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回响——脱贫攻坚四川故事汇】杨馥瑜 ‖ 出生农村 扎根农村 ——仁寿县汪洋镇双塘村杨杰扶贫事迹
出生农村 扎根农村
仁寿县汪洋镇双塘村杨杰扶贫事迹
杨馥瑜
双塘村地处仁寿县最南端原松峰乡,距汪洋场镇18公里,距县城60公里,东临威远县小河镇,西接井研县高凤镇,南邻荣县于佳镇,有村民409户139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2户133人。
过去的双塘村,坑洼土路阻碍着机动车的通行,使得村子“与世隔绝”;贫瘠的土地常年种着传统的“老三样”,只有“靠天吃饭”。村里的年轻人纷纷背起行囊,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便是村里的主人……
杨杰与双塘村的缘分开始于2018年8月,当时他刚研究生毕业,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到仁寿县国有资产和金融工作局。为响应打赢扶贫攻坚战号召,他主动请缨,申请调派到汪洋镇双塘村任第一书记。
大山里的娃娃,怎么能不爱农村?
杨杰1989年出生于巴中的农村,父母靠务农和打零工维持生计。巴中作为革命老区,地形闭塞,山高路陡,土地贫瘠,他除了学习,还帮助父母分担农活,如割猪草、掰苞谷、扛农具。虽然路远且不好走,背的东西很重,但他却不像一般人一样一趟背一背篓,而是喜欢将两背篼粮食换着背,这样就能在其间往返时,享受换肩的轻松。暑假他也曾上过工地,绑钢筋的铁锈味至今仍刺激着他的神经。他相信“吃的苦越多,越相信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刻苦读书,在书中寻找出路、寻找救赎,即使是在重本上线人数只有个位数的乡镇中学读书,也依旧没有懈怠和放弃,最终考上了四川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后又继续攻读广西大学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每个人的生命当中都会遇到某些人,会改变自己的生命轨迹。杨杰遇到的这个人,是他在川师大的导师黄尚军教授。黄尚军是四川省劳动模范、全国师德标兵,他将毕生心血都奉献给了四川方言与民俗研究。杨杰七年来跟着黄尚军教授做田野调查,从秦巴山脊到岷江河畔,从少数民族村落的祠堂到丛林深处的清代墓碑群,都留下过他们一行人的足迹。艰难漫长的调研期和砍树摄影的杂活,也引起过杨杰关于“做这些事有无意义、有无价值”的疑惑,因为这好像的确是违背了他当初跳出农村、见更大世界的初衷。黄尚军教授得知后,很严厉地批评了杨杰:“你一个农村的娃娃,怎么能不爱农村?……你不要嫌弃这些工作的艰苦,更不要小瞧祖先留下的这些荒野残碑,我们中华民族还是需要一些精神脊梁的……”彼时,杨杰心中关于逃离农村的观念竟一下子发生了剧烈摇晃,并最终土崩瓦解——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娃娃,理应对农村有更多温情、更多敬意。农村养育了我们的身体、塑造了我们的灵魂,我们从农村中来,也应该回到农村中去,在农村里干出一番事业,方能不辜负农村的养育之恩。于是,毕业之后,他本可在深圳的中铁二局系统单位工作,获得高薪、融入一线城市,但他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回到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
绝不走形式,一定得踏实地干番事业
“我主动申请下派到双塘村,一是的确有融入国家发展与时代潮流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二是作为仁寿人才引进的一员,我不会走形式,而是想踏踏实实地干番事业。”
为节省路上的时间,杨杰周一到周五都是住在乡政府,周末则回到国资金融局处理其他工作。当他第一次骑着单位配备的雅迪72伏电瓶车到村上时,一位穿着红绸衣的老大爷在凹凸不平的石子路上拦住了他。老大爷拄着拐杖,大约有七八十岁,拐杖上挂了一个稻草编成的垫子,垫子已被磨得服帖光滑,想来应该是歇脚时用来坐的。老大爷惊奇地从上到下打量了杨杰一番,绕着电瓶车转了一圈说:“你就是新来的杨书记吧?”语气是问句,但其实听来是一个陈述句。杨杰答:“是的。大爷有什么事吗?”老爷子焦虑的脸上马上堆起了僵硬的笑容,他拉着杨杰的手臂说:“杨书记,赶快帮我看看,我家已有七天没来电了,这日子得怎么过呀?”杨杰本来是要到乡政府同干部交接工作的,如此便只好跟着老大爷绕过长满丝茅草的小路,再爬上半山腰到达老大爷家。篾条和竹竿杂乱撑起的篱笆是瓜果架,也充当着围墙的作用,土院坝坑坑洼洼,积着的雨水使得穿过三米宽的院坝都成为难题,墙是土墙,瓦是土瓦,一层的屋子有大半间是用来堆了柴。虽然风和日丽,但屋子里黑漆漆的,大概是由于房屋朝向的问题。杨杰搬来小凳子去查看电闸,想看看是不是保险丝烧断而导致的断电,但并不是。限于他是一个纯正的文科生,除了保险丝烧断也并不知道还有什么其他的电路故障,于是只好微信求助电力公司上班的大爸,用微信视频的方式,边听指示边找线、找插头操作,最终恢复了供电。当老爷子试探的拉了一下灯线开关,确定久违了七个日夜的电终于供上了而喜笑颜开的时候,已经是下午1点过了。
杨杰骑上他的“小马达”,继续不那么通畅地行进在去往各个村民小组的石子路上,有时趟过水洼,溅起的泥水总是毫不防备地洒到他的裤腿甚至眼镜上。在走访村民时,杨杰了解到那个老大爷叫吕万明,村民大多都表示他性格古怪、不易相处,与儿子的关系也很紧张。杨杰听着村民们的摆谈,心里的弦不止一次地绷紧了起来。
几个月后,受到上级指示,双塘村要对贫困户进行住房改造,即通过政府的财政“兜底”,为贫困户按人数新建相应平米的小青瓦房。其他贫困户都很配合工作,迅速完成了重建。唯独吕万明家迟迟没有进展,原因竟是没有人愿意将宅基地置换给他。看到这些情况,杨杰心里犯了难,晚上失眠了。第二天,杨杰早早地起了床,翻山越岭,为吕万明寻找、协商宅基地,最终确定了一块风水宝地——“吕伯伯,你放心,我给你找的宅基地绝对巴适!看得又远,背后还有靠山……”吕万明皱紧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表情也渐渐柔和。嘴里似乎有什么话要说,但沉默了一会儿,还是一句也没说出口。
只是那天,他拄着拐杖,立在瓜架旁,一直目送杨杰走到很远很远,当太阳的余晖都彻底被黑暗吞噬,鸡鸭都全部进了笼,他才回到屋里,点燃电灯,准备睡觉。一切都维持了以前的习惯,但一切又都正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
新建工作完成之后,当国资金融局的领导到双塘村查验走访时,吕万明站在自家水泥地坝上,一遍又一遍地说着:“杨书记好啊,感谢共产党,我一辈子都记到你们的!”
一年多后,吕万明因病去世。他同整个双塘村老年人在杨杰组织的重阳节坝坝宴上的留影,竟成为他生命中最后的一组相片。
如果说吕万明前80年的生命留下了很多遗憾,但他生命的最后一年多,因为一些人、一些事、一些改变,终于有了一个完善的句点。
帮扶吕万明家进行旧房改造过程中,的确融注了杨杰很多“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怀和情谊。他一贯坚持着理性头脑和果敢作风,正是理性与感性的均衡投入,才使得村民们打心底里接受了这个新来的村官,并支持着这个年轻村官和村委会的各项工作。
“我到村上来,不只是帮助这4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有困难的都要帮”这句口头禅,是杨杰办理村务工作的原则。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他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了“脱贫户返贫和非贫困户致贫”等隐患。基于原本不精准的贫困户数据进行精准识别本身具有困难,且易引发村民间、村民与村干部间的矛盾,故在国家教育医疗等保障政策不变的情况下,本着实事求是原则,他花大力气认真研究有关政策,联系双塘村贫困户实际,将帮扶工作一一落到实处。
双塘村于2020年6月合并到汪洋镇秦湾村,为帮助秦湾村品学兼优、家境贫寒的学生解决“后顾之忧”,杨杰将大学时加入过的义工团队的相关资源带到了村里——联系到四川省青少年文联公益中心、成都高新区芳草义工总队,对村里的学生进行爱心帮扶。
此次“金秋助学”爱心帮扶,为秦湾村28名中小学生带来了每人200元的助学金,为两名今年考上大学的学生每人发放了1000元助学金。杨杰和志愿者们用这样的方式鼓励他们勤奋学习、努力成才。以教育扶贫,为学子铺路,以形成良好的可持续扶贫机制。当然,这种助人的品质也会在孩子们心中扎根,引导他们成为温暖、良善、对生活和世界具有感恩之心的人。
双塘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42户,杨杰请来专家开展地形、地质和土壤调研,鼓励村民集约化种植凤凰李、柑橘、红心柚和爱媛。果树种植需平均一年的时间成本,但实际只要一结果,其回报率是远大于庄稼种植的。除了经济效益,果树的社会效益也不可小觑。通过政府科学的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杨杰扶持五个致富带头人开展了“五个一百”特色产业。其中跑山鸡养殖100亩、红心柚种植100亩、凤凰李种植100亩、爱媛柑橘种植100亩、生态鱼塘养殖100亩。
过去在双塘村,水果等农副产品的销售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杨杰多方思考后,一方面依靠农场主与水果公司的直产直销,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朋友圈宣传、微博宣传、抖音直播卖货等线上方式售出。至于禽肉禽蛋的销售,他大力发动互联网平台上积攒的粉丝群(多为城市居民),同时还以优良的品质和周到的服务给予回购,由此形成良好、流畅的产销循环链条。他还发挥带头作用,帮助村民销售了上万枚鸡蛋、鸭蛋和300多只土鸡。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相关部门支持下,杨杰与全体村民经两年艰苦奋斗,将泥泞坑洼的泥巴路变身成了宽阔平坦的水泥路。道路的优化成功降低了交通运输时间成本,促进了农产品外销和产业项目合作;而由政府扶持的五家致富带头人开展的“五个一百”产业得到有力发展,直接带动100户群众就近务工就业,实现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双塘村成功退出了贫困村队伍,也为其他贫困村的扶贫提供了宝贵经验。与此同时,开展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捐书助学活动、重阳节坝坝宴等活动,通过连续、有效、可持续的村级文化建设,把双塘村建设成了“六有”美丽宜居新农村。
磨砺是青春必经的路途
曾有一部央视热播电视剧叫《最美的青春》。新中国成立不久,一群怀揣梦想的大学生毅然拼搏在塞罕坝上,立下“种不活树绝不下坝”的誓言,最终历经艰难险阻,用青春和热血换来了沙漠上的万顷林海绿洲。如今,时过境迁,从大处讲,塞罕坝精神已凝聚成中国民族精神的内核,鼓舞着中华儿女为实现同一个中国梦努力奋斗;从小处讲,剧中某个人物在动摇时的咬牙坚持,在绝望时的坚定信念,都实实在在地影响着现实人生中挣扎起舞的灵魂。
杨杰特别提到了这部影视作品,他认为大学生的青春就应该像塞罕坝人一样——享乐主义给不了人真正高质量的幸福,从小我到大我的蜕变本就不易,而困顿、矛盾、失望乃至绝望,却几乎是追梦奋斗者必然要历经的路途。唯有将个人小我融入时代洪流,全身心投身社会实践,才能真正实现人生价值,创造社会价值。
双塘村地处仁寿最南端,“脚踏四地”,由于各市县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地民生政策自然有差异,村民平日里常将各种政策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当得知某医疗保险或补贴额度金额不同时,便心里有怨言,甚至在微信群里指责村委会。杨杰也曾在晚上11点时受到过威胁。他深知此等事件万不可退让,必须以理服人,据理力争,方能树立干部的威信,于是他调查走访了附近其他的市县,将各地相关政策细则汇总公开,通过语言和文字的方式向村民解释得清清楚楚,打消了村民们心头的疑虑。除此之外,他还找到相关村民谈话,有时会一直谈到深夜。
杨杰曾参观过仁寿湿地公园,不止于喜欢和欣赏,他当时就下定一个决心——我也要让双塘村的老百姓们饭后能有宽敞的道路可散步,有美丽的广场可跳舞。
于是不久后,杨杰便开始争取资金来硬化土路,并亲自除草、挖土、种苗,在公路两旁种上三角梅。刚开始,村民们嫌活苦活累,很少有人愿意帮忙。杨杰也没有提要求,喊口号,只是和村干部们一同挽着裤腿埋头栽树。说来也奇怪,见天增多的村民参与到了“四好农村路”的建设之中。如今,在公路两旁,三角梅、紫薇、蔷薇次第开放,四好农村路成为了双塘村的“网红打卡地”,成为了村民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杨杰周一到周五都同村民们吃住在一起,也常常走访和不定期回访。当得知双塘二队建档立卡贫困户徐淑花命运多舛,三年内接连遭受丧女、丧子、丧夫的厄运打击时,他多次鼓励她走出阴霾,并帮扶其养殖跑山鸡——“老母亲的过年鸡”来维持生计。在他的关怀下,虽然厄运给徐淑花带来的悲痛本身很难完全消解,但她渐渐增多的笑容却总是呈现着骨子里的乐观和坚强,有着让人难忘的感染力。她积极参与村民会议,在会议上建言献策,或争取自己的权利,或热情支持村委会决议;她也是“跑山鸡”“过年鸡”的“品牌代言人”,用最质朴的言语、最实在的态度,担保着产品的质量,赢得市场上不少的“回头客”;但她本质上还是一位农民,农田依旧是她辛勤耕耘着的土地,果园仍然是她早出晚归的“活动场所”。有次徐淑花腿部不慎摔伤,杨杰立马为其理清了各种保险的担保费用,让她放心养病。
“事事有回应、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正因为这样的工作作风,村民们不管大事小事,都乐意来找杨杰帮忙。比如修猪栏、硬化道路、买卖鸡蛋鸡仔、甚至是填高考志愿等,他总是乐此不疲地为村民们提供帮助,有时整宿整宿不睡觉,有时忙得忘了吃饭,有时电瓶车骑来没了电……但不论如何,他都依旧砥砺前行地奔跑在路上,践行着当初那个“绝不走形式,要踏踏实实的干一番事业”的诺言。
走好自己的路,带领更多人走好自己的路
杨杰信奉“人不是只能被他人影响或被世界改变,当有了足够的精神强度和做事风范之后,同样也能影响别人或改造世界”这一观点,并将它融入自己的工作中。
村民们都评价杨杰,说他踏实能干、吃得了苦,不像一些年轻人只说些空话,或做些面子工程。大家也都一致认同他的人格魅力。
胡林峰曾是双塘村的一名贫困户,在村上养过青蛙和龙虾,但由于行情不好亏本了十多万,之后只好外出打工,挣钱还债。杨杰到村时了解到他是高中毕业且是党员,准备将胡林峰发展为村委会后备干部,经过系统的党课学习和实践操练,竞当上了村党支部副书记。胡林峰表示:“杨书记的到来,对村子最大的改变是在思想上,他解放了村民们的思想,能把大家拧成一股绳,能促使大家用自己的力量去争取更好的生活。我也准备办个产业增进就业,使我们这个村更富裕!”
陈刚是村里“三圣缘”家庭农场的主人,他本身正经营着一家水果公司,回乡种植蔬果百分之八十是因为乡土情怀,虽现代化果场可引进先进的智能装备,但他仍坚持请周围的中老年人来为树木除草剪枝,并发放相对较高的日结工资。他和杨杰交往甚密,他们是朋友、是兄弟,相互懂得、相互扶持。陈刚的设想是在高速路联通之后将农场改造成观光农业区,彼时,双塘村的农业经济也将实现从第一产业为主向第三产业为主的快速飞跃。
“我对农村态度的改变源于骨子里沉淀的农民的纯朴和坦诚,让我坚持走下来的是黄尚军老师的那句‘大山的儿子就应该有像大山一样的气魄和胸怀’。”杨杰一路走来,始终如一,在双塘村走过的路、趟过的田,并未使他放弃过自己的任何原则;获得的荣誉称号和业绩嘉奖,也并未使他拿着功德簿到处宣扬。他拒绝采访、拒绝饭局、拒绝酒局,不以人情笼络人心,全凭正直真诚的人格影响人、引导人、团结人,始终以反思的精神和向上、向前的进取心,沉着地办着对老百姓有益的实事。
米兰·昆德拉曾写过:“这世间本来就有大的不朽和小的不朽,大的不朽是世人对你言必称名,是那些不曾相识的人在你死后依然记得你,而小的不朽不过是爱你的人依然记得你。”下派到双塘村担任第一书记,是杨杰到仁寿的第一项重大工作,他途经双塘村,经历双塘村,投身双塘村,但却不止于双塘村。他和双塘村相互扶持、彼此成就,但并不是各自辉煌的终点。从2018年8月到2020年8月,仓促的时间反而见证了行动力和影响力的强大。杨杰有一天终会离开双塘村,但对爱戴他的村民、敬佩他的村干部来说,打心眼里不愿这一天早早到来。
又到了收获时节,割谷子和晒谷子的忙碌置换了前些日子的悠闲,村民们埋头于沉甸甸的稻穗之间,奔走于堆放着谷堆的田埂之上,虽汗流浃背,但眉眼里仍是发自内心的笑容。杨杰或坐在田埂上同村民们聊天,询问着收成,顺便搭把手将谷堆运回晾晒的地坝;或手持相机,记录下这些奋斗在田间地头的身影;或帮忙照看村里的小孩,引导他们读书、认字、做算术……
愿作为第一书记的杨杰,将带着青春的志向和对农村的敬意,继续带领双塘村的村民们,大踏步地走在奔小康的路上,早日实现自己理想的梦。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杨馥瑜
推荐:四川省仁寿县扶贫办公室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