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2024-10-26 17:51:32

龙坝村蜕变记

作者:冯 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3-02 11:02:44 浏览次数: 【字体:

龙坝村蜕变记

冯 川

2016年6月,根据原南充市工商局安排,我接任营山县回龙镇(原丰产乡)龙坝村第一书记,亲身经历了该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三年多时间,我们用心用情、埋头苦干,找准目标、精准施策,终于让龙坝村旧貌换新颜,贫困群众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谁把路修好了,我们就拥护谁”

2016年以前,龙坝村没有一寸水泥道路,通往场镇的只有一条坑坑洼洼的机耕路,遇到下雨天更是泥泞难行,村民个个满身稀泥,村里的老人都感叹:“不管上面派谁来当官,只要能把路修好了,我们就坚决支持他、拥护他”。在原南充市工商局多方协调下,经过反复调研、实地考察、集中研究、村民讨论后,最终由财政出资208万、村民筹资166万,在2016年建成了8.3公里水泥路;2017年,又积极协调营山县委县政府支持,推动龙坝村药材和旅游等产业迅速发展,相继配套建设了2.5公里长4.5米宽的沥青产业路和10公里的连社水泥路。

现今,龙坝村的道路四通八达,形成三条主干线,一条直接连通县城,一条连通营山县城一环路,一条连通省道直达清水湖,城内1、2路公共汽车终点站均设立在龙坝村村委会,村民几乎每家每户门前都有村社道路经过,乡野田间错落有致的入户水泥路联网通畅、别具风采。此外,村内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也配套健全,新建、整修山坪塘21口,新建集中饮水工程3处,蓄水池11口,产业路上家家户户都是打造的“微田园”“微花圃”等新农村景观。

“药材基地实实在在让我们赚到了钱”

过去,龙坝村村民收入都是依靠外出务工和传统种养,收入不高且极不稳定,一旦家中劳动力生病或因其他原因耽误了务工或农忙时令,一年收入就成了问题。

2017年,在营山县委县政府引导下,龙坝村与四川新绿色集团旗下公司签订合同,流转全村95%以上近1700亩土地,发展种植川芎、佛手、泽泻等中药材,其中川芎、泽泻生长收获周期均为半年熟,可与水稻交替栽种。如今,药材基地已初见成效,不仅药业公司收成颇丰,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都分得了较高的土地租金,86户参与产业扶持周转金入股产业园的贫困户,在2018年8月份领到了1000元的固定分红,有劳动力且愿意参加劳动的村民还优先安排到产业园务工。据不完全统计,仅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药材产业园帮助本村村民实现就地务工1.6万人次,创造劳务收入128万余元。

贫困户李建民家就在村委会背后,村里无论是开会还是搞活动他都是最积极的一个,他提到:“我是地道的农民,你让我说药材基地搞不搞得下去,我也不懂,我只知道包括我在内的许多村民通过在基地打零工还是挣了不少钱,我们肯定是希望药材基地以后越来越好”。

“希望更多的人都到我们村来看看”

2017年,龙坝村当选为“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村”,迎来了乡村振兴、提速发展的大好机遇。在市、县两级旅游文化局规划下,该村主打“知青文化”和“进士文化”,围绕曾经数十名上山下乡知青居住过的老村委会、南宋名人文天祥三十五代后人居住点“文家大院子”,建设“知青文化展览馆”和“文家祠堂”旅游景观。目前,“知青文化展览馆”、生态湿地公园、“知青广场”“知青农场”“文家祠堂”等已初具规模,优美的乡村生态环境吸引了县城和周边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为彻底扭转“脏乱差”的村容村貌,结合“四好村”创建工作,干部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教育宣传,使群众思想真正得以转变,自觉维护“四好村”的荣誉和美丽整洁的村貌。6社村民李书林是一名业余的园艺“专家”,热衷于树木造型、花圃培育,李大爷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龙坝村现在既干净又漂亮,就跟城里的公园一样,这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我希望以后有更多的人到我们村来看看,这里是我们全村人民共同的骄傲”。

“集体经济搞好了才能带动群众共同致富”

2016年前,龙坝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三年来,为推动集体经济快速发展,该村不断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尝试“村集体+公司+农户”经营模式,不断壮大集体经济。通过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开展多种经营,如承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工程,利用农村“三资”搞经营,经营电商平台等实现经营盈利;利用村资公司筹集到的资金开展投资获得固定投资收益;筹集资金参股南充丰韵人力资源管理公司实现经营分红,将土地以及财政项目投入到产业园量化股权参与定额分红。龙坝村2019年已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60余万元,人均329元,原龙坝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龙坝村党支部书记罗定国这样说:“我们要不断学习借鉴经验,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在政策法律允许范围内,不断壮大我村集体经济,只有集体经济搞好了,才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今后累计的资金多了,可以更好地给全体村民分红”。

“真心感谢你们为我们做的这一切”

因为过去几届班子问题,龙坝村村民群众对村干部十分不信任,导致工作开展难度极大。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该村将支部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推动“四议五公开一提升”,着力改变村社干部工作作风,推行走访问事、全程代理等制度,切实解决影响干群关系的难点、热点问题。

3社群众陈素碧因水井被污染吃水困难,驻村干部黄碧琼为此跑了数次,协调水务局尽快安装了集中供水水管,在水管未安装到位前,多次亲自帮助其到别处挑水;为方便村里60岁以上老人和残疾人办理业务,村文书晏秀碧多次对这些人员开展上门服务,电瓶车坏了1次又1次,仍然没有任何怨言。就是这样一件件的小事,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逐步改变了对干部的看法,逐渐开始支持村上的工作。

2019年9月,贫困户段绪华、文一东等,来到村委会为全体驻村干部和村干部送上了一面锦旗,上书:“感谢南充市市场监管局、县政府办、团县委及乡村干部,扶贫帮困、情系百姓”,真诚地说:“感谢你们这些年为我们做的一切,你们辛苦了”。

三年的驻村工作很累,但是,每当一次次问题得到解决,每当一个个发展成果让村民们由衷欢笑,我只感到深深的欣慰。

(作者单位:南充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徐高芳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