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回响——脱贫攻坚四川故事汇】向岩 文畅 ‖ 那盏不灭的灯
那盏不灭的灯
向岩 文畅
夜,很深了。
喧嚣的小县城,按下暂停键,进入了梦乡。
车水马龙的挞子丘大街,显得有些空旷、安静。
路灯,像一个个哨兵,不知疲倦地守卫在它的领地,驱散着黑暗。
那幢办公楼3楼的窗户里,有盏灯一直亮着。
灯光下有人,一个瘦削的身影,在伏案书写着。
那是一盏为扶贫事业而燃的、永不熄灭的灯。
灯的主人,是获得四川省“一线优秀扶贫干部”荣誉称号的邻水县扶贫开发局局长蒋清裕。
扶贫路在何方
2014年4月,正当全国脱贫攻坚号角吹响的关键时刻,身为邻水县委办副主任、县保密局局长的蒋清裕被任命为县扶贫开发局任局长。从此,蒋清裕踏上了带领全县人民与贫困难题作斗争的漫漫征程。
扶贫开发局这副担子不好挑,局长这个位置更不好坐。他面对的是:一个103万人口,尚有152个贫困村,7万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下的贫困大县。
地处川东的邻水县,呈“三山夹两槽拥两河”的特殊地形,水淹区、地质灾害区、旱山区、二环山区等“四大类区”交错叠加,是集革命老区、秦巴山区、移民库区于一体的典型贫困地区。邻水地形地貌之复杂、贫困量之大、贫困面之宽、贫困程度之深,这些都是无法回避的现状。要想脱贫,必须逾越这些障碍;要想攻坚,必须寻找一条适合县情的脱贫之路。
黄桷树公园(图片来源:邻水县人民政府网)
战贫困,挖穷根,路在何方?
“毛主席说,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不熟悉情况,不了解现状,不调查研究,不深入基层,一切都无从谈起。”蒋清裕心里很明白。
上任伊始,他开启了寻路之旅。深入到各乡镇调研,用脚步丈量百姓的疾苦和心声,用尺度衡量制约地域贫困的各种因素。无论是地处华蓥山麓的四合村、铜锣山的贵人槽、明月山上的金竹坪,还是大洪河沿岸的移民搬迁户……“三山两槽”留下了他跋涉寻路的足迹。
山水幽谷、田间院头,是蒋清裕的办公场所;一杯粗茶、一碗淡饭,贫困户成了他知心朋友。在他心中渐渐垒起了厚厚一叠在办公室无法得到的第一手宝贝资料。
抖落岁月的尘土,轻拔时光的琴弦,蒋清裕人消瘦了,白晰的皮肤变黑了,但头发却倔犟地昂扬着。
“邻水穷,穷在路不通、路不好,烂路多好路少;邻水穷,穷在没自己的特色富民产业;邻水贫困群众穷,穷在志短、智缺,内生动力不足。”如何走出一条邻水脱贫的正确路径,蒋清裕思路逐渐清晰。
他白天调研,晚上在办公室加班加点修改扶贫方案。在充分调查研究、征询各方面意见基础上,因地制宜提出:水淹区、地质灾害区、旱山区、二环山区“四大分类指导类区”;以生态修复攻克地质灾害区、兴修水利攻克旱山区、做优特色产业攻克二环山区、实施后扶项目攻克水淹区。连片建设二环山区特色效益扶贫、旱山区特色种养扶贫、水淹区现代农业扶贫、大洪河库区生态扶贫、华蓥山东麓旅游扶贫、工农互助扶贫“六大片区”的扶贫发展大思路,这个思路因为指导思想明确、规划合理,措施有力,很快得到县委县政府认可,并上升为全县脱贫攻坚全域谋划发展战略,为全县脱贫攻坚寻找到了一条好路径。
临涯天生态园(图片来源:邻水县人民政府网)
而后,蒋清裕又探索出建立撂荒地流转、“土地银行”、盘活集体资产、股权量化分红等农村集体经济增长利益机制,在实践中得到充分验证,为摘掉贫困县帽子,立下了汗马功劳。
扶贫工作狂人
忙,是蒋清裕的标签。忙的发条总是旋得紧紧的,忙于扶贫事业、忙在夜以继日。
凡认识蒋清裕的人,无不说他是一个扶贫工作狂人。他的日程排得满满的,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
“别看他瘦瘦的,精力充沛得很,除了工作还是工作,要是我们早就累趴下了。”局里的职工提起蒋清裕,既赞叹又为他身体担心。
不信,你走进扶贫开发局看看。
“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出自《庄子·人间世》的这句话,蒋清裕将其作为座右铭做成匾额,挂在四楼脱贫攻坚作“战”室,时时刻刻激励自己。
他是在时刻提醒自己和全局职工,应秉持的处人与自处的态度,要不忘嘱托、不忘初心。可以说,这更是蒋清裕最真实的工作写照。
“蒋局长办公室的灯永远都是亮到最晚的那一个。因加班太晚,直接就睡在办公室的沙发上是常事。”局办公室主任郭佳男说。
为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他放弃了周末和节假日,一头扎进扶贫事业。
“要找蒋局长,很简单,两个地方,准能找到。除上级开会跑项目外。白天,在乡镇扶贫第一线;晚上,在办公室。”这是大家几年来的普遍共识。
其实,蒋清裕心里明白,要实现152个贫困村、7万多贫困人口不掉一个地如期脱贫,就必须只争朝夕,抢时间、挤时间、压时间,把一分钟掰成两分钟用,为扶贫事业多发光和热啊!只有这样,才能帮助贫困村、贫困群众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殚精竭虑为扶贫,呕心沥血躬身行。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在全县干部群众及蒋清裕努力下,一个个阻挠致富之路的“拦路虎”被踢到了九天云外。
“交通是阻碍四合、石家两个贫困村发展的最大难题。2017年,两个村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城南镇四合村党支部书记胡勇说。一条便捷的道路,不仅是村民的出行通道,更是全村脱贫致富的“大动脉”。
修路,是脱贫摘帽的第一步。2018年4月,四合村、石家村联合修建了两条宽4.5米、3.5米的水泥路2.5公里,打通了“断头路”,联通了与牟家镇向兴村至场镇的经济命脉。村民过去赶牟家场,走路要一个多小时,现在坐车只需几分钟。
邻水县扶贫开发局局长蒋清裕(右)陪同副县长杨成(左)到袁市镇大光明村督战脱贫攻坚工作(图片来源:《四川法治报》)
“要不是蒋局长多次到我们村实地调研,全力支持,不知何年何月才能修通。”提起新修的致富路,村民们满满的是感激。
铜锣山深处的城南镇金钟、金垭、大堰三个村,散落在贵人槽,是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蒋清裕的到来,很快成了“香饽饽”,群众心目中的“蒋贵人”。
过去长安乡到贵人槽没有公路,翻山越岭要跋涉10多里山路,坐车绕道板桥路面长且坑洼不平。在蒋清裕鼓励支持下,大家合力修通了原乡政府至贵人槽的山区公路,整修了板桥至贵人槽的烂路。一条路就是一条通向致富的金光大道。如今,贵人槽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建成了远近闻名的“民俗旅游区”。
贵人槽山地蔬菜基地(图片来源:广安市人民政府网)
一条长约10公里的蔬菜产业带,托起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希望之梦。金垭村65岁的刘发平,种植4亩大头菜,制作咸菜3000斤,每斤可卖到4.5元,加上养的19头猪,年收入近7万元。刘发平笑呵呵地说:“路通了,我生产的蔬菜、养的猪不愁运不出去了。旅游业兴起,我制作的特色咸菜被城里来的游客一抢而空。”
脱贫攻坚以来,蒋清裕累计参与新改扩建农村道路2000余公里,实现了乡镇和行政村通硬化路、农民新村和产业区通油路两个100%,成功创建为“四好农村路”国家示范县。
“畅通惠民路、架起连心桥,攻克“发展制约”难点,解决路的问题是关键。”蒋清裕“抓路促脱贫”抓到了点子上。
有了路,脱贫致富有出路。但要实现全域脱贫,路径很重要,兴产业促就业,持续增收稳定脱贫是又一关键。
几年来,蒋清裕经过不断实践探索总结,在产业扶贫上走出了“贫困户+公司”“贫困户+业主+订单”“公司+专合社+农户”等助农增收的利益联结发展模式和机制的新路子。
蒋清裕关注支持的邻水县盛世种植专业合作社,最值得一提。该合作社新主体、新机制、新理念、新方式的“四新”模式高效运行,通过种植、加工、销售水稻、油菜等粮油作物,同步开展农机、农技、植保等社会化服务,大力发展全程托管、全村托管服务,科学探索出了兜底分红、轮种分红、加工分红“三次分红”经营模式,带动贫困户人均增收800元以上,破解了“谁来种地”“规模水平低”“生产效益差”等难题。
邻水县盛世种植专业合作社(图片来自网络)
盛世种植专业合作社托管服务模式,被国家农业农村部作为“2019年全国农民合作社典型案例”推广。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欢欣鼓舞的事啊!
党的政策好,实施扶贫开发项目,修新路、建基地、摘穷帽,我打心眼里高兴。”在丰禾镇大梁子村综合农业利用示范基地,村民甘立全一大早就来到整合流转的100多亩土地里,给果树浇水。眼看挂果的脆红李丰收在望,脸上不禁露出了喜悦而幸福的笑容。
“土地撂荒、水土流失、土地贫瘠”,是阻碍大梁子群众增收的“一大障碍”!
为打通障碍,蒋清裕协同水利部门,启动大梁子500亩坡改梯建设项目,多次到现场督促指导,配套修建了水库和提灌站,为130余户300余人的生产生活、脱贫增收提供了方便和保障。
“村里利用坡改梯项目,积极发展花椒、脆红李、枇杷、猕猴桃等产业,为村集体增收和村民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项目能顺利实施,扶贫开发局蒋局长操了不少心。”丰禾镇副镇长林后东说。
在蒋清裕不懈努力下,邻水产业扶贫正如火如荼,缪氏庄园、盛世种业、残疾人扶贫创业园等特色产业发展方兴未艾。
扶贫花开邻州
蒋清裕用滴水穿石的“辛苦指数”,换来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幸福指数”。一条条进村、进社、入户公路蜿蜒三山两槽,一个个脐橙园、李子园、花木园绿了荒山荒坡,一座座新楼房矗立在异地扶贫搬迁地,一家家脱贫致富农民喜笑颜开。
广安邻水,农旅结合引客来(图片来源:广安市人民政府网)
“桃李不言”,数据彰显巨变。
6年来,邻水县已彻底解决群众“走出去”的难题,建成集中供水工程296处,铺设饮水管道3528千米;改造入户电路3.3万户;全县已累计实施到村特色种养项目655个、到户脱贫产业项目4.36万个;建成扶贫产业基地12万亩,高标准农田10万亩;培育“四川扶贫”集中商标26个,建成农村电商服务站点299个;打造出旅游扶贫示范村10个、民宿达标户34户、乡村旅游特色业态15个、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25家;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3339户10092人,建成集中安置点35个,实施C、D级危房改造14313户,完成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实现贫困适龄儿童义务教育“零遗漏”“零辍学”。贫困群众人均收入增长到9692元,年均增幅25.7%,78770名贫困群众圆了脱贫梦,助力152个贫困村迈向康庄大道,邻水县实现全域脱贫。
2019年4月,四川省任命政府批准邻水县退出贫困县序列,邻水县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全县实现全域脱贫,奏响了乡村振兴前奏曲,为实现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串串数字和业绩后面,也有蒋清裕的一份辛勤付出。
邻水县柑子镇万亩李子园(图片来源:新重庆)
“三山两槽”奏凯歌,千村万户笑开颜。
蒋清裕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荡漾起久违的笑容,习惯性地轻轻拢了拢倔犟的头发,迈着铿锵的步伐。
“走,下乡去!”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蒋清裕的扶贫故事远没结束,仍在继续。
邻水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图片来源:新重庆)
大地静谧,夜,已经很深了。
扶贫开发局3楼那盏灯,还亮着,依稀可见,那瘦削的身体还在继续伏案奋笔书写新的扶贫之歌。
那盏灯,发出的是扶贫之光,是乡村振兴致富奔小康的希望之光。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向 岩 文 畅(四川省邻水县政协)
配图:方志四川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