快地说,好,就这样吧,我说话算数。听到这里,我兴奋得差点从椅子上蹦起来,立即回应说,一言为定,干杯。他也跟着附和说,干杯,一言为定。

吃过午饭,方大哥提笔写了一份在宅基地修建房屋的申请,递交到村委会,村委会马上张榜公布。那天下午,我接到女儿的电话,她在电话里说,妈妈快回家,贝贝想妈妈了。我这才记起连着两周没有回家了。我连忙说,妈妈马上赶车回家。这时,我听见女儿在电话那头喊了起来,哦,妈妈要回家啰,妈妈要回来啦。

放下电话,我立即赶车回县城。这几天,先找专业人员把方大哥建房子的资金预算出来,等局长签字同意后,就着手采购材料,还要到减灾局去领一顶帐篷,周末陪女儿到公园里玩玩。

方大哥说话算数,从村委会搬了出来。他把女人安顿在儿子家,自己住进了帐篷,每天守在工地上。巴山村的村委会终于可以投入使用了,这对巴山村来说是件了不起的大事,我和村干部欢喜得一夜没有合眼,连夜讨论房屋改造方案,第二天就请来工人粉刷房子。

半个月后,方大哥家“立”房子了。刘书记带头送来贺礼,全村的人都跑来帮忙,有的端来肉,有的提来鸡蛋,有的背来蔬菜、有的拿来公鸡、鞭炮和红绸……陈大妈招呼一帮女人支起了锅灶,烧蒸煮炖,样样不落下。工地上,两间新房的房梁除中间的正梁外,其他的都已架好了。上午十点十八分,小木匠发出了上梁的指令,他高声喊道:开始准备!接着就唱了起来:今日天晴来上梁,方东修得好华堂。华堂修在巴山上,大家齐心来上梁,起喽!正梁被徐徐拉向了屋顶,拴着红绸扎着大花朵的正梁立了起来,在鞭炮声中。小木匠站到梁上又唱了起来:新屋新气象,五谷齐登场!抛梁(粮)!从装有食物的箩筐里,抓起一把糖果,像天女撒花似的从空中抛洒了下来。小木匠每抛撒一把食物,都要说一句好听的吉利话。地上的帮工和围观的村民,边仰头向上看边伸手去接。小孩只好蹲在旁边捡掉下的食物,嘻嘻哈哈的,比过年还闹热。

巴山村变了样,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了,重新粉刷过的村委会,穿上了雪白的衣裳。每当夜幕降临,村文化广场响起了欢乐的歌声,村里的妇女们便放下手中的活计,聚集在一起,跳起了欢快的沙朗,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一种幸福的笑容。

为了给巴山村的集体经济注入活力,到了冬天,我们成立了种植合作社,在半阴半阳的一块荒地,开垦了一片种植基地。可是,巴山村的土质薄,日照时间短,又是冷沙土,种植什么才能获得更好的收益呢?村民的意见提得很多,有人说种黄连、杜仲、黄柏、厚朴、红豆沙,还有人说种羊肚菌、天麻、花椒、木耳……大家各说不一,让我有些犯难了。这时,我父亲不知从哪里知道了我的难处,请来了几个农业教授专家,来到巴山村的田间,对土质、日照、温度进行全面分析,提出了栽种天麻的建议。

对于天麻,巴山村的村民都不陌生,那是很好的名贵药材。每年7、8月份,好些村民都会结伴到荒无人烟的高山上去挖野天麻,每年都能卖个好价钱。但是,从来没有人栽种过,因为栽种天麻的投资很大,成本高,最大的风险就是每年的行情不稳定。当我们决定种植10亩天麻时,方大哥跑来劝我说,妹子,不是哥不相信你,种植天麻的风险太大了,别把钱拿去打了水漂。我说,放心吧,我们要相信专家。面对不少村民存在与方大哥一样的畏惧心理,我们只好边宣传,边带动骨干村民参与专家的现场培训指导。

为确保天麻来年有个好收成,我们选择与公司合作,采用了成熟的新技术,培育优质蜜环菌。这样,种植天麻的成本就花去了近百万元。村民们哪里见过这样的阵势,总觉得这中间藏着什么猫腻,认为我和村干部合伙吃了回扣。很快,这些闲言碎语传进了方大哥耳朵,村里人都知道他是个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人,更何况先前还为种植天麻劝过我,都以为他要来找我的麻烦,叫我下不了台,许多人都等着看我的笑话。结果,方大哥却对我说,我相信你,你是个干大事的好书记。

虽然我对种植天麻没有放弃,可是自从天麻下种后,我的心里多了一份牵挂,甚至没过几天安稳日子,天麻的生长过程和天气的变化,在我的心里笼上了一道阴影。遇上下雨天,我就担心天麻会不会因为积水而导致死亡;晒上几天太阳,我又担心天麻会不会因为缺水而生长不良;到了寒冷天,我更担心天麻会不会冻坏。好在天麻还算争气,栽种的第一年就有了好收成,净赚了二十万多元。第二年继续栽种,有现成的天麻种子、蜜环菌和沙子,第二年成本降低了很多,天麻的收入是原来的4倍。先前对我有意见的村民,彻底地口服心服了。

三年驻村工作结束了,虽然过程很艰辛,有过心酸、疲惫和误解,但更多的是感动、成功和喜悦,最令人值得自豪和骄傲的,巴山村不但摘掉了“后进村”的帽子,还成为了全县表彰的“先进村”。

那天,我从县长手里接过那个金黄金黄的奖牌,心里顿时涌起了万分的激动,热泪在眼眶里直打转。我把奖牌挂在村委会正中央,金光闪闪。局长每次到巴山村去检查工作,都要站在下面看上很久很久。

任期满了,我要离开巴山村了。那天,许多村民都来送我。陈大妈和方大哥拉着我的手,一再叮嘱我说,妹子,巴山村是你的家,要常回家看看。我爽快地答应他们说,我这个巴山村的女人,岂有不常回娘家看看的道理?

小车缓缓向前行驶,我含着眼泪拉开车窗,依依不舍地向大家告别。车后传来了一片喊声,杨书记,杨书记……我便大声回应起来,哎,哎……呼喊声一遍又一遍地回荡在山谷中,回荡在巴山村的上空。

(真实扶贫故事,文章中涉及到的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

6cd98f2ac97c43d2b9eaee2dc8acfdfe.Jpeg

邀技术人员查看密环菌生长情况

作者简介

李春,女,四川省北川县人,绵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北川羌族自治县作家协会秘书长。作品散见《四川文学》《西南文学》《剑南文学》等刊物。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徐高芳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