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6 17:51:32

【温暖的回响——脱贫攻坚四川故事汇】周黎明 ‖ 传承“愚公志” 父子接力战脱贫

作者:周黎明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2-07 15:32:16 浏览次数: 【字体:

8da116db40f4451f8535e29494ea465b.jpg

传承“愚公志” 父子接力战脱贫

周黎明

俗话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遂宁市脱贫攻坚战第一线,就流传着“脱贫攻坚父子兵”的佳话:父是蓬溪县鸣凤镇石板垭村扶贫干部,因公牺牲在扶贫一线;子则是主动请缨驻村扶贫的干部——遂宁市税务局选派到大英县蓬莱镇五谋村的“第一书记”周黎明。

坚守“赤子心” 扶贫路上步铿锵

19岁入伍,21岁入党,在西北戍过边,到市税务机关任过职,在农村扶过贫……翻开周黎明简洁而不简单的人生履历,每一步都印证着他爱党、报国、为民的赤子初心。

2015年,周黎明得知组织将选派贫困村第一书记的消息后,第一时间想到了父亲周林根。父亲在石板垭村担任村干部,一干就是20余年。在父亲熏陶下,一个信念在周黎明心中早早扎下了根:树立为国为民之志,用心用情服务党和人民!圆梦的机会近在眼前,周黎明决心追随父亲投入到脱贫攻坚队伍中去。

“爸,有件事想和你商量下,我想下去驻村”。周黎明郑重其事地打了个电话给父亲。

“好啊,既然选择了驻村,下去就要好好干,要多和老百姓打成堆,要像在部队一样,敢闯敢拼敢打硬仗......”,接到周黎明的电话,周林根欣喜并严肃地对儿子提出了要求。

然而,面对他的这种“非正常选择”,好心的朋友表示不理解,放弃市城区优越的条件,离开患有重度红斑狼疮的妻子和正在就读中学的孩子,到陌生的偏僻农村图个啥?他翩舞而歌:“古有上阵父子兵,今有扶贫父子兵,老爸在农村扶贫,儿子理应驻村来支持。”带着组织的信任、父亲的期待和驻村的激情,2015年7月,周黎明毅然背起行囊投入到省级贫困村—大英县蓬莱镇五谋村脱贫攻坚战中,担任第一书记,一干就是五年。

继承“父亲志” 化悲为力不停歇

脚下有泥,心中有底。初到五谋村,为尽快转变角色,周黎明一刻都不敢耽搁。他一方面向父亲这个“活字典”取经,一方面甩开脚丫子,不到两个月就深入走访7个村民小组94户贫困户,拜访部分老党员、前村干部,还通过微信群与在外大学生、乡贤讨论五谋村的发展,最后为五谋村开出了第一张脱贫攻坚“处方”:要致富,先修路。

他大胆实施“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模式,把决策权、建设权交给群众,全面调动群众参与基础建设的积极性。在他的带领下,五谋村先后修建社道路5.2公里,硬化户间路8.5公里、院坝1.15万平方米,打通了村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正当他意气风发准备大干一场时,一个噩耗让他措手不及,父亲周林根因公不幸遇难。2018年1月7日,父亲接到镇上召开脱贫攻坚会议的通知,便马不停蹄地赶去开会,却在途中遭遇车祸。“咱爷俩都是农民出身,我们的根在农村,现在我们担了扶贫干部的名,就要尽到应有的责!”父亲一天前电话里朴实的话语还依稀回响在耳旁,如今却天各一方。

驻村以来,父亲一直是周黎明的“引路人”,父亲的离世给他带来了沉重打击。父子俩奋斗在两个不同县,路虽远,但脱贫攻坚让他俩的心紧紧得靠在一起。“父亲虽然走了,但我会像愚公移山一样,带着父辈的信念,不忘初心,化悲为力,继续为脱贫攻坚努力奋斗。”周黎明暗下决心将满腔为国为民之志和父亲的意愿转化为扶贫助困的实际行动。

抓准“牛鼻子” 夯实产业强后劲

路通了,周黎明的信心更足了,心思也更活络了,眼光也瞄向了更加长远的规划。为尽快让贫困户腰包尽快“鼓起来”尝到甜头,更要让贫困户积蓄多起来笑口常开,周黎明组织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研究决定,同时启动产业发展的“短平快”近期规划和“管长远”中长期规划。

一方面,他鼓励引导贫困户发展种养殖“短平快”产业,制定了各类种养殖奖补政策,如养殖土鸡30只以上,每只奖补8元;养殖生猪3头以上,每头奖补100元;种植蔬菜1亩以上奖补300元/亩……截至目前,已发放奖补资金5万余元,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积极组织开展党员精准扶贫示范工作,培养黑山羊、土鸭养殖带头人,示范带动规模养羊户8户,新建标准化羊场3个,存栏山羊700余只,带动规模家禽养殖户9户,鸡鸭存栏12000余只,仅此两项为91户贫困户户均增收近1000元。

另一方面,他积极培植“管长远”的中长期发展支柱产业。通过调研,他发现五谋村家家户户都有制作腊肉的习俗,个别农户自产自销的腊肉在当地还小有名气。能不能在腊肉品牌上做点文章呢?单打独斗、品质较低、渠道狭窄,是目前农产品销售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为本村的腊肉打开销路呢?周黎明把这个想法在村委会上进行讨论,大家一拍即合,决定从腊肉生产规模、品质管理、销售渠道上下功夫。2017年,他积极牵线搭桥,与周边邻近的3个村联合引进四川帝亚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采取“公司+村集体+农户”的模式,组建产联式合作社,生产“红林”牌腊肉制品,“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当年就从冕宁引进优质生态黑猪仔120头,发放到86户村民手中。“红林腊肉”品牌打响了,销路打开了,村民的腰包也再次鼓了起来。2018年2月,五谋村承办了蓬莱镇产联式合作社资金兑付大会,兑现红利56万元。省市媒体多次报道了五谋村产业发展经验做法。

打好“精准牌”,多管齐下固成效

五谋村一社的胡应良现年71岁,妻子和两个女儿相继去世,只留下他孤身一人。2016年4月,胡应良在县城务工时不慎摔伤,失去劳动能力,生活比较困难。周黎明得知情况后,立即自掏腰包为他送去800元慰问金。同时积极与镇民政部门联系,把胡应良纳入计生特扶家庭,让他生活有了保障。

胡应良的情况让周黎明陷入沉思:子女上学、老人重病、农产品滞销等因素容易导致村民返贫,怎样才能让贫困户真正脱贫、长久脱贫?必须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为此,他积极向市税务部门汇报,在局党委大力支持下,建立了以促进医疗教育保障、畅通产销渠道、实施“志智双扶”等为重点的巩固脱贫成效工作体系,筹措了脱贫保障专项资金30万元。截至2020年1月,已向17名贫困学生、9名患大病的贫困户发放助学金和医疗救助金共计36200元,解决了村民后顾之忧。

村民的腰包鼓了,周黎明又把村民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上日程。他从市直对口扶贫部门争取到帮扶资金70余万元,翻修村办公室,新建文化广场,完成了该村基层阵地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新建党建文化长廊、讲脱贫攻坚专题党课……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感党恩、知奋进。积极推行“六联机制”基层治理模式,定期评选“最佳示范户”“最佳示范社”,激励群众转变观念,促进移风易俗。五谋村被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扶贫和移民局等部门联合表彰为“四川省2017年度文化扶贫示范村”。

抗疫挺在前,战贫抗疫两手硬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周黎明毅然放弃与家人难得的团聚机会,大年初二就火速赶回五谋村(现蒙子桥村),主动投入联防联控、脱贫攻坚工作中。他无惧严寒,顶风冒雨,带头开展入户排查,坚持每天对全村外出务工返乡人员175人进行核查登记和早晚2次体温测量。物资代购、包裹代取、事项代办更是他的“家常便饭”。

疫情稍微缓解,周黎明又马不停蹄地组织村民

开展复工复产。为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降低疫情给农户带来的损失,周黎明四处奔波,联系爱心企业收购40余户贫困户种植的新鲜蔬菜2000余公斤。“因为疫情,我们的菜运不出去,眼看就要烂在地里了,得亏周书记帮忙联系买家,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贫困户唐大西感激地说。为扩大战果,彻底打通五谋村农产品销售通道,周黎明向市税务局汇报,以“订单扶贫”和“以购助扶”的方式,与市城区3家税务机构签订了《认购协议书》,全年采购6.2万元。

五年来,周黎明沿着父辈的足迹,在脱贫攻坚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用实际行动书写了父子接力扶贫的感人故事。五谋村脱贫攻坚工作先后被四川卫视、《四川日报》《党课》等省市主流媒体报道,周黎明同志先后被评为遂宁市“优秀第一书记”、大英县“优秀共产党员”和“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周黎明(遂宁市税务局)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